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第一笔是什么
拼搏奋斗
2021-12-21 15:02:20
“子”的第一笔是横撇,“子”是汉语一级字,读作zǐ或z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婴儿,引申指儿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女儿、太子等,又泛指人、臣民,还有十二地支的第一位、结果实等含义。
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子”字有三系写法:
第一系写法在甲骨文中用作表示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像生有发的胎儿头颅及两胫,后或省简其发,或于头部标记其囟;该字至西周时期形体稍变,上肢为襁褓包裹,其后形体稍讹,至《说文解字》中籀文则在字下加一符号,许慎解为“几”,谓“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
第二系写法,上部像幼儿头发、头颅及两臂,下部像两并的两胫,后演变为《说文解字》古文中的“子”字。
第三系写法是根据“襁褓婴儿”的形象所创造出来的象形字,但已完全线条化了:两手连成一斜短横;身和下肢已简化成一条稍斜的垂线;强调了婴儿头大的特点,但因为是以利器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锲刻,不易刻弧线,所以“子”字的头部便成方形了。周前金文中的“子”字是实化的,就像“襁褓婴儿”一样;西周中晚期金文中的“子”字的头部轮廓化,上肢和躯体已瘦化为线条了。以此为基文发展成秦代小篆中的“子”字。随着发展,汉隶中“子”字的形体起了很大的讹变:“子”字的头部变成三角形了,两只小手平伸,变成一横了,躯体和下肢变成弯竖。楷书中的“子”字便是由此衍化而来的。
爱问教育
2021-12-21 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