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晴朗的星星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一、支教初体验

最初的最初,我的确是怀着一种自以为很崇高的心理、很英雄主义的心理去

京华武义一个最贫困的山区去支教。但在真正经历过支教后,当我回过头来重新

审视我们最初的想法时,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如果说过去的自己的思想很幼稚,但这次支教足以磨砺我,然我变的成熟。

七天的支教生活值得我们用一生来铭记。艰难的环境磨砺的是我们的意志,支教

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生活体验。哭和泪、喜悦与笑容伴随着支教七天的酸甜

苦辣,感动与感触缠绕着七天的百味俱全。让我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生活。

从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出发,车子驶过平坦的高速公路,驶过弯曲的羊肠

小道,引领支教成员们通向心灵的目的地。在乘车过程中,因为路途颠簸,几个

晕车的同学努力坚持着。沿途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路线,只能拖着沉重的行李询问

路人。在不断的打听之后,终于寻找到正确的路线。青山围绕,流水潺潺,在这

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却住着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

二、教书新体验

七天的支教行深深打动了我,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爱的认识。原来爱也可

以如此博大,我们用我们们纯朴善良的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济难助

困的传统美德,攀起希望工程的一片蓝天,为人们树立了优秀的道德风范。从十

八个孩子的眼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因炎热而失去动力,反而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快

乐,那无暇而天真的目光注视着讲台上的老师。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是一种触

动,

可怜而不可悲,

真诚却不乏天真。

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武装这里的孩子;

而他们用他们的真诚,滋润我们逐渐干涸的心灵。

带着点紧张和不安,跟多时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和能教育学生的兴奋,在第二

天一早,支教成员就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瞬间安静下来,灵动的眼睛全部望向讲

台。在心中突然感觉,只有精彩的课才值得他们的付出,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

需求。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与心理素质;为了拓宽学生的

视野,增加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为了表达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给与他们最大的

鼓励。我们的常规教学安排:

1、

支教团队按照学校常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午睡、兴趣活动等

等。

2、

支教人员每人负责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除了传统的数学、语文、英语,也

增加了很多新颖的课程,如健美操、棋类、沙画、思想教育等。

3、加强组织教学。教师应注意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的进行提供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感到自己的渺小,因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尽力去给他

们做榜样,用语言和行动去影响他们。希望他们以后认真生活、认真学习,好好

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们。

一样的课程用不同的方式上,不同的课程用有趣的方式上。语文课上教育学

生根据自己的星座扬长避短,心理课上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教育课上引导

学生正确的观念。数学课中有趣的奥数题,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对学生有超强吸

引力的日语课,魅力四射的音乐课和颇受学生喜爱的美术课,都对学生带来了深

刻的影响。在很多课上,老师都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期望与学生之间更一步的增

深感情。通过新颖的课程和教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独立

思考的能力,

鼓励创造性和主动学习意识,

让他们真正享受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评出了最受同学喜爱的支教老师。

三、支教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队是一个整体,平时互相帮助,大家轮流洗碗,虽然刚

开始可能经验不足,但大家都积极参与。支教成员在讲台上上课时,都会有其他成员在下面帮助渲染气氛,希望把课上的更加精彩。

我们收获了友谊,十二个人的支教行奠定了我们十二颗心灵的相通,我们用

心灵沟通,给孩子们筑起一座爱之城。那种爱是跨越了由性别、师生、性

格···

···所造成的一切隔阂的真诚。而我们十二个人之间的友谊,更是在不可

思议的速度下建立起来,那种在艰辛的条件下互相帮助,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

默契,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刚到学校时,寝室里什么都没有,大家不仅要在

附近的商店里采购生活必需品,而且要把寝室打扫干净,把席子洗刷干净。在睡

觉时,无论是杀虫剂、蚊香还是花露水都抵挡不了虫子的进攻,身上的包一天比

一天多,有些甚至会化脓。但这并不影响支教成员们,大家依旧白天授课,晚上

写通讯稿。

在支教中最浪漫的事就是晚上大家一起坐在一张乒乓桌上看星星,

因为寝室

里很热,虫子也很多,所以大家很乐意在一起聊天。当然这七天中,也有着许许

多多的小插曲。孩子们经常因为有事不能来,这虽然很遗憾,但是如果没有其他

的事,他们就一定会来。生活的环境并不重要,只要能与学生们在一起,得到精

神的快乐,知识的增长,友谊的积累,也就不虚此行。

感动,并不是刻意去寻求,而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经意间的就被孩子们感

动了,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当我们要离开的那天,孩子们不经意间的询问

“……哥哥/姐姐,你们明年还会来么……”

,当时的我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也许他们每年都期待着我们的到来,不是渺小的我们,而是我们的支教队伍。七

天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想想自己的离开,心中依然很

不舍!

四、实践收获

实践结束了,但这又是另一种开始,是我们的一个开始,我们的人生得到

了不同的意义,我们正在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不同的篇章。

实践的意义与价值,也并非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实践环境、实践地点和实践

人群,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活动,取决于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付出了什么,给对方带

去了什么;取决于我们收获了什么,而对方又收获了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活动是

否能让社会上更多人和群体关注我们的实践的对象,而不是关注我们。我不得不

承认,在最初的想法里,我们太自以为是,只是过分的关注怎样怎样的活动、怎

样的环境、怎样的经历对于我们才是最有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方面地考

虑自身,而忽略了我们的活动对于承受方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意义。而在这个过

程中,尽可能的锻炼自己,尽可能的提升整个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渐渐地,我

才明白,实践的作用,并非是期待我们通过某一次或者某几次的实践而实现多大

的社会价值,而是让我们能够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庇护,去接触社会,认识社

会,也是了解自己。

还有许许多多,都将成为记忆。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

我一段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给我的人生划下了永不磨灭的一笔,我的生命将因它

而更加的丰富和精彩。

要重来多少次才会明白 2022-07-13 03:42:19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春白雪)

1、杨春白雪。2、杨春白雪,中国的一个成语,发音为yngchnbixu,最初指战国时期楚国比较高雅的歌曲,后来指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3、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仲英有歌者,其开头为:《对楚王问》《下里》。全国...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秋赏菊的前一句是什么

“秋赏菊”的全句是“踏秋赏菊去登高”,上一句是“重阳节,要敬老”。
出自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识字2《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酯化反应可逆吗

酯化都是可逆反应,酯化在浓硫酸中进行,同时生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是可逆反应。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吗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
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