“修行”的意思:
一、修养德行。
出处:《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成玄英疏:“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
二、美好的品行。
出处:《吕氏春秋·赞能》:“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三、泛指操行。
出处:《东观汉记·第五伦传》:“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修行清白。”
四、遵行。
出处:《史记·殷本纪》:“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五、出家学佛或学道。
出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
六、行善积德。
出处:清代李渔《奈何天·焚券》:“凡在佃户债户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一来替主人积德,二来当自己修行。”
拼音:xiū xíng。
近义词:修道、修炼、磨练。
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造句:
1、耳口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2、哪怕路上有风雨,哪怕途中有坎坷,只要不放弃奔跑,不放弃对自我的修行,我们终究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

爱问教育
2022-06-02 17: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