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新闻思想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思想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本文简介:NOESP《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批准号:BEA40076B559课题名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研究课题负责人:黄健所在单位: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中心小学填表日期:2015年5月24日《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办公室制2014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思想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NOESP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BEA40076B559
课
题
名
称: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研究
课题负责人:
黄
健
所
在
单
位
:
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中心小学
填
表
日
期
:
2015年5月24日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办公室制
2014年12月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关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国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报告指出,目前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选自燕赵都市报》
2:中国目前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与非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之间的差别:为弄清楚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与非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我校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结果显示,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品德形成和价值观比非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品德形成和价值观差得多。
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家庭的家庭教育由这些“留守儿童”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亲朋好友及兄弟姐妹、老师成了他们的代理家长或监护人,时间长了,由于亲子关系疏远、隔代教育缺陷,这群人在家庭教育中,由于代理家长(监护人)采取简单、不合理方法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学生品行不端,道德意识淡薄,更不要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正因为这些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品德高尚、立志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人才,而没有接受良好家庭教育有这部份人,他们品行不端,无远大目标甚至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所以,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行研究,让代理家长(监护人)了解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懂得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势在必行。让代理家长(监护人)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正确教育留守孩子,让学生形成良好品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从这个庞大的团体看,关注留守儿童、改变留守儿童就改变了全国21.8%的儿,童关注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学校开展的调查看,农村留守中小学生代理家长(监护人)改变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通过励志教育、读书、家庭教育等方式,让这此留守中小学生接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明白“真、善、美,假、恶、丑”,规范自己行为,健全人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民,贡献人类。
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需求层次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作为主导,是由下往上的过程,但是需求层次并不是完全按照这样的方式递进,强烈的心理动机等很多因素可以改变留守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这为我们通过教育让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具有自我改变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课题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通过试点,掌握好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利用课题组提供的平台对全国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进行渗透,这样的研究将会改变农村留守中小学生代理家长(监护人)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方式,构建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对促进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课题的界定与诠释
1、中小学生:按《义务教育法》规定,指就读学前教育、小学、初级中学的学生。
2、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和祖父祖母或者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农村儿童。
3、家庭教育:为促进子女发展,父母有意识的对子女实施的一切影响子女的活动。
4、立德树人:立德: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树人:树人才、培养人才。立德树人:(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5、研究:是指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让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了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品德形成、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教育行为,通过家庭教育这一主要阵地,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正面的教育,避免家长(监护人)错误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2、能过学习让家长(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形成留守儿童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3、通过研究,形成经验,借助立德树人这个平台,在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中进行推广,通过实践,检验和发扬改变家长(监护人)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社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通过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了解家长(监护人)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留守中小学生所形成的品德、行为,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2、关于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加强对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的理论学习,结合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教育方式存在原因,提出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形成正确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关于改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当改变成为可能,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树立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研究的重点。是课题成败的关键。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代理家长(监护人)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在这种家庭教育这下所产生的品德形成,明确家庭教育与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立德树人的关系,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分析: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品德形成的理论关系研究,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里的立德树人提供理论依据。
3、对比实验。通过抽取不同层次的代理家长(监护人)开展的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小
学生立德树人形成的不同结果,分析不同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立德”效果,提出科学、有效的对农村留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
4、个案分析;通过不同留守学生的不同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不同品行个案分析,了解良好家庭教育对留守学生品行形成的重要性。
六:课题的组织与分工
组
长:
黄健(校长、一级教师)
负责本课题的全面实施工作。
成
员:
王光雄(教师,一级教师)
搜集整理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立德树人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席辰祖(教师、二级教师)
搜集整理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立德树人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程琴(教师、一级教师)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案分析,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整理了解到的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编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邓勇(副校长,一级教师)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案分析,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整理了解到的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编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易波涛(副校长,一级教师)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案分析,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整理了解到的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编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许涛(教师、一级教师)
