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中的两种人生态度
静水流深
2022-01-24 10:05:49
《渔父》中的人生态度一是屈原的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二是渔父的不问是非、明哲保身,浑水摸鱼,乃至消极避世、随遇而安。
《渔父》出自《楚辞》,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伤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
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爱问教育
2022-01-24 1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