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

开题报告-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本文简介:论文(设计)题目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以关锁中心小学四年级(1)班为例学科分类(二级)880.51题目来源(a教师科研课题b教师指导选题c学生自主选题d其他)C题目类别(a基础理论研究类b应用研究类c调查报告类d设计类e综述类f其他)b一、研究意义本文题目《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
开题报告-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本文内容:
论文(设计)题目
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以关锁中心小学四年级(1)班为例
学科分类(二级)
880.51
题目来源(a
教师科研课题
b
教师指导选题c
学生自主选题
d
其他
)
C
题目类别(a
基础理论研究类
b
应用研究类
c
调查报告类
d
设计类
e
综述类
f
其他)
b
一、研究意义
本文题目《论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教育——以关锁中心小学四年级(1)班为例》。本选题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小学中学段作文“后进生”的成因,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探寻转化小学作文“后进生”的有效策略,小学第二学段正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而在作文教学中又不免会出现一些无法写好作文的学生。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表现,是学生表达能力强弱的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学生刚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做好作文“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小学阶段各科的学习以及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我认为其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4.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
是升学考试的需要。
二、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中,作文“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苦苦研究的问题,我认为不同学段的作文“后进生”存在不同的成因,针对不同学段作文“后进生”的成因来探究转化作文“后进生”的有效策略才是切实可行的。笔者拟通过教育实践,根据第二学段作文“后进生”的具体特征来分析转化对策。
三、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研究现状
(一)对作文“后进生”定义的研究
顾丽丽《如何助作文后进生一臂之力》提到:“面对作文总有一部分同学一筹莫展,总是榨不出个所以然来,这部分同学的作文总是三言两语,条理不清晰,语无伦次,写出来的东西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审题都成问题,让他写人可能会去写景,总是达不到习作的要求,这类同学我们称为作文的后进生。”从顾丽丽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文“后进生”的一些特点,他们在写作时,往往审不清题目,写不出真感情,文章条理也不清晰,在文中还会出现大量的错别字,这一类学生,我们就将其称为作文“后进生”。
(二)对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存在原因的研究
为什么会有作文“后进生”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茅娟《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写到了三个原因。其一:作文的本质因素。作文的本质就是写文章,不拘形式,不拘内容的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这个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是允许有瑕疵存在的。其二:学生本身因素。小学生刚涉世不久,在知识面和情感阅历方面还相当浅薄,对写作的态度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其三:教师的评价因素。教师对“后进生”作文的评价,常一“批”到底,吝啬表扬,这就使得原本就有写作障碍的学生更趋于“滑坡”。
崔书强在《小学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中也对原因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作文“后进生”的病因有三。第一,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忽略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第二,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由于学习的压力,使得学生渐渐远离课外读物,家长也不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教学观念的落后。由于信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不变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创新。
顾丽丽在《如何助作文后进生一臂之力》中认为学生写不好找作文的原因有四。其一,学生写不好作文,关键是学生对作文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最终导致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其二,学生头脑中的资料太少。后进生平时的阅读量本来就不多,又不注重积累,所以写作时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头脑中的想法。其三,语文基础差的学生通常作文能力也差,对汉字的掌握不扎实,写作时常常出现写错字,乱搭配等问题。最后,教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作文“后进生”作文的优点,评语缺乏真实性和鼓励性。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阅读,我发现目前阻碍学生写作的主要有两大因素:其一,课外阅读量太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水平要提高还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后进生”的脑袋里没有语言资料,就无法写文章,即使写了文章,用“空洞无物”“索然无味”评价也不算严重。其二,对作文缺乏认识。我认为:作文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它仅仅是一种练习,不要求学生做到尽善尽美。
(三)对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崔书强《小学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提到:“后进生是每一个班级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个群体,它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面对作文“后进生”这个客观群体,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策略有效的转化小学作文“后进生”呢?经过对前人的研究,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扫除障碍,激发写作兴趣。
顾丽丽在《如何助作文后进生一臂之力》中提到:“现在的很多孩子写不好作文,关键是他们缺乏对作文的正确认识,总觉得作文是高深莫测的,作文就是要写得多么的优美
、动情,就要像名家那样,孩子们对作文的期望值太高,以致自己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而心灰意冷,这些孩子不是不求上进,而是由于缺乏正确认识,担心自己写不好作文,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
崔书强《小学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提到,要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抓住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景等让学生自由写作,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我们要帮助作文“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让学生在面对写作时,不再望而生畏。此外,要提高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
平还要激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激活他们对提高写作水平的欲望。
