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开题报告-加工工艺与程序设计

数控专业开题报告-加工工艺与程序设计本文简介:2012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班级题目加工工艺与程序设计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经过了几个月的车床实训,让我对数控机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因为本人是实训的数控车,对于操作车床也掌握了一些技能。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车削加工已经成为很多产品加工的方式
数控专业开题报告-加工工艺与程序设计本文内容:
2012届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系部
机电工程系
专业
数控技术
班级
题目
加工工艺与程序设计
一、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经过了几个月的车床实训,让我对数控机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因为本人是实训的数控车,对于操作车床也掌握了一些技能。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车削加工已经成为很多产品加工的方式,而此类产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产品的加工工艺的设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选择典型车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能基本展示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也是检验这两年多来学习数控车床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自动的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我们把从数控系统外部输入的直接用于加工的程序称为数控加工程序,简称为数控程序,它是机床数控系统的应用软件。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机床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作为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已成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是国防军工装备发展的战略物资。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及其性能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数控机床产业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
主要内容及提纲
(需紧密结合论题,提纲中应包含一级和二级目录)
一.绪论
二、正文
1、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
1.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范围及特点
2、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1数控加工工艺步骤及方法
3、数控车床编程与技能基础训练
3.1外圆、端面的编程与加工
3.2圆弧面的编程与加工
3.3外螺纹、退刀槽的编程与加工
3.4螺纹循环的编程与应用68
3.5切削循环LCYC95的编程与应用
3.6切槽循环LCYC93的编程与应用
3.7锥面及圆柱内孔的编程与加工
3.8内螺纹、内槽的编程与加工
3.9非圆曲线轮廓的编程与应用
参考文献
三、
主要方法和措施
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平时实习时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所加工的工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主要方法和措施有:
1.上网查找资料
2.图书馆查找资料
3.指导老师意见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雄主编.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
21-32
2.蒋建强主编.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8-13
3.李家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用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
15-23
4.西门子公司.SINUMERIK
802D
操作编程-车床用户手册,2002.9
56-63
5.李善术主编.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46-56
6.郑晓峰主编.数控原理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16-23
7.王爱玲主编.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7
67-76
8.王贵明主编.实用数控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
73-79
9.许兆丰等编译.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11
53-61
10.孙伟伟主编.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2-39
11.袁锋主编.数控车床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43-52
四、
毕业设计(论文)推进计划
序号
完成内容
时间安排
1
确定课题,主要结合自身岗位选题
2012年3月6日至2010年3月12日
2
构思毕业设计内容和结构,收集资料
2012年3月13日至2010年3月26日
3
形成并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2012年3月27日至2010年4月16日
4
交毕业设计/论文二稿
2012年4月17日至2010年5月7日
5
修改、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终稿
2012年5月8日至2010年5月27日
6
毕业答辩
2012年5月28日-2010年5月30日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对选题的有效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课题的广度、深度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通过(
)
修改后通过
(
)
未通过
(
)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注:开题报告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括号内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