通过抽取部份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所采取的不同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家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同时通过召开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座谈会,与家长(监护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关系,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拟写调查报告。
朱波(教师、一级教师)
通过抽取部份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所采取的不同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家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同时通过召开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座谈会,与家长(监护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关系,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整理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归档,撰写简报。
向小东(教师、一级教师)
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实施方案,有效推进课题研究,进行经验总结,拟写论文,撰写编排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材。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
我校教研氛围浓,学校领导对教研工作十分重视,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校长直接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经常组织各类课题活动,课题研究的活动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2、本课题组的研究成员,研究能力强,是市级、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参加过镇、县级以上课题研究,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八:课题研究的进度
(一)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一是认真学习《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方案》,领会总课题方案精神。二是设计子课题方案研究方案。三是开展课题的文献研究、深入理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影响。四是组建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建立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五是进行课题申报。
2、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6月)
第一阶段:搜集整理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等相关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阶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案分析,了解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了解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家庭教育关系,整理了解到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阶段:通过召开代理家长(监护人)座谈会,与代理家长(监护人)面对面的进行交流,确定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策略,并由家长(监护人)、学校进行实施。
第四阶段:通过抽取部分代理家长(监护人)进行访谈,问卷或个案分析了解家庭教育、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行为、品德、价值观改变情况,总结经验。
3、总结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2月)
结题。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搜集整理研究成果,编写教材。
九:研究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市级骨干,县级骨干组成为成员的课题小组,确保能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2、制度保障
建立了课题签到签退制度,建立成果保护制度,设立了课题贡献奖,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对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课题成员要进行处罚
3、经费保障
学校决定每年用学校公用经费的2%用于该课题的研究,确保课题有序、高效开展。具体分配为:
(1)
旅差费:(课题组组织的培训出差、调查走访出差等)3万元。
(2)材料费:(打印耗材、资料装订等)8000.00元。
(3)设备费:4000.00元。
(4):其它费用:13000.00元。
合计本课题研究预算经费:55000.00元
十:预期成果
1、撰写《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论文、进行经验总结。
2、编写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关系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3、编写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材。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中心小学课题《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关系研究》是《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的立项课题,课题把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把农村留守中小学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达到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听了课题主持人的开题报告,经过专家组成员的集体讨论,我们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开题报告中列举了详实的数据,说明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以看出《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研究》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留守中小学生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1、
富有时代特征。从《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这是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形成的独有的社会群体,在之前没有这样的庞大的留守儿童,之后,会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而消失,因此,这样的研究富有时代特征。
2、
符合当代留守中小学生的需要。这样庞大的群体长期与父母分离,传统的严父慈母教育模式的传承被打破,父爱、母爱的缺失,致使当代留守中小学生极其需要一套新的教育模式来填补,可见,这个课题刚好满足了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需要。
3、
能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立足于从实践中总结,形成经验,解决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问题,这样的课题必将会受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的欢迎。
本课题方案在充分保证人力物力的基础上,从留守中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入手,以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形成经验,进行推广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步骤,有时间顺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课题研究建议:
一、从课题研究的方式看,将研究的主阵地放在了召开家长会,座谈会上,这样的研究方式会失真,我们应该把研究的主阵地前移,在自然的,松散的状态下,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观察。
二、从课题实施步骤看,总结经验之后就结题了,实际上总结经验的目的是要指导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长(监护人)如何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对留守中小学生进行教育,使之成为具有良好品行和正确核心价值观的人。如果在后面再加上经验推广,效果检验,经验修改这样一个步骤,形成的经验操作性会更强,这样的经验才适合在大范围内推广。
三、从研究方案看,各个环节还需要细化,要更具体,让课题组成员知道要做些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用什么方法去做,做到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思路清晰。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5年5月
9
日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若对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有重大变更,需单独提交“变更申请”。
课题研究人员变更申请书
尊敬的课题组各位专家、领导:
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中心小学对《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农村
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研究》进行研究,由于在提交立申请审批时所涉及到的参与研究人员太少,在我们开题论证时,专家组成员组我们提出了参研人员少,会导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出现收集信息、研究过程不全面,不能更好地做好研究的实效性。建议我们增加参研人员。经课题组研究决定,增加以下成员参与《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研究》,望课题组领导给予批准为谢!
课题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经开题论证,本课题切合实际,具有课题研究价值,同意开展课题研究。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2015年
5
月
日
请将此报告邮寄至《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办公室徐蕾同志收
同时将电子版发至电子信箱[email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