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微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微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开题日期:开题报告一.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做功,并可分为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它们实际上是线圈电感性储能与电容器电容性电场储能。有功功率电
微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微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
开
题
报
告
一.
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做功,并可分为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它们实际上是线圈电感性储能与电容器电容性电场储能。有功功率电网损耗不超过负荷的10%,而无功功率电网损耗却占无功负荷的30%--50%。无功功率总损耗要比有功功率总损耗大3—5倍。同时无论是工业负荷还是民用负荷,大多数均为感性。所有电感负载均需要补偿大量的无功功率,提供这些无功功率有两条途径:一是输电系统提供;二是补偿电容器提供。如果由输电系统提供,则设计输电系统时,既要考虑有功功率,也要考虑无功功率。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将造成输电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增加,降低系统的经济效益。而由补偿电容器就地提供无功功率,就可以避免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从而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而且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应保持平衡,由于用户大多是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感性负荷,必须用容性功率来平衡电感性无功负载。为了补偿无功功率或者补偿长距离线路的对地电容,常用并联电容器或者并联电抗器方式。采用这些传统方式需要考虑系统参数匹配问题,以防止发生谐振、投入切除时产生涌流以及产生过电压问题。此外,采用传统的补偿方式由于设备一经投人,产生的无功功率就确定,不能根据系统进行适时调整,达不到最佳补偿效果,且常出现支路多,占地大,操作复杂,维护工作量大,制造与使用成本高等缺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根据系统对无功成份的需求产生相应的无功功率进行适时补偿,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无功补偿装置的缺点,还可以将提供容性功率与感性功率方法合并为一,所以这种技术必将引领未来无功补偿发展的趋势。
二.题目主要内容及其预期达到的目标
题目主要内容包括无功补偿的意义、主要无功补偿装置及其工作原理、电抗器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原理及其应用,包括静止无功补偿器电路基本结构、静止无功补偿器基本工作原理、静止无功补偿器在改善电能质量中的应用、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静止无功补偿器谐波消除技术等内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无功补偿控制方案的确定、控制电路设计、数据采集电路、同步信号检测、晶闸管控制电路、键盘和显示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通信电路;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软件设计,包括键盘扫描程序、主程序、自检子程序、通信程序等内容。
(注)开题报告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不够用时可另附同格式A4纸)
1
开
题
报
告
三.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
采用GTO、IGBT等大功率全控型器件构成静止无功补偿器装置,通过单片机程序的设计和无功补偿电路图设计以及各种电子器件的选择、调试,同时配合各种检测装置的设计来完成本设计。
四.完成项目所需的实践或实习条件
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资料,去图书管找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同时到各种相关的工厂实习获得第一手材料。
五.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
第一周,查阅资料
第二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拟定总设计方案
第四周,控制电路设计
第五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第六周,同步信号检测
第七周,晶闸管控制电路设计
第八周,键盘和显示电路设计
第九周,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第十周,通信电路设计
第十一周,键盘扫描程序设计
第十二周,主程序和自检子程序的设计
第十三周,通信程序设计
第十四周,说明书的编写以及完成整个设计
第十五周,考虑各个方面的缺陷,加以更正
第十六周,对设计的各方面细节进行最后复查,打印
第十七周,进行答辩
2
查阅资料、文献目录
[1]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王兆安,机械工业出版社
[2]无功补偿岗位培训教材,丁毓山,徐义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配电网无功优化及无功补偿装置,范
舜,中国电力出版社
[4]
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王兆安,机械工业出版社
[5]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王幸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马伟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7]
电能质量技术问答,董其国,中国电力出版社
[8]
中国电力年鉴(2003),中国电力出版社
[9]功率因素与无功补偿,陆安定,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0]
电力系统,(日)
丹羽信昭,科学出版社
OHM社
[11]
电力系统分析学习指导书,郭家骥,刘宗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2]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王幸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3]计算机控制系统[M],何克忠,清华人学出版社
[14]
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单片机基础,李广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4
开
题
须
知
一、学生要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学生须向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提交开题报告,作为答辩评分的参考材料,没有开题报告不能参加答辩。如果丢失要及时办理补交手续。学生毕业后,开题报告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并存档备案。
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确定,指导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一般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开始的第二周至第三周进行。
三、开题报告的审查由各专业教研室主持,每个学生的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开题通过后学生才能正式获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四、学生要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且要具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实验或实习(调研)条件。
五、学生要按照指导教师所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认真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和查阅,并做好记录。
六、开题审查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一周内重新进行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