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梦情夜星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话语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本文简介:祝宇桐传播学51122300016《话语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话语与社会变迁》的作者诺曼·费尔克拉夫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当代西方著名的批判的话语分析学者。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批判的话语分析上。诺曼?费尔克拉夫在本书导言中开宗明义地介绍了他开创的多向度的话语分析方法,

话语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本文内容:

祝宇桐

传播学

51122300016

《话语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话语与社会变迁》的作者诺曼·费尔克拉夫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当代西方著名的批判的话语分析学者。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批判的话语分析上。诺曼?费尔克拉夫在本书导言中开宗明义地介绍了他开创的多向度的话语分析方法,他的观点是,任何“话语事件”都可以被同时看作一个文本,一个话语实践的实例,一个社会实践的实例,因此,话语分析可以在三个向度上进行:文本向度,关注文本的语言分析;话语实践向度,说明文本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的性质;社会实践向度,倾向于关注社会分析方面的问题。

费尔克拉夫在第一章中综述了非批判和批判的话语分析方法,并就存在的问题作了以下总结:(1)分析的对象是语言文本,这些文本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特性而得到分析。对于能够代表特定实践领域的文本选择,应该保证各种实践都被代表到了,并且避免同质化。(2)除了作为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之产品的文本之外,这些过程也被分析。分析本身被看做是解释,分析者试图关注他们自己的解释倾向及其社会原因。(3)文本可能是异质的和摸棱两可的,不同话语类型的结构可以用来生产文本和解释文本。(4)话语得到历史的、动态的研究,其根据是话语类型在话语过程中的变化着的结构,并根据诸如此类的变化如何反应和建构更加广阔的社会变化过程。(5)在社会意义上,话语是建构性的,建构社会主体,建构社会关系,建构知识和信仰体系,而话语研究侧重于话语的建构性的意识形态作用。(6)话语分析不仅关注话语中的权力关系,而且关注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如何构成和改变一个社会或机构的话语实践。(7)话语分析重视话语在意识形态和实践的创造性变化中的功能,也重视话语在保证它们的再生产过程中的功能。(8)文本是根据形式和意义的各种各样的特征得到分析的,这些特征既与语言的概念功能有关,又与语言的解释功能有关。

在第二章中,作者探讨了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产生巨大影响的米歇尔·福柯和话语分析研究。福柯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作者首先对福柯的考古学研究中的话语概念做出了说明和评论,然后继续讨论话语的地位如何在福柯的谱系学工作中发生了变化。这些部分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福柯工作中的有关话语和语言的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和视角,这些观点和视角应该被整合到以文本为方向的话语分析的理论之中。福柯工作中有关话语分析的主要见解,在早期的考古学著作中存在着两个特别重要的主张:(1)话语的建构性---话语建构社会,包括建构“客体”和社会主体;(2)互为话语性和互文性的首要地位——任何话语实践都是由它与其他话语的关系来界定的,并以复杂的方式利用其他话语。另外三个基本观点出现在福柯的谱系学著作中:(1)权利的话语本性——现代“生物权力”的实践和技术在相当程度上市话语性的;(2)话语的政治性——权力斗争发生在话语之内和话语之外;(3)社会变化的话语本性——变化着的话语实践是社会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作者也讨论了

福柯工作中的某些弱点,它们使福柯的工作对于以文本为方向的话语分析的价值受到了限制,并讨论了以文本为方向的话语分析如何有助于加强社会分析,包括福柯传统之中的社会分析。

作者在第三章中提出了一种关于话语分析的社会方法:将语言学为方向的话语分析和与话语及语言相关的社会政治思想结合起来,其形式是采用一个框架,这个框架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变化研究是合适的。作者创造的话语分析方法试图将各种各样的理论视野和方法整合为一种成果,并希望这一成果可以成为研究社会和文化变化之话语向度的一个丰富有力的源泉。作者试图将米歇尔-福柯的话语观与巴库廷对于“互文性”结合起来。前者强调话语之社会意义上的建构属性,后者强调的则是文本的“结构”和它们来自于其他文本片段的构成,这二者的理论都指向了话语秩序构成话语实践的方式以及话语秩序被话语实践重新构成的方式。作者试图确定关于话语实践的动态观点以及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而在葛兰西的权力以及霸权意义上的权力斗争的思想中,社会实践就是从这种联系中出现的。与此同时,作者利用了语言学、以文本为基础的话语分析以及民族志方法的谈话分析中的一些传统。作者相信,结论性的框架能够使人们在进行话语分析时,将社会性的关联和文本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以达到对于变化的理解。

