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体质的养生报告

篇一:气虚体质如何养生
气虚体质如何养生
定义:
气虚体质是由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化生不足而引起。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源自于肾中元气,又靠脾化生的水谷精微、肺吸进来的氧气不断补充,一刻也不能停。“脾是生气之源”“肺是主气之枢”,脾肺相对不足就会气虚。成因:
1、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强烈持久不能进食、早产、喂养不当,或父母有一方是气虚质。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
3、神过劳,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思,思虑伤脾。
4、形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职业运动员。
5、长期节食会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6、喜欢吃冰冷寒凉、肥甘厚腻、缺乏运动。
7、七情郁结,不开心,尤其是吃饭时生气。
常见表现: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等是其基本特征。
久康云健康养生原则:
益气健脾
饮食调理:
少食冰冻寒凉、肥甘厚腻之品,宜多食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果品类有大枣、葡萄干、苹果、龙眼肉、橙子等。蔬菜类有淮山、莲子、白果、芡实、南瓜、包心菜、胡萝卜、土豆、山药、莲藕、香菇等。肉食类有鸡肉、牛肉、羊肉、鹤鹑等。水产类有淡水鱼、泥鳅、黄鳝等。调味类有麦芽糖、蜂蜜等。谷物类有糯米、小米、黄豆制品等。
药物调理:
具有补气功能的中药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等,用这些中药做成药膳,如党参黄芪鸡,常吃可以促使身体正气的生长。若气虚主要表现在气候、温度一变化,就打喷嚏、感冒或者皮肤过敏者,可吃玉屏风散颗粒或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
四季养生:
气虚体质之人,对环境适应力较弱,易因季节交替、早晚温差较大受风寒而致病。春季多风,风性开泄,气虚体质者应当做好“春捂”工作,不要暴减衣被。
夏季天气炎热,气虚则肌表不固,大汗大渴之下容易伤津耗气,应当避暑,防止阳光暴晒,出汗后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防虚脱。
秋季干燥,容易伤肺气,气虚体质者应当注意保护肺,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冬季严寒,肌肤表里紧固应注重闭藏,气虚体质者应忌食辛辣发散的食物,提倡每日喝粥,以养护脾胃;减少出汗及户外运动,防止感寒。
篇二:气虚体质养生保健指导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气虚体质养生保健指导
1.情志调摄
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2.饮食调养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
参考食疗方:(1)山药粥:山药、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功效,适合气虚体质者食用。
(2)黄芪童子鸡:童子鸡、生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3.起居调摄
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4.运动保健
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
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
各加做1~3遍。避免剧烈运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
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
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5.穴位保健
(1)选穴:气海、关元。
(2)定位: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
寸;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见图3)。
(3)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阳益气的作用。点燃艾条
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每次10分钟。艾条温和灸
点燃端要与皮肤保持2~3厘米的距离,不要烫伤皮肤。温和
灸可每周操作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