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怎么灭亡的
我的世界独自享受
2022-06-17 10:10:10

周朝灭亡原因: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具体原因如下。

西周灭亡的原因:

1、周王室颜面扫地,权势尽失,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周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由于周围戎狭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有的贵族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

2、维持统治的经济基础瓦解,周王室没钱维持统治:

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联合西方部族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据走褒姒。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周平王)宜白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西周灭亡。

东周灭亡的原因:

1、分封制令周王室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有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如《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中所说的那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因为周天子拥有天下,所以分封给诸侯公卿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收回重新分配,因为封地长期被诸侯世袭使用,使得分封地方的诸侯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却越来越弱。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

2、地方诸侯的崛起:

西周建立之后分封诸侯,共有71个,其中53个诸侯与周天子同姓,也就是同姓诸侯,其余18个则是异姓诸侯。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背景介绍: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始于春秋“诸夏”。“诸夏”之名有西周渊源,周王室尝自称“夏”,“诸夏”即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氏族的族群观念。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姓,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爱问教育
2022-06-17 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