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考研英语完形题的解题步骤

冬雾寒凉 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
精选回答

考研英语完型答题技巧篇:后对应原则
众所周知,在考研英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阅读和写作部分,其累加百分比也达到了70%之多,因而完型和翻译这两个项目就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然而纵观考研命题的特点和思路,不难发现,完型和翻译恰恰是最具有区分度的两个项目,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完型和翻译的答题情况更能将考生区分开来从而决定在选拔中谁能脱颖而出。在商业圈中有个80/20的黄金法则,而在考研英语中,这20%的部分也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考研完型可谓是很多考生心中永远的痛,难于摸清规律,难于把握重点,难于归纳总结,也就造就了考研完型基本靠蒙的心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测试项目,一定有其规律所在,如果我们仔细地品味一下考研完型的出题特点,也就不难在其背后找到其目的甚至是规律所在,也就抓住了考研完型的脉门,如《孙子兵法》所说“知道,胜”。 那么下面我们就先来弄清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完型?如果只是考查词汇的话,原来的词汇题就不会去掉了。完型考的是全文之间的关系和对应。所以,做完型时首先应具备的思维是如何寻找到这个选项的对应——是全文的中心要求选这个万学海文选项?是段首的中心句要求选这个选项?还是这个句子的导向要求的?这是在15分钟里面一直要问自己的问题。接着我们要明白的是,完型的文章都是典型和稳定的总分结构,即全文总分以及每一段总分。那么在做题的时候我们的选项就要同时符合全文和本段的要求。 这意味着全文的中心和每一段的中心更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心只在一句至多两句里面体现,句中可能还有空,而论述则是长篇幅的,要说什么会慢慢展开,直到说透。所以,更重要的是,在弄清楚中心以后,甚至没弄清楚中心以前,对文章的发展进行整体把握。也就是说,在决定某一空选什么的时候,特别是段首空选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后面看完——因为前面是后面的总起,后面说的内容支撑了前面的论点。这也就是我们这拍你文章要介绍的一种完型答题技巧—后对应原则。 比如2002年完型第一段第一题: Comparisons were draw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diffusion of printing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Yet much had happened ______. As was discussed before, it was not until 19th century that the newspapers became ……. [A] between [B] before [C] since [D] later 这一题很多同学就无从下手。一上来就说过去我们经常比较20世纪的一个东西和15、16世纪的一个东西(名词无所谓的)。注意,跟阅读一样,一上来说以前的东西一般都是老的、不对的,至少作者不赞同的观点。想不到这点也没关系,后面yet一转计算机考研,把前面的这种比较否定掉,说其实很多东西发生在某个时期,更值得我们去研究,问大家什么时期。既然这是总起,那么后面一定就会马上讲到到底是什么时期,往后一看,后面马上说了一个19世纪的报纸就很重要。那么19世纪是前面两个时点的哪个位置就一目了然了,选[A]。当然,还有另一种解法,前面说了两个时间点,如果选before, since, later的话,到底是以哪个时间为标准?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没有说清楚,故排除这三项。 从上例可以看出,从后面寻找出答案的对应十分重要。于是,我们可以定义,后对应原则就是,在前面寻找不出对应的情况下,往空后面找的一种做完型的原则。因为后面是对前面的发展和支撑。 有人想知道,应该找到多后面?把全文找完了才找出点东西岂不是太慢了?当然不会找那么多。前面已经说到完型的每一段几乎都自成总分结构,所以最多看完这一段就够了。在最开始通读全文的时候也建议关注首句,弄清每段的中心;找出逻辑词,看中间有没有发生转折;重视段尾,看本段的结果。这样就能抓住文章的脉络了。 我们来看2004年第三段: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 ____ juvenile crime 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 ____ 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31) ____ make gainful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 ____ 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29. [A] affect [B] reduce [C] check [D] reflect 本段一上来就问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犯罪率的影响。很容易排除[C],因为只有人才能检查。是“影响”、“减少”还是“反映”?没有支撑。这是本段的总起,那么往后找支撑。在读的时候不要过分关注每一个空,因为先入为主会造成偏见,这是做完形最重要的心态之一。其实我们也能发现,就算不读空,也丝毫不影响文章的理解,比如:有些经济的变化,它们怎么了年轻人更少的工作和使得高收入工作变少和变难,结果怎么了更多年轻人犯罪。后面对着中心说,所以是社会变化增加了犯罪率。所以不能选[B],[A]“影响”就包括了增加,所以为答案。如果是[D]“反映”,则关联松散,这里讲的是直接对犯罪率有明显的影响。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句子段落的结构。 同学们的很多阅读习惯都不甚正确,一句话不读完,看到空就开始做,这是做完形最大的忌讳,比如1997年的完型真题: The phenomenon provides a way for companies to remain globally competitive _______ avoiding market cycles and the growing burdens. 48. [A]but [B]while [C]and [D]whereas 这里选关系,很明显得判断上下文的导向是顺还是转。空前说这个现象为很多公司保持全球竞争力提供了一种方式,明显是褒义的;空后面来了一个偏贬的词:avoid。当然,后面的导向得看avoid了什么东西。如果躲避了一个好的东西,就应该是贬义的;如果规避了坏的东西,整个就是褒义的了。这里躲避的是市场周期,市场周期是好还是坏?很多同学没有专业背景,觉得市场周期、市场规律是科学的东西,所以是好的,进而就认为规避科学是坏事,在[A]和[D]里面选了。这种主观想出来的答案一般都是错的,因为完型考的是整体性,一定要寻找到支撑才算做出答案海文钻石卡视频。如果我们看完的话,就会发现“躲避”这个词的后面不仅有“市场周期”,还有“日益增长的负担”。市场周期我们判断不出好坏,负担这个东西对于公司肯定是不好的,这两个东西之间由and连接,即并列关系,所以市场周期也是不好的。不要皱眉,因为这不由你臆测,文章说什么就是什么。文章怎么说?往后看。在这一题中,规避了不好的东西对于公司来说就变好的东西了,所以空前后都是褒义的,应该在while和and里面选择。空后的动词是-ing形式,而前面是一个句子并且没有分词,所以不是并列,排除and选while。当然,这一题的难度还在于同学们考研阅读做得太多了,一看到while就觉得是“然而”的意思,而忘记了while表“同时”的基本用法了。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对于往后看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我们再用两个的例子来强化一下: 2019年: ___5__ everyone agrees on the number of Americans who are homeless. Estimates _____ anywhere from 600,000 to 3 millions. 5 [A] Generally [B] Almost [C] hardly [D] Not 这一题上来就问每个人是否同意美国无家可归的人的数量。后面马上说估计从60万到300万不等,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选[D]。C几乎每个人都不同意太过夸张也没有根据。 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___17__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_____ Edward Zlotkowski, director of community service at Bentley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_____ it, “There has to be ____ of programs. What’s needed is a packaged deal.” 17. [A] complex [B]comprehensive [C] complementary [D] compensating 本题是2019年完型最后一段的后部分,说只有当有一个什么样的计划时,无家可归的人的情况才能得到改进。如果光凭这句话,很容易选成[D]“补偿”,很多人想只有补偿他们才能改进。可是要时刻记得后面是发展和支撑。后面很规律地给出了一位学者的话作为支撑(阅读里面也经常这样):那个人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一揽子的交易和计划(最后一句话)。一揽子的计划是什么?说明不是单个计划,而是一些计划,所以应该选[B]“综合的,广泛的”。 最后想说的是,考完型填空是在考心态。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每分必争,不要心存侥幸。再次,做题要坚信后面会给支撑和线索,不要凭空臆测或者手忙脚乱。从大的角度来讲,考研就是考心态和耐力,它很难,难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生就是充满艰险的,考研教育学考研只是一小步而已。我们要用热情、信念和准备支撑到最后,即便结果是失败你也收获了对待艰险的心态和方法,这些可以让我们今后面对其他挑战时更加从容。
祝愿大家在正确的努力下,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面对挑战时,都能取得成功。用一句我喜爱的英文谚语,“Once involved, all devoted”,与大家共勉。

