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版含答案】

2017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谈成”的直接结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0.
一、(2017济南历史)(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他还提出“民主”和“科学” 的口号,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4分)
材料二 1917年至1922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盛极一时,据统计,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同时,在陈独秀主持下,《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两年,共刊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137篇,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青年之良师益友”。
——何毅《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42.依据材料二回答,1917年以后,新文化运动增加了什么新内容?(3分)结合所学回答,促使新内容增加的国际因素是什么?(3分)
材料三 (2017济南历史)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同情的话来捣乱。”
43.依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4分)
二、(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
戏院的演说》
44.依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进行革命的目标是什么?(2分)为实现此目标,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上的讲话
45.(2017济南历史) 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回答,这次社会变革是如何实现的?(3分)
材料三 邓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陈开枝《南巡“船长”邓小平》
46.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船的方向有问题”是指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船长”的作用。(4分)
三、(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
核心机器和对应发明
进入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 火车、轮船
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 ③
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 互联网
④
47.请写出上述表格中序号代表的内容。(6分)
材料二(2017济南历史) 到2001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超过制造业、钢铁业与汽车业等三大产业贡献率的总和,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 ……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使它们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的推动还在于它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改造,由于实行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8.依据材料二归纳,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4分)
材料三 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沈律《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
49.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急剧地衰落”后,遭到列强的哪些侵略?(4分)依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