给出话语分析的大体框架后,费尔克拉夫在该书的后半部分,重点论述了一些“特别有成效”的分析重点。在话语实践研究方面,“互文性”被列为专章论述,“互文性”是文本的一种属性,它描述文本与文本间、文本与话语习俗间的相互建构关系。作者认为,“互文性”非常有助于对语言变化的研究,是对历史性文本的继承和改造、创新过程,它受到霸权环境的限制,并体现为一种形式的霸权斗争。“互文性”存在于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环节中:生产环节的“互文性”体现文本的历史性;分配环节的“互文性”涉及不同话语类型的转换,这种转化过程往往体现着隐性的权力关系;消费环节的互文性,强调了消费者带入解释过程的文本对解释的建构作用。可以说,作者对“互文性”的概念的深化,更为透彻地揭示了文本与社会环境的深层互动关系。为了详细阐述文本分析的不同方面,诺曼大量采用了医生与病人、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实例、以及媒体的报道,从互动控制、阐释、情态、礼貌、普遍特质、关联词与论证、及物性与主题、语词意义、语词表达、隐喻等角度,分析文本中哪些细致的技巧和策略,以怎样的方式建构了话语主体与社会现实,并导致了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无形介入。

作者在本书的结尾,综合前文,提供了话语分析的具体指南,这对于从事话语分析的读者,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谈到当代社会话语变化的民主化、商业化、技术化趋势时,作者也表现了他的忧虑:那些用于重新设计话语实践的“话语技术”,有可能被有权力、有资源、有金钱的人所窃用。他预见到,话语分析者面临着“紧迫”的悖论:一方面,他们揭示话语实践的复杂社会和霸权结构,另一方面,“像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一样,话语分析者日益面临着被整合到官僚主义和管理性的议程的危险”。

娱仙 2022-07-09 07:43:21

相关推荐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士大夫怎么读(士大夫)

1、士大夫,在古代是指有官职的人,也指不当官的有名望的学者。2、在中国古代,官员和学者的统称。055-79000:“仆亦承传送门之业,受朝廷调教,使得冠带之端,在士大夫之列。”陈继儒,明朝《晋书夏侯湛传》:“立...
展开详情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什么意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俗语,意思是福祸相依,相互转化。比喻能有好结果,好事也能有坏结果。建议人在富贵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踌躇满志,狂妄自大,却滋生灾难,由福转祸;逆境中坚持,努力,可以化逆境为顺境,从苦...
展开详情

回眸一笑是啥意思(回眸一笑什么意思)

1、回首微笑,拼音是humuy和ao,中国成语,意思是翻白眼,微笑。常用来形容女人妩媚的表情,诱惑人,引人入胜。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2、唐白居易《长恨歌》:“只要她转过头来笑一笑,就有一百个符咒在施,六宫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太阳主要内容

《太阳》主要介绍了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太阳跟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而第二部分讲的就是太阳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它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这两部分相互关联,正因为太阳很大,温度很高,离我们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芒。用原文的话说就是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可可被“我”收养后,从长期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通过可可的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出自《动物笑谈》。
《动物笑谈》以作者自己的观察来描写几种动物,并由此获得自我“可笑”的感受(而不是动物蠢笨可笑),这是十分独特的写作视角,充满对动物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动物笑谈》句子赏析:
1、“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用风趣的语言写出了小鸭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和“我”哭笑不得的心理。
2、“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活化出鹦鹉可可聪明、调皮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类比推理是什么意思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它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分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
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这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科学家常根据类比推理得出重要结论。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由来: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突然,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终于耿弇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