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书写开题报告

论《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书写开题报告本文简介:大学名称:论文开题报告性质:所在学院:学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开题题目:论《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书写导师姓名:入学时间:填表日期:20*年*月*日7一、研究目的和意义:莫言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丰厚、优质的作品,像《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一系列“爆炸性”的作品都曾令文
论《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书写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大学名称:
论文开题报告性质:
所在学院:
学
号:
姓
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开题题目:
论《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书写
导师姓名:
入学时间: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7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莫言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丰厚、优质的作品,像《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一系列“爆炸性”的作品都曾令文坛大为震惊。莫言说《生死疲劳》是最能代表他自身写作手法与审美的一部作品,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文学王国。莫言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描写,通过动物来反映人性,探讨生命,今天以《生死疲劳》为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生死疲劳》中动物的书写,系统的认识《生死疲劳》中动物与人的具体关系。
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生死疲劳》中,人与动物是一体的,两者的情感甚至超越人与人的情感,借着荒诞叙述庄严,会更深入的了解到莫言文学独具一格的艺术审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再次掀起莫言研究热潮。
一、国内研究
莫言用独具一格的叙事姿态在《生死疲劳》中,将人转换为驴、牛、猪、狗、猴子,动物是人,写动物就是写人。国内对于莫言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研究,包括民间立场,比较,批评,艺术特色等,不同故事时间的交错和间离”,增强了小说的“审美冲击力和叙事移情能力。”关于莫言作品民间思想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做出了论述。看《生死疲劳》可以充分了解王者凌分析的莫言小说中的“怪诞”,张军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反讽”,同时《生死疲劳》又以神话思维读者的视野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变换。刘广远的《动物小说的离言与現实存在的隐喻》间接阐明了《生死疲劳》就像一场感觉的艺术盛宴,无处不在的感觉将小说的显性和隐形意蕴全部呈现在面前,但又异常的变幻莫测。《生死疲劳》也有着美学审视与人物形象的把控,将人与动物紧密结合,独到的美学观,在书中人化为动物经过不对断的转世,来达到对人性的了解与探索。
二、海外研究
莫言的作品在国外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部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生死疲劳》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物为人的生命形态。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生死疲劳》正是这一特点的代表作。赵歌东的《种的退化与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认为,“种的退化”是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又是莫言创作的生命基调。在《生死疲劳》中,动物与人性的转变,发展,有着“种的退化”的一部分,但它也同样包含着人性的回归。如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在《生死疲劳》中的叙述就有民间文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1)
[2]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肢体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王者凌.胡乱:写作,遂成怪诞——解读莫言长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06)
[4]赵歌东:“种的退化”与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J].《齐鲁学刊》,2005(05)
[5]高雅静、朗文孝:?莫言小说中的动物意象?[J].《语文建设》,2014(10)
[6]刘广远:?动物小说的离言与現实存在的隐喻?[J].《小说评论》,2010(2)
[7]张伯存:《莫言的民间狂欢世界》[J],
?齐含学刊?,2006(04)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的深度:
主要研究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一).
研究背景和对象(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性
第一章、《生死疲劳》中动物的意象文本来源
(一).动物与人的精神品格—莫言生命意识的觉醒
(二).人与动物的命运—莫言生命抒写的确立
第二章、《生死疲劳》中动物意象的思想主体
(一).动物与传统文化
(二).动物与《生死疲劳》
第三章、《生死疲劳》中的动物与人性
(一).“野”与“性”—动物与人性本体论
(二).“狂欢”与“奇死”—动物与人性价值论
第四章、《生死疲劳》中人性的回归
(一).生命意识的转变
(二).生命意识转变的原因
第五章、《生死疲劳》中动物意象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一).人文魅力与人类命题
(二).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研究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
第一阶段:()年—()年()
月,仔细阅读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以及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阶段:()年()月—()年()月,对与选题相关的文本、研究论文进一步精度、细读,收集并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初稿,提交导师,进而拟定初稿的修改方案。
第三阶段:()年()月—()年()月,完成对初稿的修改,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二稿的修改。
第四阶段:()年()月—()年()月,在完成对二稿的修改的基础上,修改三稿,并定稿。
五、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1)
现有条件: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阅读图书馆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仔细分析与整理,为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采取的措施:充分了解与熟悉学界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加强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主动积极的向导师汇报论文情况,根据老师的指导与意见发觉论文的问题并随之修正。
六、协作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论文的撰写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困惑之处也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七、导师审核意见:
签
名:*年*月*日
八、开题小组审核意见:
开题是否通过:
开题小组专家签名:*年*月*日
九、学院审核意见:
签
名:*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