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字的含义:
1、记载;镂刻。
2、铭记,比喻牢记不忘。
3、铸在或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辞。
4、指刻写有文辞的碑版。
5、文体的一种。古代常刻铭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功德,或以申明鉴戒,后成为一种文体。
6、铭旌。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7、姓氏用字。
“铭”是一个形声字,也是一个会意字,拼音是míng,为左右结构,是一个合体字,部首是“钅”,总共11画,除部首外是6画。笔顺:撇、横、横、横、竖提、撇、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
出处:
1、《国语·鲁语下》:“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
2、《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3、《吕氏春秋·安死》:“今有人于此,为石铭置之垄上。”
用法:
1、作动词:
例句:对自己好的人,要铭记在心,并给与回报。
分析:“铭”在句子中是动词铭记的意思,指把“对自己好的人”牢记于心、念念不忘。
2、作名词:
例句:《陋室铭》是刘禹锡创作的托物言志名篇。
分析:“铭”在这里是作名词,指一种文体,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陋室铭》意思是刻在简陋的房子旁边的文章。
组词:
1、铭刻:读音为míng kè,意思是:铸在器物上面或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的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牢记在心,无法忘记。
2、铭记:读音为míng jì,意思是时刻铭记。
3、墓铭:读音为mù míng,意思指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

爱问教育
2022-05-13 16:4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