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同方言调查报告

一、
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而大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马文忠先生认为,大同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t][][]包含在声母系统中。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大同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t][]归入[ts][ts][s],[]用[z]代替。此外,大同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大同话的19个辅音声母。
二、韵母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也有的由元音加鼻韵音构成
。韵母按结构可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为了更好地将普通话与大同话进行比较,把普通话中的韵母分为三类,把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合并成一类,称作普通元音韵母;另一类仍为带鼻音韵母;把卷舌元音单列一类。
大同话共有三十四个韵母。韵母均由元音构成,按其的特点将大同话韵母分为四类。一类是普通元音韵母;一类是鼻化音韵母;一类是卷舌元音。
三、声调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大同话有五个单字调,阴平、阴平、上声、去声、入声。
综上所述:
1、普通话没入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它很短促。这也是晋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话与大同话都有阴平、阴平、上声、入声四调,但相同的调类调值差异很大,这也是大同人学习普通话的又一困难所在。
结语
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研究大同方言音系对晋语的发展很有意义。*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归纳总结,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