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和衡阳师范哪个更有发展前景?

长沙学院实现弯道超车的四张王牌:1.升一本,2.拿到硕士点和规划博士点,3.马栏山产业园(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和4.改名长沙大学,提升办学规模。其中前两个是基础,后两个是驱动。倘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现任何失误和差错的打完这四张牌,即可在十年内弯道超车达到湖南省前列省属重点的水平。
升一本可以保证生源质量,硕士点可以提高生源层次。可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知名学者人才,甚至院士,而院士这个问题不是通过钱能容易解决的,所以要树立明确目标,集中优势实力打造强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吸引合适的院士“入坑”。好的师资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培育质量。
后面两张牌解决的就是社会声誉和社会成果转化的问题。马栏山新媒体学院,这个特殊的机构,依靠的是毗邻湖南广电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算是学校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变现的一个体现。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将会和马栏山产业园的企业对接,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开办培训班为企业员工和领导提供培训,一种是独立招生进行学历教育,为园区提供专业的高端人才。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不断扩大长沙学院在马栏山产业园的影响力,而随着马栏山产业园未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长沙学院也能搭上广电湘军的顺风车扩大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理“长沙大学”这个校名,也会随着长沙市的不断发展,在全国以及世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以长沙市冠名的大学,也能随着长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知名度的提高,而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反过来也能促进更多的人才被吸引进来。
科研和教学成果的转化变现也是困扰教育界的难题,长沙学院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定位,以教学和科研为抓手,从教学型本科向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转变,这一点在当今高校都在挤破头想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化的潮流中顺势而为却又逆流而动。是在认清自己科研实力不强的背景下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而应用型本科洽洽就是国家为了解决科研教学成果转化变现的实验措施。应用型加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长沙的资源,制定符合长沙经济社会特色的科研和教学内容。开设和发展相关专业。例如:1.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森林资源丰富的省,所以学校以生物相关专业和生物学一级学科为主,建设生物学硕士点和重点实验室,服务湖南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2.湖南的机械制造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车株洲等一大批机械制造业优质企业。长沙学院以此为方向,开设机械专业学科,建立工程学专业硕士点,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人才。3.文化传媒业和机械制造业一样同样也是湖南支柱产业之一,湖南广电旗下的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金鹰卡通,潇湘影业和芒果TV,电广传媒组成的广电湘军已经驰骋中国文娱产业近二十年,动漫湘军和出版湘军也将重振旗鼓,凤凰涅槃。加上马栏山产业园的落地,未来前景可期。所以长沙学院也积极对接了文化传媒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取消动画专业,广播专业的潮流下,长沙学院不但没有取消这些专业,反而将这些专业确定为省级一流学科并大力建设,取得了诸如大广赛名列前茅等的一定成就,同时也将开设艺术学专业硕士点,将影传学院,音乐学院,计算机学院和艺术学院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专业集群,服务马栏山产业园的发展。4.湖南坐拥网红长沙,红色湘潭,名胜岳阳楼和绝美张家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所以长沙学院也大力打造旅游管理专业,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5.随着马栏山产业园落地,大批互联网企业落户,长沙未来势必将朝互联网城市发展,所以长沙学院顺应发展趋势打造了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互联网+的专业集群。并且建设了电子信息学硕士点,为将来长沙的转型发展做准备。6.长沙的棚户区改造,城乡结合部拆迁,城中村治理的问题也非常严峻,于是今年长沙学院刚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这也是长沙学院积极对接长沙,服务地方发展需要的一个体现。
综上,学校现在的布局合理,规划清晰,如果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将来的发展值得期待,未来十年将会是学校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时,紧跟社会热点和需要调整教学方案和内容,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以专业学习为基础,项目参与和学科竞赛为驱动,企业实习实训为提高,从头到尾保证教学成果变现,促进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就业率。
虽然在过去学校的发展中因为种种巨大的原因导致发展停滞了多年,但也还是希望长沙学院能在刘沛林书记的带领下,积极奋进,为长沙市和湖南省的发展建设提供动力,也能随着长沙市和湖南省知名度的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早日摆脱三流学校的帽子,跻身一流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