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胡同小商贩现状及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胡同小商贩现状及调查报告本文简介:关于北京胡同小商贩现状的调查报告清晨的朝阳,是沐浴着太阳的光辉的,虽然偶有瑟瑟秋风阵阵吹来,风中的银杏叶柏杨叶打着旋儿落下。我们一行人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走访也不觉得冷,一路聊着欢笑着很快便来到此次实践的地点:雍和宫。要出发时,风朦胧了朝阳,很有feel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五道营胡同。早在来之前有所耳闻
关于北京胡同小商贩现状及调查报告本文内容:
关于北京胡同小商贩现状的调查报告
清晨的朝阳,是沐浴着太阳的光辉的,虽然偶有瑟瑟秋风阵阵吹来,风中的银杏叶柏杨叶打着旋儿落下。我们一行人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走访也不觉得冷,一路聊着欢笑着很快便来到此次实践的地点:雍和宫。
要出发时,风朦胧了朝阳,
很有feel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五道营胡同。早在来之前有所耳闻,所以认为在这里的商贩应该会很多。但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预料,胡同空荡荡的没有来往的商贩,虽然两边都是店面,但都是大门紧锁。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略显小资的胡同,各种前卫造型的酒吧咖啡厅,虽然白天不开业,依然可以想象晚上这里繁华热闹的景象。科学发展观旗帜下的胡同,有一些也选择了这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式
,比如大家熟知的南锣鼓巷,这都是胡同开发的一种形式以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
据说,这些艺术字的研究,花去了作者几年的时间,
字的内容是老北京的老游戏,踢毽子、推铁环……
五道营胡同实践的无果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雍和宫周围的胡同。从繁华的雍和宫大街拐入旁边的胡同里,是鲜明的对比。一墙之隔,仿佛遁入另一个时空,狭窄曲折的胡同,那些灰色的墙,低矮的屋檐,掉漆的朱色木门,空空的少有人走动,只是时常有载满货物的人力三轮路过,铃声在寂静的胡同里尤为响亮。偶有围着围裙在抖弄被子的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提着一袋蔬菜的大爷,让我们感觉,这儿的调查应该会进行得很顺利。
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大概是冬天快来了,天气变冷了的缘故,胡同里能见的商贩还是很少。我们一行人带着疑虑和说不出口的失望继续前进着互相鼓动者。正在担心之际,忽然在拐角处看见一个小摊。我们几个抑制不住欣喜赶忙跑过去,才看清楚这是一个卖围巾、小背心、袜子之类的小摊。从外貌上看,摊主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孩,虽然寒风阵阵刮着,但是她的脸上还是挂着微笑等待着顾客。
在买了一副暖和的手套后,
我开始了和摊主的交谈
摊主很热情,不多会儿便跟我们聊了起来。她是一个外地人,老家在湖南。她和丈夫还有两岁的儿子住在这胡同里,丈夫是检查有线电视管道的工人,她在家带孩子,做这些小生意可以赚些零用钱。我们问一个月大概可以挣多少呢?她笑着说:“不多,但是生意好的日子里孩子的零食钱和买菜钱够了。”她还说来这儿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胡同里的居民,偶尔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学生来胡同里玩觉得便宜实用会买。当问及到城管的问题时,她笑笑说城管会来,但是态度很好,只叫她收摊就好。我听了这话如释重负,想象中的城管暴打小贩的事情看来只是一些地方而已,也是有很多严格执法但又满怀爱心的人民好公仆。冬天来了,我问她冷吗?她说这没什么,说这种生意还是很自由的,虽然有的时候站了半天也可能没一个顾客,但是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方便带孩子。
这是摊主卖的商品
各种款式和色调
认真的实践同学们
在与摊主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旁边一直站着一位年纪大概在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他在这里做什么呢?我们不禁也和老爷爷攀谈起来。原来老爷爷也是这条胡同的居民,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退休工人,没事儿的时候就来转转。他说平常也会有很多卖爆米花的小贩骑着三轮车买东西,自己馋了也会买来吃。还说现在没有到处卖糖葫芦的了,因为还是怕食品安全问题。不过自己到是认为这些小贩们方便了居民生活,挺好的。老爷爷身体很健康,还把外衣拉开让我们看里面穿着很多衣服还围了一条围巾呢,所以不觉得冷。
