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报告》word版

暗香袭人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学术交流报告》word版本文简介:《城市公交系统优化方案》学术交流报告2010年3月,我们在指导老师王秋平的支持下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申请的项目《公交系统优化方案》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完工了。从最初美好的想法到投身实践,这个项目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成为真正有动手能力的人。公共交通的线网布置与运营

《学术交流报告》word版本文内容:

《城市公交系统优化方案》学术交流报告

2010年3月,我们在指导老师王秋平的支持下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申请的项目《公交系统优化方案》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完工了。从最初美好的想法到投身实践,这个项目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成为真正有动手能力的人。

公共交通的线网布置与运营效率等问题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公交资源并找到改进优化的方法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涉及的领域很广,我们主要从优化调度方法、调整发车间隔的角度开展项目。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是项目开展的关键。项目立项后,面对城市公交系统优化这个课题我们有些茫然无措。为了找到研究方向,我们走上街头的公交站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乘客对于公交出行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来到公交公司、调度站点了解公交公司所掌握的信息和采取的措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及可行性分析,我们确立了公交调度的主攻研究方向。

公交调度涉及很多线路,我们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路公交线路作为项目研究数据采集的重点,考虑这条线路的发车调度问题。5路公交车是西安市内的无人售票空调车,线路开通时间较长,客流密度也较大,沿途经过火车站、大雁塔、小寨、城南客运站等客流量较大的站点。为获得5路公交线路的有关数据,我们走访了西安市公交总公司、西安市公交五公司和5路公交车调度站,从公司内部了解了车辆的发车间隔、每辆车的载客数、每公里的运营成本等数据;制定了针对性的数据记录表格和问卷调查,通过乘客反馈和团队成员实地乘坐公交车的方法,搜集了等车时间、客流变化等数据。随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对重点数据重新核实验证,确保其真实准确,能够尽可能的反应公交运营的现状。

建立数学模型是项目的中心环节,其他工作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如何建议一个合理的模型成为摆在面前的又一个难题。通过数据库,我们查询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查询文献、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建立模型的方法,借鉴已有的数学的模型,结合公交运营的现状,兼顾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从最小化乘客的等车费用、车内费用和公交企业运营费用总和的角度出发,建立发车间隔优化模型。

接下来就是检验模型,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代入相关数据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实验结果。我们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代入,通过模型计算得到优化后的5路公交发车间隔和各项运营费用,通过对比分析查看实验结果是否合理,经过不断地检验、修正、检验,终于确定了最终的数学模型并整理完成研究论文。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从各种各样的想法到最终确定一种想法,然后查资料,制作,实验,再制作,改进再改进,需要很大的恒心、毅力和耐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保证正常的学业和项目的研究开展,我们学会了有效地统筹安排时间。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实验本身所带来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学到了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总结的可贵精神。虽然有时候在开展项目时很苦很累,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多苦多累,有了兴趣这个老师,进行项目研究就会变成乐趣。

团队的合作很重要,这个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紧密相连的社会,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从选择项目开展的合适切入点时的多次讨论、到研究方法数据采集时的集思广益、再到翻阅资料建立模型时的相互鼓励,一路走来,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探讨,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加深了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在创新性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初次接触这类研究的我们无从下手,正是王秋平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意见和悉心指导,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在这里真的很感谢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锻炼和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会再接再厉,拿出更大的勇气与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酒伴清风 2022-06-27 19:43:39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新时代的门当户对的意思(门当户对的意思)

1、中国成语的意思是“mndnghdu‐”,过去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当,适合通婚和结婚。2、出自汪芫师傅《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不般配,总比捉贼强。”...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言字怎么查部首

“言”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言,就可以查到了。言(拼音:y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说话,引申指所说的话,或者所说、所写的一个字、一句话。这些意义还存在于“言论、言语”等词语的义素中。
言是汉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时简化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类:
1、表示言语行为,如:语、谈、谓、诵、誓。
2、与言语有关的品德,如:诚、谅、诈、谦。
3、与言语有关的名物,如:诗、词、谣。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说明,世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因此人们应当从无尽的欲望中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一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可能发生,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因福得祸。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