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栉风沐雨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指导老师职称毕业设计内容:本设计采用一对线圈间的电磁感应方式来实现手机的无线充电。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都有一个线圈,当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之后,便会产生磁场,接收线圈接收了磁场就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动势,有了电压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可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指导老师职称

毕业设计内容:

本设计采用一对线圈间的电磁感应方式来实现手机的无线充电。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都有一个线圈,当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之后,便会产生磁场,接收线圈接收了磁场就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动势,有了电压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可以为手机充电了。

设计方案:

整个电路主要由发送模块、传输模块和接收模块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实现充电完成的自动断电、充电设备有无检测、充电快慢的控制。

发送模块主要功能是先将220V交流电转化成5V直流电给电路供电,输出稳定电压电流传输给一个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方波经过一个驱动电路驱动H桥工作,然后产生一个高频的交流电传输给发送线圈。此外可以在方波发生器前加入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来控制充电时间,并显示充电剩余时间,此模块还可以加入手机有无检测模块。

传输模块包括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利用两个线圈间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耦合,发射端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另一个线圈感应出磁场,产生交变电流传输给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主要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稳压滤波,产生稳定的直流传输给充电设备,实现对手机的充电。此外,它还可以切换不同负载电阻,来实现对手机充电快慢的控制。

原理方框图:

方波发生器

显示模块

驱动电路

接收线圈

发送线圈

H桥

手机有无

检测模块

单片机

整流稳压

充电设备

电源模块

国内外现状、拟采用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国内外现状

最初的无线充电器由多个密集的小型线圈阵列组成,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将能量传给带接收线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但效率低,成本高。随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一米距离内无线给60瓦灯泡提供电力,传输效率达75%。后来无线充电技术就在国外发展起来了。Palm最早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在手机充电器上,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它生产手机充电设备“点金石”。三星推出的新款手机就配备了无线充电器,诺基亚的旗舰机也可利用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此外,在国外无线充电技术还运用在电动汽车和医疗器械等大功率的设备上。

国内无线充电设备起步较晚,目前自主研发实现的无线设备还主要集中在一些小功率的电器上。在无线手机充电方面,我国手机厂商中兴和TCL已经发布了相关的无线充电手机,各大国产品牌“中华酷联”、小米、TCL、步步高、OPPO、金立、天宇等都在研发或开始研发相关无线充电手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一定会的得到推广,也会更加完善。

2、拟采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设计利用两个线圈间的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流给手机充电。在发送模块中,对电流降压可以采用变压器来实现,方波发生器可以采用NE555芯片,并用红外线检测手机的有无。发送模块中两线圈可用细的铜线,其线圈圈数也要求相等。接收模块可用整流二极管和稳压管进行整流稳压,产生稳定的直流传输电给手机充电设备。此外,可以通过改变负载电阻,实现手机的充电快慢控制。

工作计划、时间安排:

(1)14年第7周:熟悉课题的基本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初步拟定设计的整体方案,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2)14年秋第8—17周:自学这次课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及仿真模拟。购买相关元器件,进行焊接调试电路。

(3)15年春第2周:进行中期检查与验收。

(4)15年春第3—8周:进行电路完善,准备资料,进行论文写作。

(5)15年春第9周:修改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6)15年春第9周周六:进行论文答辩。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字:*年*月*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字:*年*月*日

备注

4

中年人如落叶 2022-07-16 00:42:47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春白雪)

1、杨春白雪。2、杨春白雪,中国的一个成语,发音为yngchnbixu,最初指战国时期楚国比较高雅的歌曲,后来指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3、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仲英有歌者,其开头为:《对楚王问》《下里》。全国...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王羲之是哪里人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冬至的诗句和名言

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二》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成化甲辰)》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冬至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语录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西风颂》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左传》

排比句的好处和作用

排比句的好处: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且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文章的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作用:使用排比句来写人,可以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写景时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形象生动之效,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一狼仍从的从是什么

“一狼仍从”的“从”的意思是跟从。
该句出自清代蒲松龄的《狼三则》,原文节选内容: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