老爷爷很热情
这不?老爷爷也看起了一副手套呢
告别了老爷爷,我们又开始了实践,经过这一番,我们几个又对接下来的实践充满了信心,也各自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叫“箭广胡同”的地方。走进没多远,就看到一个门上挂着几包QQ糖。难道这也是小商铺吗?我们带着怀疑敲响了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她将我们领到房间里,进门发现这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杂物,右边的床上躺着一位可能由于身体不舒服而发出呻吟声的老爷爷,而买糖的老奶奶还要照顾孙子,所以没有聊太多。只是说做小生意只是因为在家也是闲着,孙子爱吃零食就多买点放着,也会卖给路人和周围的邻居。
这就是箭广胡同
所谓的“小”,就真的是指挂着几包虾条和QQ糖。里面的存货也只是一大塑料袋而已。
经过这次的走访后,我们几个没有了开始的兴奋,反而陷入了沉思,一行人低头不语。在接下来的走访中,我们陆续跟卖巧克力的大叔、缝补衣服的阿姨、买玉米和红薯的阿姨交谈,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信息。
巧克力的“另类”卖法
寒风中仍坚持的阿姨
修鞋缝补衣服的小商铺
今年风干后的红枣,在大叔的自行车篮框里
等待着它的买主
一上午的实践走访结束了,我们走进了路边的一家餐馆,开始各自抒发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随即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综合起来,经过实践,我们得到了以下思索和感悟:
一、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差距。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旗帜的引领下,GDP的提高,人民生活的不断丰富、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发展尤为突出。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公平,发展的公平表征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那么,胡同里的商贩们充分享受到这种发展所带来的公平了吗?为何在这一片繁华的浪潮中,仍然听得见胡同口那一声声辛勤的叫卖声呢?为何在寒风的肆掠下,仍然看得见抱着双臂瑟瑟发抖的小贩呢?即使是在最繁华的城市,也有着成千上万每日与保障基本生活作斗争的劳动人民,他们用最辛苦的劳动换来最微小的收入。
二、
科学发展观下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即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的,随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享受到了很多基本权利。然而,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走访中我们看到,年近七十的老奶奶在自家做起了买糖果的小生意,老爷爷生病在床,如果他们切实享受到了以他们为本的权利,又怎么会在古稀之际如此辛苦呢?二十五岁的年轻妈妈在冷风中等待顾客,如果她切实享受到了以她为本的权利,她又为何没有去一个有暖气有四壁的地方挣钱补贴家用呢?她那在工地劳动的丈夫,看着自己亲手建造的摩天大楼,又会以怎样一种心情面对踏不进几只脚的生存空间呢?还有她那才两岁的儿子,稍大一些又能够接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吗?他是否会遭遇因为父母的工作而被同龄人嘲笑的情况?、、、、、、
三、
科学发展观下的传统文化发展
犹记得汪曾祺笔下的胡同文化,文化以胡同为载体,尽显老北京别样的风情。诚然,改革开放已经满足了民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当前,从科学发展观理论中也能找出最具睿智的格言、名句,人人当成准则,来指导民众更快地信仰与钦佩,这是文化进步的方向。然而,仅仅从这一次的走访实践中,我们几乎看不见具有北京传统风味儿的影子。为了规范城市建设,塑造良好市容,保证食品健康,已经不允许卖糖葫芦大叔、卖栀子花的少女、卖年糕的阿姨再涉足胡同,这个时节,胡同里已开始冷清,再过几日,几乎见不着人影,有的也只是匆忙的裹着大衣的上班族一下子消失在胡同口。虽然在王府井的小吃街里我们能吃上各种听说过的名吃,我们还是会遗憾,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这恐怕值得更多的人去思考、、、、、、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