2、重视并尊重“后进生”
陈仪周在《新课改下提高后进生作文能力的探索》中这样说到:“后进生也是教师的学生,教师有责任关心他们,后进生更加需要温暖,更需要帮助。”
蒋兴勇《对作文后进生的辅导》这样写到:“尊重学生,这是使作文后进生认真写作的前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对作文后进生都很头疼,在对待作文“后进生”,许多教师表现出讨厌、痛恨。每一次作文之后,学生收获不是老师的一个差评,就是老师一顿臭骂。作文“后进生”作为一个客观群体而存在于作文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
只有教师对这个群体引起重视并尊重他们,才有利于对此类学生的转化。
3、分类辅导,因材施教。
吴书登在《提高作文后进生写作水平的实践》一文中将作文“后进生”划分为:无话可写类,无法下笔类,语无伦次类,枯燥乏味类四类。并针对四类“后进生”提出了不同的策略。
对于无话可写类的作文“后进生”要指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
对于无法下笔类的作文“后进生”要先从写日记下手,在写日记的同时每日还要进行课外阅读。此外,还要牢抓此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语无伦次类的作文“后进生”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培养和启迪。
对于枯燥乏味类的作文“后进生”要在遣词造句方面接受严格的训练。
4、发掘作文“后进生”作文的优点,缩小缺点。
毛长周《作文后进生的转化》写到:“从作文后进生的劣质作文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成功之处,也要在班里充满感情地读。”
顾丽丽在《如何助作文后进生一臂之力》中这样说到:“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们一改平时拿放大镜去照他们作文中缺点的做法,而是拿显微镜去照他们作文中的优点,我想孩子们一定会被你所感动,被自己的一个微小的进步所感动,会慢慢地尝试着喜欢上作文。”
目前教师对作文的评分是综合学生整篇作文的水平进行评分,这样对于作文“后进生”而言,得到的永远是一个很差的分数。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到作文“后进生”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这时候,便要放大他们的优点,对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要放大表扬,不好的地方要细心讲解。
5、
写好评语,于无形之中鼓舞作文“后进生”写好作文
“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往往我们通过写评语的形式跟学生见面。”这句话来自顾丽丽《如何助作文后进生一臂之力》一文,她认为,写好评语对转化作文“后进生”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杨品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认为:“改变作文评估方式,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在她的文章中,她将作文评估方式简单的分为五类:鼓励式,启发式,巩固式,商榷式和批评式,她对这五种模式的评语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如果在作文教学环节中能够在作文评价中将评语写好,那么对于作文“后进生”的转化会更轻松。
四、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作文“后进生”在不同学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果一概而论,将不利于作文“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整个小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而每个学段的学生有每个学段不同的特征,笔者只针对第二学段的语文作文“后进生”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本学段作文“后进生”的成因来探究有效的转化对策。这样的研究对作文“后进生”的转化更有针对性,其效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是语文教师一直苦苦探索的课题,作文“后进生”的转化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文“后进生”的转化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绪论
(一)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二)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研究现状
(三)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二、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存在原因的分析
(一)自身原因
(二)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三)对教师的恐惧心理
三、转化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的对策探究
(一)每日采蜜,增加阅读量
(二)课前演讲,讲出真情实感
(三)加强遣词造句和仿写的训练
(四)多媒体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五)正视作文,转变作文观念
(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保护“后进生”自尊
四、小学语文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
设计一堂多媒体作文教学课
五、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持。
2.个案研究法:对具有典型特点的语文写作“后进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其一般规律。
3.经验研究法:在作文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研究进度计划:
1.2014年7月1日—2014年9月30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查阅相关文献。
2.2014年10月1日—2014年11月8日填写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3.2014年
11月
9日—2014年12月31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4.2015年
1月
1日—2015年4月30日完成毕业论文第二稿、第三稿。
5.2015年5月1日—2015年5月14日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6.2015年5月15日—2015年5月20日填写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等相关表格,完成答辩工作。
主要参考资料:
一、期刊
[1]
崔书强,小学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J],软件教学,2013(1).
[2]
陈仪周,新课改下提高后进生作文能力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5).
[3]
顾丽丽,如何助后进生一臂之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11).
[4]
陆建平,谈作文后进生写作训练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3(6).
[5]
毛长周,作文后进生的转化[J],学苑教育,2010(1).
[6]
茅娟,作文后进生转化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1).
[7]
魏焕玲,谈作文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8]
吴书登,提高作文后进生写作水平的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0(5).
[9]
杨品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学周刊2013(10B).
[10]
谢托男,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2).
二、著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指导教师意见(含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应用价值、结合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以及具体指导意见等):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会议纪要
时间
地点
开题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开题小组意见(含开题基本情况及结论):
组长签名:*年*月*日
学院意见:
分管领导签名:*年*月*日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