只想当个好男人 2022-09-30 12:49:32

相关推荐

turn into用法及例句

turninto的意思是“变成”用法例句有:Neverletyourpersistenceandpassionturnintostubbornnessandignorance(永远不要让你的坚持和激情变成固执和...
展开详情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校训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校训为崇理敬文、拓美创新、博爱育人、美育中华。该学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省总工会分校,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成立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基本信息...
展开详情

intellect intelligence区别

intellect、intelligence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intellect意为“(尤指高等的)智力,思维逻辑领悟力;智力高的人;才智超群的人”侧重强调能力;intelligence...
展开详情

often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often的比较级是moreoften,最高级是mostoften。often是一个英语单词,副词,作副词时意为“常常,时常;往往,大多”一般用在主语后情态动词后实义动词前。一、often读音英[?fn]美[?...
展开详情

齐齐哈尔大学是211吗

齐齐哈尔大学不是211大学。该校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不仅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还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一、黑龙江省有几所211院校黑...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凉州词王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原文节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霸凌的意思

“霸凌”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霸凌”造句:
1、报复只会升高施霸凌者的侵犯气焰。
2、正如施霸凌者值得你的注意,受害者也一样。
3、试著找出施霸凌背后的真正原因,再提供适合的援助。
4、教育部透过宣示活动展现反霸凌决心。
5、对那些孤离、少与同侪互动的学生要注意,孤离的学生最易成为施霸凌的目标。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一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二指地方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出自《鸟的天堂》,作者巴金,散文,里面主要内容是说作者巴金游玩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色及其感受。
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畅之笔,发掘和描绘了自然胜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丽悠远的意境。同时,作者不是孤立地描绘这“鸟的天堂”,而是把它放在南国初夏水乡的夕照、青山、塔影、波光、田畴、朝暾的联系、烘托下加以凸显的。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贯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田园牧歌情调。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

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东晋大臣、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