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快乐天使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本文简介: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考点一:培养自尊自信的心理品德(理解)1.什么是自尊?答: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想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具体包括两层含义:自尊首先表

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本文内容:

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一:培养自尊自信的心理品德(理解)

1.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想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具体包括两层含义: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表现为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

2.自尊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②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③自尊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自尊的人才能知荣辱、讲自爱。⑤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3.如何理解“自尊始于知耻”?

答: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②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③知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④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⑤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着。一个人的尊严是依赖自尊的行为树立的。

4.自卑有何危害?

答: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①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②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③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事业成功,甚至会导致轻生。

5.自负有何危害?

答:自负是过度的肯定自己。①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常常在过高的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②自负的人希望得到超越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6.虚荣有何危害?

答:虚荣追求的是表面和荣耀。①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②追求修通使人忙于收集光环,却丢弃了钻石。③虚荣不仅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7.自尊与自负、虚荣有什么区别?

答:①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②自尊是对自己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考点二:明辨是非善恶,铸造良知标尺(理解)

1.做人的基本品质和良知是什么?

答: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良知。

2.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答:①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②选择好的榜样。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歧途。③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④树立美好的理想。

3.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答:①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吸收怎样的社会影响,对于我们成长为怎样的人至关重要。②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③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4.怎样正确对待长辈的影响?

答:①长辈、亲朋常常是我们生活的向导,但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的一概服从。②如果长辈有错,我们也应该帮助纠正。

5.怎样正确对待公共传媒的影响?

答:①公共传媒是社会的镜子,反映着光明,也暴露着黑暗。②当我们上网浏览、看电视、读书看报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

6.怎样正确看待“社会流行”?

答:①“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②流行事物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③对待流行的事物,我们需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盲目从众、效仿和追随。

7.面对周围的种种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①在诱惑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但需要意志和勇气,还需要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②首先要战胜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准,才能抵御诱惑。③必须打破情面,要坚持原则,不做错事。④坚守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考点三:自我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理解)

1.如何正确理解责任(责任感)?

答:①随着我们成长、成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多。②人们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有责任感就意味着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调节和自我引导。④有责任感的人,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

2.作为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有哪些?

答:①我们应对自己负责: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塑造自我。②我们应对他人负责:要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情。③我们应对集体负责: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一员,为集体增添荣誉和力量。④我们应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社会。

3.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考点二十四第5题

答: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主动承担责任。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④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避免重蹈覆辙。

考点四:诚实守信(运用)

1.什么是诚实?

答: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词,不文过饰非。

2.诚实的表现(或要求)是什么?

答:①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3.诚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德的基础。②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培养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的品质;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③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4.青少年应怎样做到诚信?

答:①增强诚信意识,坚持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说实话,做实事,不说谎,考试不作弊等,做到对自己诚实,也要对他人诚实。②信守承诺。对别人许诺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承诺一旦做出,就应该努力去兑现。③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5.怎样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坚守诚信的绿洲?

答:①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些现象只是社会前进大潮中的逆流漩涡。②中国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文明的进步是逐渐实现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改善社会。③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考点五:消除歧视,平等待人(识记)

1.如何理解“平等”?

答:①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②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③平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法律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如何理解“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答:①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②平等的观念在社会进步中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面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如何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答:①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是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②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但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③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便可能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

4.平等待人有哪些表现?

答: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5.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答:①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要拼除陈腐观念。④要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共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树立平等的观念,追求和尊重平等的权利。

考点六: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识记)

1.什么是“与人为善”?

答: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为什么要“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有何意义?)

答:①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闪光。②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③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3.怎样做到“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有哪些要求?)

答:①善良是无私的,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②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③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对所有人都要充满真诚的善意和爱心。④善良要见诸行动,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⑤还要将心比心,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4.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答:①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②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③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④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因此是快乐的。

5.如何理解“将心比心”?

答:将心比心就是换位思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①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②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助人不求回报。③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文章录

散钓风光 2022-07-16 00:44:53

相关推荐

如何更改图片上的文字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便的

用美图秀秀就可以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美图秀秀”,点击“美化图片”。选择“打开一张图片”,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点击“消除笔”,涂抹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应用”即可消除文字。打开...
展开详情

神兽放假经典语录 神兽放假经典唯美语录

终于放寒假了,各路神兽欢聚一堂,势必闹个天翻地覆。“神兽”归笼!妈妈送孩子返校后哈哈大笑:他不开心我开心开心开心,在家三个月的神兽终于归笼了,期待俩个月后的蜕变!这周日是不是工作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里的...
展开详情

打扮自己9大技巧 让你一天都美

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压全脸:清洁皮肤后,在涂抹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轻压于全脸。肌肤外多余的油脂会容易造成脱妆。切记不要使用吸收力过强的吸油面纸,适度地吸收油脂还是使用纸巾最恰当!别忘了检查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和鼻...
展开详情

?怎么读 ?的拼音是什么

的拼音:mì和miàn。的笔画共12画。的部首为言。的解释:《集韻》眠見切,音麪。《類篇》誘言也。...
展开详情

经典个人签名 最经典的个性签名

人生到老不容易,不能事事都如意。一杯苦酒对月歌,歌不尽离愁,明月清风与谁说,说不出寂寞。快乐不像烦恼那样随时随地的跟随在你的身边。你在飞奔,我在行走!可我,永远不会摔倒。时光不老、我们依旧还在。哥,不寂寞。因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言字怎么查部首

“言”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言,就可以查到了。言(拼音:y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说话,引申指所说的话,或者所说、所写的一个字、一句话。这些意义还存在于“言论、言语”等词语的义素中。
言是汉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时简化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类:
1、表示言语行为,如:语、谈、谓、诵、誓。
2、与言语有关的品德,如:诚、谅、诈、谦。
3、与言语有关的名物,如:诗、词、谣。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说明,世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因此人们应当从无尽的欲望中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一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可能发生,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因福得祸。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