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_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

我永远信仰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开题报告_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本文简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选题的背景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因为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

开题报告_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本文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选题: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以苹果手机为例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因为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获得成功。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相对于传统的理性消费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并崇尚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观念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变化。从20

世纪60

年代起,企业经营观念已从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发展为营销导向。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推动下,消费者行为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而且,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一直从其他行为学科中吸取有用的概念和理论。其中,生活方式的概念是从社会学中借用的。在中国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近几年掀起的苹果手机热潮,进一步地展露除了中国经济社会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点也引发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演化为更加具体的消费生活方式研究。

1.2选题的意义

选题研究现实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更加关注现实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正说明了经济学在摆脱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之后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是向着更加真实的世界方向发展。本文将重新思考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将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使理性回到其应有的合理地位。

同时,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决策中越来越多的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而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另外,针对苹果手机的案例分析,国内学者可以从企业营销者角度宏观地了解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国内营销者来说,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比较独特的营销理念和手段。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非理性消费的形成因素研究主要依靠定性手段,尽管出现若干实证研究但毕竟不多,且缺少定量化分析过程。针对非理性消费的应对措施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阐述,由于缺乏微观的定量化研究,没有用数据说话,提出的应对措施较为笼统,缺少说服力。

20世纪60

-

7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Leland

Stanford

(1968)肯定了储蓄数额受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影响,从而间接肯定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Ha

ll(1978年)首次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得出理性预期对消费行为有重大影响结论。“缓冲库存模型”

缓冲库存(Buffer

Stock),存放在价值流下游工序的产品。当顾客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时,通常用缓冲库存来避免出现断货的问题。

的提出,肯定了不确定性预期对储蓄消费影响。

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Dan

Ariely描述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怪诞行为学》,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以及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2.2关于苹果手机营销策略研究

苹果手机的成功除了苹果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外,还有就是其独特的营销策略。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之一就是运用了病毒营销手段来扩展客户群,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所谓病毒营销,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口碑,在人群中迅速对苹果这一品牌进行传播,像病毒一样以极快的速度复制,生长,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营销效应;另外一点,苹果公司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制造厂商、影视媒体、运营商、实体分销厂商、网络营销商、软件开发商等整合起来,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形成自身的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全产业链的共赢。

在产品定价方面,苹果公司却将产品定位在更高一层的尊重需求上。通过市场细分更加关注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义,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在良好的产品质量、时尚的外形设计的有力支持下,苹果的电子产品不再只是一款简单的电子设备,而成为高端、时尚的代名词。

最为人所知的是,苹果公司采用饥饿营销,提高需求。也就是通过提高用户对苹果产品的需求,营造出一种饥饿感,以此来形成一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效应,为产品售价以及利润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空间。

其它方面,苹果公司充分利用了消费者求异、好奇、迎合、攀比等心理,打造了一群忠实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一套立体全面的营销体系,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和营销人员学习和借鉴。

3.

研究的基本内容

3.1基本框架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3研究内容与结构

2理论概述

2.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

2.1.1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含义

2.1.2个人需求与群体属性的矛盾

2.1.3预期效应

2.1.4供求关系的失衡

2.3非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方法

2.3.1理论分析方法

2.3.2案例分析方法

3

研究设计

3.1消费引导模型—“诱饵模型”

3.2问卷设计—针对苹果手机购买热潮

3.3调查设计—以苹果手机为例

3.4数据分析方法

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1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外部表现

4.2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

5.

结论与建议

5.1

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外部引导

5.2有效运用非理性消费心理的制定营销策略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2研究重点

本文立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往往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力求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并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本文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修正了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质疑,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3.3研究难点

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究模型的设计

3.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释非理性消费行为,通过调研得到消费者行为表现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探讨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3.分析企业在营销实践中所运用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4.探索结合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营销方案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应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确保所得结论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实际的分析和探讨过程中,本文将会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文献总结法: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广泛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本文尽可能地从这些国内外既有文献中,获取本研究所需的资料,以取得必要的背景材料和事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文献综述。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不仅为本文的选题和分析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本文大量启示。

(2)问卷调查法: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本文针对糯米网的网络团购消费者群体,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向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样本数据。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通过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构建消费者做出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体系,在定量分析方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样本数据,接着运用理论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5.

