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开题报告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背景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几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1、研究现状
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所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要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2、结构优缺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3、适用范围
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4发展趋势
进入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办公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木质、砖混结构的办公楼已不能满足现代办公的需求。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则突破了这些局限性:
一方面,框架结构以梁柱承重的特点使平面布置更加灵活;
另一方面,梁柱本身结构类型和布置位置也可以灵活选定,比如柱子可以选用L型、T
型、十字型等类型,如此可以使整个立面更加富于变化;再则,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做成延性框架,延性框架的抗震性能好,可承受较大侧向变形。因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高层办公楼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根据框架结构的自身特点,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国际上流行采用“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统一柱面可使办公楼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功能要求实行相对任意分割,不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制约;统一层高可使楼房采光效果好,空气流通顺畅,布局安排合理,水平运输畅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统一荷载,打破了会议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限。
二、工程概况和设计基本资料
1、工程概况: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实训楼①工程,位于市高教园区长江路以南、天津路以西、规划支路以北,工程类型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拟建建筑物建筑面积3000㎡左右,框架结构四层,其中首层层高为4.2m左右,其余各层层高为3.9m左右。
2、设计基本原始资料: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1、基本风压:0.40KN/m2;
2、基本雪压:0.40
KN/m2;
3、楼面活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采用;
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地震分组第二组;
5、工程地质资料:该场地土属于Ⅱ类场地土。
序号
岩石名称
厚度(m)
fak(kPa)
1
素填土
1.5
0
2
粉土
3.5
150
3
粘土
0.5
240
4
粉土
3.8
200
三、目前框架结构设计所用的方法和适用条件
在多数情况下,框架结构可以简化为平面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在纵向和和横向都分别由若干榀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框架是典型的杆件体系,《结构力学》已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超定刚架(框架)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比较精确的手算方法有:全框架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迭代法等。在实际用中已多被更精确、更省人力的计算机程序分析—杆件有限元方法所代替。
竖向荷载作用:
多层多跨框架在一般竖向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小,可作为无侧移框架按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在近似方法中,可将多层简化为单层框架,既分层作力矩分配计算。分层计算所得梁弯矩即为最后弯矩,但必须将上下两层所得同一柱子的内力叠加,才能得到柱的内力。这样由分层法计算所得出的框架结点处的弯矩之和常常不等于零。这是由于分层计算单元与实际结构不符带来的误差。若提高精度。可对节点,特别是边节点不平横弯矩再做一次分配,予以修正。
水平荷载作用:
风或地震对框架结构的水平作用,一般都可以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上的水平力。
用反弯点法来近似计算。它首先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之比无穷大,其次又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定值,使框架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大为简化。但这样也带来了一定的误差,首先是当梁柱线刚度较为接近时,特别是在高层框架结构或抗震设计时,梁的线刚度可能小于柱的线刚度,框架节点对柱的约束应为弹性支承。柱的侧向刚度不仅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等因数有关。为此做出了改进,称为改进反弯点法,有称D值法。它对柱的侧向刚度和反弯点高度的计算作了改进和修正。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有分跨计算组合法、最不利荷载位置法、分层组合法和满布荷载法等四种方法。
1、
分跨计算组合法是将活荷载逐层逐跨单独地作用在结构上,分别计算出整个结构的内力。其工作量大,但过程简单,宜运用电脑进行内力组合。
2、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是为了求某一指定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可以根据影响线方法,直接确定产生此最不利内力的活荷载布置。
3、
分层组合法是以分层法为依据的,比较简单。
4、
满布荷载法,在活荷载产生的内力远小于恒荷载及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但求得的梁的跨中弯矩比最不利荷载位置法的计算结果要小,因此对梁跨中弯矩应乘以1.1~1.2的系数予以增大。
内力组合:
控制截面:
框架柱的弯矩、轴力和剪力沿柱高是线性变化的,因此可取各层柱上下端截面作为控制截面。对于框架梁,在水平力和竖向力共同作用下,剪力沿梁轴线呈线性变化,弯矩则呈抛物线形变化(指竖向分布荷载),因此,除取梁的两端为控制截面外,还应在跨间取最大正弯矩的截面为控制截面。为了方便,不在用极值的方法确定最大正弯矩控制截面。
荷载组合:
要找出哪几种荷载同时作用时才是最不利的,为此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荷载组合情况
另一方面几种活荷载同时作用又同时达到设计值的可能性毕竟不大,因此要考虑活荷载
组合值系数。
内力组合:
控制截面的内力种类有轴力N、弯矩W、剪力V。对同一控制截面一般可考虑以下四种内力组合:
(1)+Mmax及相应的N和V
(2)-Mmax及相应的N和V
(3)
Nmax及相应的M和V
(4)
Nmax及相应的M和V
内力组合又分一般荷载组合和地震荷载组合。
板:
按弹性理论进行内力计算,板厚及其各种构造要求按规范要求设计。
基础:根据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进行设计。其中条形基础内力计算采用倒梁法计算,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高度和变阶处的高度;按础
受弯承载力计算底板配筋。
各种构造按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设计。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有机会熟悉一个设计项目的全过程,将大学期间所学建筑和结构专业知识综合地运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掌握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的方法,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进一步熟悉了PKPM、CAD等软件的操作,提高了绘制图纸的能力,并增强了自己的职业责任感以及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五、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丁宇明,黄水生.土建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吕晓寅,刘林等.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同济大学等.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东南大学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
徐秀丽.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
周浪.
混凝土结构设计[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0]
熊丹安.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概要[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1]郭秉山.建筑结构工程师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徐建.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第六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4]
Abbie
B.
Liel,Curt
B.
Haselton,Gregory
G.
Deierlein.
Seismic
Collapse
Safe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II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Nonductile
and
Ductile
Moment
Frames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1
[15]
黄雅捷.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方法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16]李健豪.
浅谈某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
建材与装饰,2007(11):
5-6.
[17]
许成祥.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
天津大学,2003.
[18]
曹长龙.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探讨[J].
工程与建设,2009,23(1):70-72.
[19]
许成祥.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
天津大学,2003.
[20]
范俊梅.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2008,(3):45.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本设计主要研究多层框架的建筑设计、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设计及其基础设计,和了解结构电算过程、运用软件进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总平面及建筑平面简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祥图。建筑设计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及其材料标号的选择,基础形式的选择等。
通过结构内力计算来确定各种杆件截面尺寸和配筋设计。框架柱按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来计算。梁考虑正截面抗弯计算和抗剪计算。基础考虑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荷载条件。
本工程框架结构的竖向荷载计算采用荷载迭代法近似计算。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改进反弯点法既D值法来近似计算。
荷载最不利组合考虑一般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下的荷载组合
。
对于框架结构一般最不利组合(不考虑地震作用):
(1)
恒+任一活荷载
(2)
恒+0.9(使用活荷载+风荷载)
考虑地震作用下荷载最不利组合:S=ψG*SGK
+ψEh*Sehk
控制截面: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是支座面和跨中截面,支座截面一般由受弯和受剪承载力控制,跨中由受弯承载力控制。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位置在柱边。对于框架柱控制截面在上下端由弯矩和轴力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和上部结构和荷载综合考虑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内力计算采用
倒梁法,控制截面和构造按规范要求设计。
其他结构和构造按其规范要求设计。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年*月*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