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究竟怎样才能学好?

看小妹子要上北师大,我来写个答案。希望小妹子考上师大。
我高考的时候,倒霉赶上我省考大综合,每天哭唧唧地学理化生,文科基本就是跟着老师走,作业能写完就谢天谢地。我一直觉得我好像没什么方法学文科,但仔细想一下,还是有些心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把握框架的基础上背诵细节。而所谓框架是什么?是你得知道学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是怎样通过所学的一步一步推导到你理解的最终目的的。比如高中政治,我上高中时候的理解就是,我国在我党的领导下,国家富强民主,人民安居乐业,无论是高一时学的政治经济学,还是高二时学的马哲,还是高三时学的我国政体,以及大学政治考研政治,其实都是扣着这个主题来的。你无论在背书还是答题时,时时刻刻记得这个最终目的,什么题都往上面pia,大部分分都拿到了。再比如中国近现代史(嗯……由于我省考大综合,我古代史和世界史都没学过…),其实也是按照这个大方向来,其终极目的就是告诉你,我国从1840年开始是怎样经历了屈辱坎坷最终在我党的领导下,国家变得富强民主,人民变得安居乐业。注意,关键词是“变得”。既然是“变得”,你就得记住变之前什么样,怎么变的,变了之后又什么样,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我所说的“框架”,还是那句话,任何题,无论选择、简答还是论述,都往这上面pia,看你的记忆中有多少点通过推导能得出这个最终目的,全写上,一般就不会丢分了。
至于细节怎么背,其实我不完全清楚,因为我的记忆力算不错,一般的书看一两遍就背个八九不离十了。但我现在仍记得一点——不知道你们现在还用不用人教版的、土黄色封皮的历史书——我记得那本教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一册顺序编得极其混乱,就是把差不多时间的历史事件堆在一起讲。虽然这样讲也没什么不对的,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尤其是各种内容相近的条约、外国军队的侵略等等。我上高中的时候,最开始特别讨厌那本书,后来某天我突然灵感一现,开始跳着章节看,就是先一口气看完外国军队侵略、签各种条约以及清政府是怎样无能,然后看中国人民是怎样反抗,从辛亥革命背到我党成立,着重看条约之间的不同,然后我就都记住了。这个方法不妨一试。还有,据网上雪球读书法,一本书飞快地看十遍效果要比一遍仔细看好,我倒没试过,小妹子不妨试一下。
还有,不要因为学习紧张就不看课外书了。我上高三时候还见缝插针地找各种机会看卫斯理和三毛,周末回家看电影。我对文科考试和课外书的看法是,文科考试会有80-85%的题是考背的,剩下的其实是考人的理解力。会背书的人可能会答出来80-85%的80%,但会理解的人才能真正答出来剩下的那15-20%中的80-90%。而这部分,其实才是高手之间的较量。理解力人生而不同,但读书无疑是增强理解力最便捷的方法。如果高二的话,每天看一个小时世界名著也好、社科读本也好、哪怕是科普读物都行(不建议看网络小说),每周看一两部严肃电影,既是休息,也能增长见闻,提高理解力,而且,更功利一点说,提高考试作文分。另外,人的抗压能力、抗焦虑能力和精力集中的时间都是定数,天生的,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普通人不可能一天醒着的时候,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学会适当的休息,学习更有效率。
最后,祝题主梦想成真。北师大是非常好的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环境,并且,其在北三环优越位置,方便你去北京之后各种吃到处浪。学习学累了就畅想一下,夏天的时候和二三好友,骑个小车子去后海泡个吧喝个酒,哪怕被蚊子咬了一腿的包,在那种风光旖旎的大池子边上走走,也是人生乐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