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南巷清风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2018年8月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本文简介:2018年8月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XX年7月6日至16日,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12人赴安徽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送教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影响深远。一、主题目的明确准备工作充分一直以来,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走出校门,接触

2018年8月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本文内容:

2018年8月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XX年7月6日至16日,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12人赴安徽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送教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影响深远。

一、主题目的明确

准备工作充分

一直以来,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今年是

“五四”运动85周年,是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20周年。为响应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我院“万人百队”的号召,外语系今年决定率领大学生组成服务团深入基层,服务社会。5月将“送教下乡”定为今年实践活动主题。

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的泾县,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教育是滞后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系此行的主题。主题、地点选定后,通过自愿报名,考核选取了全系学生中优秀代表10人,与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各1名组成一支12人的实践分队。着眼当地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6

月10

日至20

日,小组制定了十天的短期英语培训计划,撰写了详细的课程安排和备课笔记。同时,系领导十分重视,多次联系并亲自了解实践单位情况。本次计划还中标获得了院实践分队二等奖的资助。至此,准备一切就绪。考试完毕,暑假伊始,小队奔赴安徽,开始实践。

二、“送教下乡”探索教学方法

共建师生情谊

在中心小学,1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成了180名孩子的英语启蒙老师。新老师缺乏经验,新学生从未接触过英语,教学工作只有在摸索中进行。根据少儿的学习特点和当地学生的素质,我们坚持以兴趣为指导,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修改备课内容。备课时,分排任务,由浅入深,巧妙编歌谣歌曲和游戏,联想穿插相关知识;

10名学生分成3组在上课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分组比赛对话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接受知识并培养协作意识。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心,还受到了当地教师的好评。

实践队员每天都要备课,回顾一天教学活动,写日志并讨论次日教学。队员们也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乡村教师的艰辛和光荣。在培训末期进行的一次测验中,学生成绩异常优秀,27名获满分,无不及格现象。队员更感到了收获的欣慰和喜悦。

三、社会重视

成果丰硕

1.

XX年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送教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问卷调查表

实践末期,我们还就安徽泾县黄村镇的小学英语教育水平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所有参加此次暑期英语培训的小学生以及即将任教的中心小学英语教师。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80份,反馈率100%。综合问卷调查数据表明,超过93%的学生知道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语言,可见英语的影响力之大,英语学习之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100%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听,超过95%的学生想学英语,这明学生们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这也为他们学习英语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学生们想学的英语内容各不相同。大约有7.9%的学生想学简单的问候语,8.9%的学生天气方面的英语,高达73.2%的学生想学日常交流英语,想学其他的占10%。

另外,24.8%的学生最早从老师、同学那儿接触到英语,而高达49.5%的学生第一次是从电视广播上接触到英语,选择其他的占25.7%。这一方面也反映英语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途径太少。

此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让我们以小见大地初步了解了我国当今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英语启蒙教育的状况,农村的孩子喜欢英语也渴望学英语,但是农村教育设施有限,孩子们获取英语知识的渠道也不宽。因此,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实践活动是意义深刻的,并需要和只得继续进行下去。

2.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

本次实践是我系在安徽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的第一次教学活动,也标志着南京审计学院与中心小学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

为更好地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和安徽省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经过协商,决定一致共建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根据协议,南审外语系将推荐优秀学生在安徽省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进行毕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泾县启蒙教育服务,并由中心小学对学生实习实践情况给予评价和鉴定。为加强双方的协作关系,外语系还将优先安排中小英语教师培训,并提供学习便利。

基地挂牌仪式和协议签订仪式于XX年7月6日在中心小学举行。这是小镇的大事,引起了各方关注,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3.媒体广泛报道

县电视台对7月6日基地挂牌仪式进行了报道。县领导、县教育部门领导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并出席挂牌仪式和活动尾声的座谈会。

实践小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当地老师的配合,学生家长的支持;在生活中,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关心。实践期间,实践队员也向报社寄发了简讯,他们向社会宣传一种当今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新风尚,他们的所作所为成为当地人民中的佳话。

四、经验总结

十一天的支教虽短暂,可却是我们一生的非常体验,令我们感触颇深。

第一,山区的孩子对知识很渴望,他们也正接受国家对他们规范化义务教育的恩泽,可是交通的闭塞,经济的贫困,观念的落后,更像一座又一座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受教之路。山区的孩子需要支教,山区人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帮助。这次活动为山区带去了新的教育理念,也树立了当地英语启蒙教育的典范。可是我们认识到,这次活动太短,农村的教育发展之路太长,因此,我系决定每年向安徽派去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实习,支援当地教育。但更重要的,山区自身要建立一种教育体制,才能做到教育之树常青,知识之泉长流。

第二,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而非索取多少物质。我们身在大都市的现代大学生拥有优越的环境,能索取更多的资源,相应地,我们应做得更多更好回报社会。奉献精神不能忘。

经过在农村的历练,我们认识到,在优越的条件下同样要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做学生,我们要在学校积累过硬的知识技术资本,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做人,要能学以致用,创造价值。

我们走出了象牙塔,走出了课堂,走上了实践的道路;我们回到了校园,更加珍惜在校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阔的社会还有许多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开拓。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是人生的精髓所在。南审的莘莘学子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凭着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风采。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趣味运动会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我们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独家记忆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大会

2017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新闻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0天的支教生涯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小迷妹们,你们好呀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就像罗马假日

在水一方 2022-06-25 21:43:20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春白雪)

1、杨春白雪。2、杨春白雪,中国的一个成语,发音为yngchnbixu,最初指战国时期楚国比较高雅的歌曲,后来指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3、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仲英有歌者,其开头为:《对楚王问》《下里》。全国...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