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字第一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弯钩或横斜钩。飞(拼音:fē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鸟类在空中拍翅的动作,进而扩展为其他动物的飞翔,后又可指凡物的飘浮,如飞雪、飞絮等。又由此引申出急速,突然等义。
字源演变:
象形字。《说文》小篆“飞”字下面像展开的双翼,上面像鸟首,展开双翼是为了飞翔。隶变后楷书写作飞。《简化字总表》把它简作“飞”,留下一翅。
例句:
1、《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2、《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
3、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飞则声飚不还。”
字源演变:
象形字。《说文》小篆“飞”字下面像展开的双翼,上面像鸟首,展开双翼是为了飞翔。隶变后楷书写作飞。《简化字总表》把它简作“飞”,留下一翅。
例句:
1、《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2、《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
3、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飞则声飚不还。”

爱问教育
2022-03-31 1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