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开题报告-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本文简介:天津天狮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题目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学生姓名魏恩馨学号111023217专业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题目来源□科学技术□生产实践■社会经济□自拟□经典□其它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软件设计□其他成果形式■论文□设
开题报告-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本文内容:
天
津天狮学院
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学生姓名
魏恩馨
学号
111023217
专业班级
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
题目来源
□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
■社会经济
□自拟□经典
□其它
题目性质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工程设计
□软件设计
□其他
成果形式
■论文
□设计说明书
□实物
□软件
□作品
同组同学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特殊心理、特殊需求以及特殊的生存手段,使他们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困难群体。残疾人是我国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就是尊重残疾人的自身价值和潜能,也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的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愈加突出。尤其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决定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并以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现状为典型案例,以期通过研究,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选题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对一般群体的普惠性给予方面,更应该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特惠性关照方面,因此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理论体系,并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其次,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助于解决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减轻广大残疾朋友的生活压力、减少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提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保障能力,促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Adam
Samaha(2007)认为,残疾人保障模式关系到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生理和心里特点,并且应该将这些不同的特点与社会相融合。他认为残疾人模式的影响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残疾人运动权,和与残疾人保障模型有关的一系列关于自由、效率和平等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科研技术等。残疾人保障模式的模型对制度的决策者产生相当大的引导作用。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Juliet
C.Rothinan
(2008)认为,在人类社会的社会工作问题中应当包含残疾人的保障问题,社会工作应当是全面、细致的。因此,他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作为其研究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一项。
英国贝弗里奇(Sir
W.
Beveridge)
(2008)指出,应当努力将社会保障视为一项公共福利,并且这项公共福利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他认为“所谓社会保障,保障的是假使人们失业了,有疾病了,受到伤害时,年老无生活能力时,以及生命终结时,或者固定来源的收入中断时,而努力予以的经济救助行为”。其实我们大可以做这样的解释:所谓社会保障其实也就是对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即可以认为社会保障其实就是一种收入重新分配的手段。
2.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者关于国外的残疾人和社会保障进行了深入研究
余向东(2011)认为相较于对美国、德国、曰本这些相对较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则相对比较落后。他建议我国应当多向同为东亚且文化差异较小的日本学习和借鉴。乔庆梅(2008)重点研究了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经验和对国内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启示。充分肯定了按照一定的比例安置残疾人这一做法,并高度评价了德国有关残疾人就业、津贴福利及服务等各方面所制定的保障制度。金炳彻(2012)则对韩国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尽管韩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上述挑战,仍需不断完善与调整。但整体来看,韩国已建立了具有框架性的残疾人保障制度,已走向进一步完善的道路。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至今尚未能为
8000
多万残疾人建立全面的、框架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仍面临应保未保、保障层次低、城乡及地区资源分配非均等化、保障资源分散等问题。随着老龄化背景下残疾人数量的持续增加,当务之急应构建多层次、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二)学者关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
刘驰(2012)在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时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残疾人社会保障设置标准偏低;残疾人社会保障运作效能差;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区域不平衡。提出的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设置内容;完善发展性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设置相应优惠政策,加大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尤其是企业的捐助;树立“以人为本”的平等观念。刘欣然(2012)认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主要有:残疾人群体普遍生活贫困;残疾人就业率较低;残疾人参保率较低且城乡不平衡;残疾人康复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并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缩小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差距、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资金保障机制为对策。吴燕(2010)在研究如何健全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时总结了四项问题,即:人们在对残疾人社会工作认识方面存在偏差;残疾人社会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稳定的资金、资源支持;适合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尚在探索中。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三)学者关于我国贫困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研究
肖艳(2013)主要对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问题: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研究不系统、不深入;残疾人的途径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位问题较少;研究资料和成果比较零散。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加强立法,推动残疾人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卢江勇(2014)在研究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时指出:我国当前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把处于最不利地位的贫困残疾人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贫困残疾人不能享受到必须的社会保障。要促进贫困残疾人脱贫必须改变现有的残疾人保障制度,给予贫困残疾人最需要的社会保障,建立针对特困残疾人的特惠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贫困问题。刘婧娇(2014)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由个体的差异而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而延伸到作为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根据残疾人这个特困群体的特殊需要作出回应。提出的观点有: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决定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对残疾人特殊需要的关照。
3.发展趋势:
国际、国内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研究理念的转变,达成了价值、权利与共享的共识。二是责任转移,实现了从家庭责任到共同责任的转变。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内容不同。目前国内外普遍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局部问题,这样的研究不能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整体定位的建议。其次,更多地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并不能真正了解残疾人的客观实际需要。
我国目前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低层次的、非均等化的和不完善的制度。随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应从目前对已经致残的人群的医疗和物质救助这一“救助型”模式,转移到注重预防和康复的“发展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上。即由“治疗”到“预防”,由“救助”到“康复”的转变将成为我国未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做了基本阐述;然后,针对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国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与我国相适宜的发展对策与解决办法。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现状
2.国外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现状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定义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1.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与现状
2.残疾人社会救济的现状
3.残疾人教育和就业现状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以四川省为例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1.社会观念滞后,帮扶理念不强
2.残疾人低保标准偏低
3.城乡保障水平不平衡
4.残疾人社保制度的实施存在漏洞
5.残疾人社会保障供求矛盾明显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1.认识面狭窄、片面
2.资金投入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
3.法律制度不健全
四、国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
1.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
2.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
(二)国外发展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1.明确社会责任,确立“社会化”理念
2.法律制度逐步完善,走法制化道路
五、促进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措施
(一)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为残疾人设立专项基金,使其体系规范化、制度化
(三)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
(四)灵活的就业方式,减轻残疾人痛苦
六、结论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文献法、对比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1)文献法:针对于本课题,广泛收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对本课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2)对比分析法: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及现状,辩证的分析了我国目前残疾人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利于本文的实际可信度。
(3)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本质。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创新)及工作进度
1.研究目标:
分析我国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以国外的发展经验为依托,然后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完善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2.主要特色:
本文的特色在于充分分析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从而起到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作用。
3.工作进度:
2014年11月28日至2015年
1月16日
查找资料,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2015年1月17日至2015年
3月31日
撰写论文,提交论文初稿
2015年5月4日至2015年5月15日
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5月20日
修改、完善论文,论文定稿
2015年5月21日至2015年6月4日
论文查重及查重后修改
2015年6月5日至2015年6月18日
论文打印、教师评阅确定答辩资格
2015年6月19日至2015年6月24日
参加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丁建定.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完善对策[J].社会工作,2012(10).
[2]
付曦.他山之石:从外国经验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J].黑河学刊,2011(08).
[3]
郭成伟,王广彬.公平良善之法律规制—中国社会保障法制探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4]
金炳彻.韩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考察[J].残疾人研究,2012(03).
[5]
梁笑笑.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6]
刘驰,韩俊江.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税务与经济,2012(01).
[7]
刘婧娇.残疾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及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0).
[8]
刘欣然.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09).
[9]
卢江勇,陈功.贫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0]
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
乔庆梅.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经验与启示[J].人文杂志,2008(11).
[12]
吴燕,朱祥磊,朱克.健全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3).
[13]
肖艳.中国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01).
[14]
杨英,谢豫川,秦浩明.多层面推进广东省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初探[J].中国发展,2013(04).
[15]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16]
曾真.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17]
周林刚.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02).
[18]
William
Ian
Beardmore
Beveridge.
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M].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ess,2010.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及二级学院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章):*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