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住楼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高层商住楼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xx学号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题目高层商住楼设计1、选题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选题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日益发展所带来的有关居住环境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问题,确实是现代生活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层商住楼是以住宅为主体,附设商业裙房的一类高层建筑。作为一种建筑
高层商住楼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xx
学号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题
目
高层商住楼设计
1、
选题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选题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日益发展所带来的有关居住环境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问题,确实是现代生活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层商住楼是以住宅为主体,附设商业裙房的一类高层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又不太发达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大量建造。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虽大,但是山地,高原,丘陵就占了69%,适于农业和城镇发展的平原只占12%,人均耕地面积仅0.1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值(0.29)的一半,城市用地绝不可能大量扩展,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而带来对住房的需求,只好提高居住密度,将住房向高空发展。这也许就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中,高层商住楼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重要原因。
概况:该商住楼的建设地点位于福州市区,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145m2,建筑占地面积:≤1200m2,建筑密度≤30%,容积率:≤2.5,1-2层为商场,3层以上为住宅,住宅层数为14
~16层,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商场要按消防要求布置楼梯,及其他辅助用房,例如卫生间等。设计要求有:1、住宅入口设置门厅、传达、收发室、物业管理。2、一层应设消防控制中心(40m2,门直接开向室外)。3、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主要有水池300吨;水泵房50m2;变配电房60m2(净高4.2m以上);发电机房30m2。其余为停车库。4、地面临时停车位20个,地下停车位10个。5、总平面中建筑退距等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规定。
意义:这次毕业设计是毕业去工作前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商住楼结构设计全过程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高层商住楼结构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一个总体的设计思路。使学生毕业前,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学习,掌握和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设计的方法,获得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对已学习过的力学、CAD制图、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等科目进行巩固。建筑方面,学会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结构,周围的环境,各种建筑参数,多方面综合考虑,联系课本,借鉴前人的经验,独立完成可行性建筑物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确定梁和柱的布置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建筑物的楼板、梁、柱配筋,绘制各个板、梁、柱的配筋图。能够熟练应用PKPM等系列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计算,并对其设计原理和步骤有清晰的了解,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做出相应调整。
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建筑方案设计、建筑结构设计
基本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全部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和相关的建筑说明及结构计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禁抄袭。
三、研究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一)研究方法:
1、建筑设计:
熟悉任务书要求,查找相关资料,制定建筑方案,并根据防火要求,抗震要求,及通风,采光效果,进行方案的修改和调整。另外,在建筑的外观上进行设计,以求达到立面的美观效果。
2、结构设计:
结构方案选型,从技术、经济与可行性方面进行多种结构类型的比较确定。计算分为两个部分即手算和电算部分。
(a)电算部分(计算机打印输出)
框架结构的内力及配筋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层建筑技术开发部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分析程序——PKPM(2010)。所计算分析的框架结构,主楼部分层数≥5层(并通过指导教师同意)。电算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装订成册。
(1)几何数据文件—各结构标准层几何信息。(图形文件)
(2)荷载数据文件——各荷载标准层处加荷载信息。(图形文件)
(3)计算结果汇总文件(总信息、周期,振型,地震力及位移输出文件)
(4)构件配筋结果文件——所绘施工图所在层梁、柱、剪力墙配筋。(图形文件)
(5)构件产生内力文件——底层柱底内力。(基础设计所需的数据)
(6)超筋超限信息——各层梁柱超筋超限。
(7)轴压比输出——各标准层轴压比。(图形文件)
(b)手算部分(按格式书写)
毕业设计过程中,各部分结构手算,所选取的结构应为电算分析框架结构所在的结构单元。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楼(屋)面板设计计算,某层结构单元楼(屋)面板(主楼部分),包括结构布置、截面尺寸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配筋计算及配筋草图。
(2)楼梯(主要出入口)结构设计计算,各层楼梯梁板(梯屋面板除外),包括截面尺寸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配筋计算。
(3)框架结构设计,选取某一榀跨数≥2跨,层数≥5层(大于5层的取5层)横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了解竖向荷载(恒载、活载)、水平荷载(风载)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利用电算分析结果进行内力组合与构件配筋计算。(由各组指导教师确定)
(4)基础结构——浅基础,要求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计算基础底板配筋,选取结构单元纵、横向两根典型基础梁进行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桩基础,要求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及各种类型桩承台分析计算。
(二)
研究措施
课题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1)由于对建筑设计的陌生,如场地面积的划分,如何使建筑平面上的人流的分流,对各种不同的房间的组合。追求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感,但又怕增加结构设计的难度。因此应注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不断优化方案,参考有关书籍,图例,将方案尽量调到最优。
(2)电算过程中将遇到一些如刚度比、剪重比、楼层强度屈服系数之类的数据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应理解各数据的含义,以及影响其的因素,不断调节各影响因素,在不影响其他合理性的前提下,将其调整到最优。
(3)在绘制图纸的过程中,对于图形线条的粗细,钢筋锚固长度等细节的地方,画的不够标准,应该及时查阅规范并进行核对,及时修改有误之处,使所绘制的图纸能提供出正确的信息,使图纸更加规范化。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工作任务
独立完成该高层商住楼的建筑结构设计,为保证设计的准确性,方便与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并在每项进度安排中进行对该项的总体检查,达到预期结果。
2、进度安排
建筑方案布置
2/25-3/05
1.5周
结构方案布置
3/06-3/08
0.5周
毕业设计调研
3/09-3/22
2.0周
建筑方案调整
3/25-3/29
1.0周
结构方案调整
4/01-4/03
0.5周
结构电算
4/04-4/17
2.0周
楼盖结构设计
4/18-4/24
1.0周
基础结构设计
4/25-4/30
1.0周
楼梯结构设计
5/01-5/03
0.5周
画建筑设计图
5/06-5/14
1.5周
画结构设计图
5/15-5/31
2.5周
检查全部设计成果
6/03
毕业设计答辩
6/04-6/7
1.0周(上机时间:
3/25-6/04
共10.5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11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5]
张树平,.建筑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6]
雷春浓,高层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
[7]
焦铭起,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图说大全[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8]
邢双军主编,房屋建筑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6.
2.结构设计参考文献
[1]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设计(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第三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编写组编,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83.9.
[6]
张维斌,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释疑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7]
徐有邻,周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8]
王晓鹏,仲崇梅,简明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1.
[9]
同济大学编,民用房屋设计与施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8.
[10]
Williams
Pedersen
.
Strategies
for
Tall
Urban
Buildings.
CTBUH
2004[J],Seoul
Korea,vol1263,2004
[11]
Williams,A.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Bridge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桩基础设计规范》(JGJ
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注:开题报告用A4知打印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学生可根据开题报告的长度加页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内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