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化油器零件的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

车用化油器零件的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车用化油器零件的注射模设计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张刚学号:201248030231班级:1202专业(全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导教师:龙春光2016年月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模具是能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零件的一种生产工具。模具产品广泛存在于
车用化油器零件的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车用化油器零件的注射模设计
课
题
类
别:设计
论文
□
学
生
姓
名:张刚
学
号:201248030231
班
级:1202
专业(全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
导
教
师:龙春光
2016年
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模具是能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零件的一种生产工具。模具产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估测,现代工业品零件粗加工的70%、精加工的50%是由模具成型来完成的,其产品更是广泛应用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可以说没有模具就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结合了大学四年所学的关于模具生产方面的一系列知识点,再利用Pro、MPA塑模分析等各种计算机软件,从而设计出所需的车用化油器零件。通过这次的设计任务,使我在塑料成型基础知识,塑料制品设计,塑料注塑成型原理及工艺以及注塑成型的新技术有了良好的了解和应用,在模拟成型和查阅文献资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1
.模具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仪表、家用电器和通讯设施等产品中,约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可以将效益成倍的放大,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3]。
例如我们国家,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大型、精密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二是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五是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有较大发展;六是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九是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十是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也是产品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模具市场未来走势的变化[4]。
在近十多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发展的尤为迅速。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在模具进出口中的比重高达50~70%。塑料制品的广泛生产使用,为塑料模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对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复合型的模具将受到青睐。与此同时,建筑、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塑料的需求量都很大。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但是在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等发达国家落后许多,而且国内模具市场过早陷入了价格战的误区,还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缺乏诚信可靠的市场体系。据报道,约有65%的欧洲客户认为中国模具价格虽低但质量存在问题。国家模具制造水平的不足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不高、标准化水平不高、缺少相关人才、受到外资企业的挑战
、缺乏自有品牌。同时由于企业开发能力弱、没有品牌,导致了经济效益欠佳,在市场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为大力促进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
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由于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利润空间狭小;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又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等高档模具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汽车模具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定位,进一步提升模具的制造技术水平,占领结构复杂、精密度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档模具市场,以求更高的市场利润。
2)加大设备投入。
目前国内市场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但高档模具却供不应求。因此,要鼓励企业增加设备,特别是骨干企业要配齐从模具粗加工、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光整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整套设备,一般企业要配备数控加工设备,实现模具制造的全自动加工。积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设计决策、模拟分析和估化设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促进联合重组。从国内模具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模具这一产品适合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模具企业应该通过协作、整合等方式,化单打独拼、恶性竞争为合作共赢,打破“同行是冤家”的狭隘思想,通过行业自律来维持模具市场的公平、良性竞争。
4)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我国有完整的冲模设计制造技术人员和编程人员,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装配钳工和模具调试人员,劳动工资水平低于澳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效益及新产品开发能力。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的需求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
。
2
.模具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1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高速、高精度加工
目前高速高精度加工已被国际先进企业普遍采用,国内也正在逐步普及并走向成熟。高速加工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高速实现小步距、低残留的高精度加工。汽车模具型面的加工属于高度复杂的自由曲面加工,能不能实现高速加工,主要是取决于数控机床曲面加工的动态精度,而不是取决于一般机床产品样本中所说的静态精度。一台适用于汽车模具的高速数控铣,必须同时具备高刚度、高精度、高转速、优良的动态性能、高速下的连续工作时间等综合性能力。遗憾的是,国内机床复杂曲面加工的动态精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高精度加工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钳修。
2)粗加工高速化
为提高加工效率,现在粗加工的发展趋势是中转速、中吃深、高进给、多层加工完成。粗加工高速化的工艺方法,特别适应于粗、精一体化加工机床,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借鉴的新技术。
3)镶块铸件化与高效加工
镶块的加工在模具总加工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有效地缩短这部分工时意义重大。最好的加工办法是少切削和无切削,目前发展的重点就是镶块的铸件化和通过合理设计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加工面。
4)汽车模具的CAD∥CAM技术
在模具CAD/CAM系统中,产品的几何模型是其最基本的核心数据,并作为整个设计和计算分析中最原始的依据,通过模具CAD/CAM系统的计算、分析和设计得到大量信息,运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将数据存储并直接送到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采用CAD/CAM模具生产,可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以满足产品更新频繁的需求,同时大为提高模具精度[1].
2.2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快速成型。
2)虚拟仿真技术,把设计、加工、装配、成型等工序统一反映在虚拟环境当中。
3)CAD/CAE/CAM向智能化、三维化和协同作业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三维化;模具软件智能化;模具软件应用网络化趋势。
4)模具加工、检测设备向高精度、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高速、多轴、高精度的模具加工设备;模具检测设备的日益精密、高效;现场化的模具检测技术;快速经济的制模技术。
5)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模具钢材料系列化、新品研发;模具表面处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如硬化膜沉积技术、镜面抛光技术等。
6)模具、零件日趋大型化、精密化、复合化。具体表现为:多功能的复合模具;注射模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以提高制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幅度节约原材料;高精度模具加工精度要求在1微米以内;超精加工工艺[2]。
汽车模具行业未来供给及市场需求预测总的来说,中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其市场利润空间狭小,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精密、复杂的冲模以及轿车覆盖件模等高档模具仍有较大发展空问。中国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无穷的潜力。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1.设计(研究)的重点
浇注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及其作用
2.设计(研究)的难点
浇注系统、导向机构、推出机构、冷却与加热装置的设计
3.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1)利用相关教材及参考资料,以及查阅图书馆的相关手册。并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塑料模具的相关理论知识,仔细考虑设计原则,设计良好的制作方案;
(2)
运用所学辅助软件
CAD、Pro-e
等进行绘制模具结构图
(3)
向有关指导老师及时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试验确定最终的方案,与此同时力求方案最优、计算正确、图面整洁、文理通顺、简明扼要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第1~4周:熟悉课题任务,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完成实习报告。
第5周:完成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英文资料翻译、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思路)。第6~7周:进行各种计算与确定注塑模具工艺方案。
第8~9周:零件草图、装配图草图的绘制。
第10~11周: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
第12~13周:填写塑料成型工艺卡、机加工工艺过程卡。
第14周:初编设计说明书与英文简介。
第15~16周:整理与修改图纸、工艺卡及说明书。
第17周:撰写研究论文缩写稿或答辩提纲、总结及进行毕业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刘立涛,周丽丽,迟志波.汽车模具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制造,2009,(36):54-55.
[2]
虞耀君,马明亮,丁志华.汽车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5):45-47.
[3]
贾志欣,李继强,俞燕燕.宁波模具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模具制造,2014,(5):1-3.
[4]
苏州市压铸技术协会.中国模具发展十大趋势[J].铸造技术,2008,(6):703.
[5]
顾昕.中国产品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3,(11)
[5]
赵自鹏.论中国模具CAD/CAM/CAE发展[J].科技信息,2012,(21)
[7]
《模具工程》编辑部.中国精密模具发展分析[J].模具工程,2011,(第9期):22-25.
[8]
周建平.模具CAD/CAM技术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2,(9):134.
[9]
温广宇.CAD/CAE技术在汽车模具中的应用进展[J].塑料科技,2015,(9):76-77.
[10]
刘金刚.CAD/CAM在高精密复杂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7):61-62.
[11]
Bor-Tsuen
Lin
K.
R.
Asfar
and
Ramzi
Al-Azzam.
Engine
performance
using
vaporizing
carburet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42
(2001)
755–761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