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问题

在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得能源总量日渐匮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并降低能源浪费,必须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之一,对其进行节能审查是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以从源头避免不合理的开工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节能报告作为节能审查的主要对象,其编制内容是否科学合理,评价内容给是否全面,计算能效指标是否准确,对标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节能报告所得出的结论,从而影响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评审意见,甚至直接影响到该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开工建设。因此,建筑类项目的节能报告编制水平以及合理的评审意见对项目的施工建设至关重要要。
1建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针对性的编制指南
近年来,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出台了大量的关于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2017年发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指南》(2017年征求意见稿),该指南明确了节能报告编制工作程序、分析评价方法、编制要点等,作为一个通用的各行业编制依据,该指南并没有对建筑类项目作出非常明确的要求,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类节能报告中对于建设方案应该做到怎样的深度。因为都知道,建筑类项目和平时接触的工业类项目完全不一样,工业类项目节能报告中需要重点分析其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对整个项目能耗的影响;而建筑类项目侧重的是要评价建设方案对其总能耗的影响,这里的建设方案不仅仅是指总平面布置方案,还包括建筑围护结构、暖通方案、电气工程方案、给排水方案、燃气方案、绿建星级等,这就涉及后面笔者将提到的第二个存在问题。
1.2缺乏大量的前期材料,导致报告内容流于形式
经常能发现很多节能报告质量非常低,内容流于形式,深度不够,过于表面等,工程师仅依靠过往经验进行报告编制,使得报告内容并不具备实际价值,甚至和项目本身脱节,这样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节能审查要求,还会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报告编制人员对节能评价工作缺乏有效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和该项目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工程师对整个项目工程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于整体建筑设计等也缺少科学合理的判断,造成这个局面的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项目编制人员在编制前缺乏大量的基础材料。笔者在多年编制建筑行业节能报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项目前期只能提供一张总平面布置图或是初步设计的项目,在当时的阶段,还无法提供项目的建筑围护结构、体形系数、暖通方案等具体方案,但目前评审中,专家一般会要求建筑类项目节能报告编制章节里要明确整个项目的建筑围护结构是否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等相关要求,所采用的暖通设备、给排水设备等是否可以达到一级能效水平,而要做到这种深度就需要设计单位提供相应材料,但很多材料需要到扩初阶段才能提供,因此也就无法做到相应深度。这也就造成了前面所提到的为了达到要求的深度,又缺乏大量基础材料,很多工程师就会凭借项目编制经验进行编制工作,最后报告的内容往往就会和实际脱节,甚至和设计方向南辕北辙。
2关于节能报告编制问题的相关对策
2.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
只有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类节能报告中对于建设方案应该做到怎样的深度,报告编制人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收资和相关工作的开展,专家评审时也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2.2提高编制人员的编制水平,提升咨询机构业务水准
前面提及建筑类节能报告的评价重点在于建设方案,包括建筑围护结构、暖通方案、电气工程方案、给排水方案等,这就要求咨询机构内应该配备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至少具有建筑、电气、暖通空调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一份专业、合格的建筑类节能报告应该由上述人员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完成,这样才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节能评价,有效地应用节能技术和相关措施。但在现实情况中,有的咨询机构并不完全具备上述各专业人才,或者工作模式不采取合作方式,再者可能会遇到前面提及的缺乏大量的项目前期资料,这就要求节能报告编制人员在整个项目编制过程中要和项目设计单位各专业(暖通、机电、给排水等)技术人员保持密切沟通,深入了解建设方案,才能给出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再加上和设计单位深入有效的沟通,带着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这样编出的节能报告才不会出现空话、套话等问题,报告的内容也会更加可靠。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领域也得到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对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必须要认真落实建筑节能工作。本文对节能报告编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建筑节能审查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节能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方国龙,艾良,韩贝贝,等.建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广东化工,2018(9):114-115.
[2]杨晓东,孔文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J].节能技术,2017(7):35.
[3]梁哲诚.建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重点及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6):87-89.
作者:徐蕾单位:江苏智桥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