预期成果

本文立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往往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力求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并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本文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修正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对传统经济学提出质疑,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6.

研究进度计划

2014年11月1日

启动毕业论文环节,选题

11月8日前

上交任务书

11月30日前

完成开题答辩

12月10日前

前期材料上交

12月15日前

前期材料互评

12月30日

前期材料修改,定稿

12月31日

抽查前期材料

2015年2月底

完成论文初稿并上交

3月初

中期检查

4月初

论文集中预审

4月中下旬

论文答辩前准备

5月份

论文答辩

5月下旬—6月初

资料归档

参考文献

[1]

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1):85-89.

[2]

程露.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引导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3]

张玉华.消费行为中的非理性及引导机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

[4]

高海霞.消费者感知风险及行为模式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罗仕健,郝向鹏.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动机的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2007.

[6]

乔坤,马晓蕾.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1):62-67

[7]

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8]

李先国,杨晶.销售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9]

吕显涛.面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J].科学和产业,2010(1):42-44

[10]

陈永胜,贾志永.企业社会责任对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2):104-108

[11]

朱晓丹,孙善亮.网络环境下非理性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

[12]

黄德海.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3)

[13]

罗敏.群体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引导探析[J].现代商业.2011(14):24-25

[14]

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升级版)[M].赵德亮,夏蓓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9

[15]

陈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展望[J].商业时代.2014(27):26-28

[16]Leland,Hayne

E.Saving

and

Uncertainty: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7,82:465-473

[17]Bernoulli

D.Exposition

of

a

new

theory

on

the

measurement

of

risk[J].Econometric,1954,22(1):3-36

[18]

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Econometric,1979,47(2):

263-292.

7

空久旧梦 2022-07-15 01:43:10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士大夫怎么读(士大夫)

1、士大夫,在古代是指有官职的人,也指不当官的有名望的学者。2、在中国古代,官员和学者的统称。055-79000:“仆亦承传送门之业,受朝廷调教,使得冠带之端,在士大夫之列。”陈继儒,明朝《晋书夏侯湛传》:“立...
展开详情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什么意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俗语,意思是福祸相依,相互转化。比喻能有好结果,好事也能有坏结果。建议人在富贵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踌躇满志,狂妄自大,却滋生灾难,由福转祸;逆境中坚持,努力,可以化逆境为顺境,从苦...
展开详情

回眸一笑是啥意思(回眸一笑什么意思)

1、回首微笑,拼音是humuy和ao,中国成语,意思是翻白眼,微笑。常用来形容女人妩媚的表情,诱惑人,引人入胜。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2、唐白居易《长恨歌》:“只要她转过头来笑一笑,就有一百个符咒在施,六宫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千万缕的意思

千万缕的意思是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千丝万缕造句:
1、两家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2、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与月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和煦的阳光从竹林的叶片枝杆中洒下了千丝万缕的金线,为竹林增添了生机。
5、宝黛二人之间的种种,有如千丝万缕,数来数不来,话也话不完。
6、新社会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7、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9、原来是春姑娘把千丝万缕的线条从天空中投了下来。
10、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和雨结下了千丝万缕的牵绊。

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的词类活用:洞,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出自《狼》:“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科学实践观创立的作者

科学实践观创立者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意思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意思是指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了。抚的意思是抚慰,安抚。凡人心则是指“世俗人之心”。
烟火,yān huǒ,汉语词汇,即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生火而燃起的烟火。
出处:
1、《庄子·徐无鬼》:“豕虱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2、《后汉书·吴汉传》:“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3、《北史·魏陇西公仑传》:“今日大风既劲,若今推草车方轨并进,乘风纵烟火,以精兵自后乘之,破之必矣。”
近义词:烽火、人烟、焰火。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