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本文简介:2003~200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数学技能。二、命题的构想1、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考察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
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本文内容:
2003~200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期末
质量分析报告
一、
命题的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全面系
统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数学技能。
二、
命题的构想
1、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考察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有效的检查。
2、命题考察的知识面广,题型均来自学生的课本,充分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
3、命题的现实情境性较强,配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画,既反映题目的灵活同时又检测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4、难易度分布表
较易题
中等题
80%
20%
三、
成绩统计
1、学生成绩统计表
参加检测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29
100%
92.9%
94.7
2、分数段统计表
分数段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人数
无
无
无
所占比例
3、得分率统计表
题目
口算
填空
看图列式
把口诀补充完整
竖式计算
画统计图
解决问题
得分
97.8%
88.1%
96.5%
98.4%
99.1%
100%
92.9%
四、
各板块分析
说明:现对本次试卷出现问题较大的地方作一分析。
一、口算。主要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试卷的分数上来看,学生答得比较好。
二、填空。涉及了这样几个知识点:厘米、米的换算、除数和余数间的关系、有关几个几的另一种问法、统计中有关可能性的练习和填写正确的长度单位。学生均在这几处有失分,其中“每份是7,这样相同的5份是(
)”很多学生对这种有关几个几的变相问法不理解,都填写了(5个7)。再如:小明食指大约宽2(
),一部分学生没有填出来,原因有如下可能:对于什么是食指不知道。再有就是马虎,误填写了2(米)
七、解决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书写格式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开放性问题的解题能力。一部分学生落写单位名称和所提出的问题和列式不符等不细心的问题。
五、两套试卷的对比
(一)
A套(自己所出)
特点:考察范围广、覆盖率高,几乎涉及本册教材所有的知识点。
结构分配:口算、判断、填空、列竖式计算、选择、写出6道商是7的除法算式、解决问题。
B套(期末试卷)
特点:从难易程度上应该属于较易层次,学生只要用心,就能考出一个很理想的分数。
结构分配:(略)
(二)异同
同:口算、填空中有关厘米、米的换算、余数和除数间的关系、看图列式、竖式计算、解决问题中的各个小题型均有出现。
异:
A套:出现了选择、判断、文字叙述等题型。
B套:出现了几个几的另一种问法、统计中可能性的题目、解决问题采用画线出示,很多同学因此落写单位名称。
六、改进措施
1、扎实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性,因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当作数学课上常抓不懈的两项重点任务。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每一个学生都把基础打牢,打实。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为孩子的今后负责。
2、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抓住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精心安排,提高效率,设计有层次和有梯度的练习,保证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
3、踏踏实实抓好学生的口算、计算、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把功夫用在平时,靠课余时间、靠突击根本无法弥补。
4、充分发挥题库的效能,利用晨检、自习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练习。
5、合理布置练习题、作业,科学地进行检测,重过程,重反馈,重提高。
7、注重开放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8、学困生的辅导提高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这部分学生的提高工作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常抓不懈,促进他们的转化。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期末
新源西里小学
刘
颖
2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