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岁月静好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泉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编号:QG1252-017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评价与课程、教学关系非常密切,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评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由于受传统评价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泉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QG1252-01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评价与课程、教学关系非常密切,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评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由于受传统评价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人对评价的含义与功能做片面化的理解,把评价等同于考试,并把升学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从根本上颠倒了评价与课程的关系,给过去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种种问题。

评价观念的更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除了具有检验教学效果,评定学生成绩等基本功能之外,新课程教学评价还有其他重要功能。

1.指挥定向功能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社会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实际上是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要求。这套评价指标和标准在实践中左右着师生的努力方向而成为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指引着教师和学生前进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和人才结构。

2.检验教学效果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学总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如何,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才能知晓,要通过各种教学检测措施获得有关信息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才能确定。比如,通过教学评价,学生才知道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缺点、进步状况和潜在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评价,才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的教学是成功的,哪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3.反馈调节功能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是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输入知识信息。又通过教学评价建立信息反馈通路,并凭借反馈信息来调控和改进信息输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反馈的信息来自对教学结果、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的评价。只有掌握教学反馈的信息,才能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调控。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掌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通过自我评价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4.激励反思功能

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对师生教学成效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能对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对学生来说,肯定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强化学习态度和手段,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否定的教学评价则往往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激起上进心和自尊心,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查找学习中的困难及存在的原因,及时克服缺点,迎头赶上。在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下,我们更多地把评价活动看作是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动态发展的过程,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通过努力所获得的骄人成绩。对教师而言,经常性的教学评比活动,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通过评价,可以促使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前期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中存在的优劣得失,尤其是发现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的不断提高和教学的不断发展。

5.成长记录功能

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采用多元化的、开放性的方法,突出过程性评价,尤其重视质性课程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等,强调评价的日常化,生活化。因此,这种评价可以清晰、全面地记录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甚至很小的学习活动,都可能成为评价的内容。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发展性课程评价中注重过程评价这一核心特点的具体体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西方国家有对课堂教学研究及其评价进行研究,但并不针对政治学科。西方国家最初对课堂教学评价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对教学进行有效地研究,即通过研究有效教学或“好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特征,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课堂教学的低效状况。而对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的研究,构成了这一类型的课堂评价标准的重要基础。基于对外显行为观察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瑞安斯(D.G.Ryans)、罗森斯因(B.Rosenhine)和弗斯特(F.J.Furst)等人通过研究而总结出有效或无效的教学特征。

2.前苏联有对一堂好课的研究和评价。从20世纪30年代以联共(布)中央文件的形式确定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以来,前苏联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从凯洛夫到斯卡特金到巴班斯基,他们大多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各自的观点归纳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3.1985年以来我国在教学评价研究方面出现了高潮。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在中央文件上第一次使用“评估”一词,此后,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教育评价研究的高潮。

但系统针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进行评价的非常少见。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之一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的相关阐述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特征;(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4)体现开放性;(5)坚持可行性。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其发展要受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只有充分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因此,加德纳主张“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评估”。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意识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从单一的考试背景中提取信息,而是要从广泛的背景中收集信息。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传统的纸笔评价方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水平是呈现不出来的;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是测量不到的。只有老师没有自我反思的评价,不利与学生认识自我,不利与学生调整自我。

4.发展性评价的理论

发展性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5.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6.后现代主义

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后现代主义给我们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发展,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通过实践,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验证新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堂标准,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提供依据和经验。

2.研究的内容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方法收集资料信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评价包括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全面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3.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评价对象非常广泛,它涉及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计、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师、学生、教学的体制等。

五、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5年10月),课题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典型案例等。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2.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辅之以下研究方法:

观察法,以课堂观察为主。

访谈法,教师访谈与学生座谈。

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已经开发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对当前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各种考试大纲及各年级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各种评价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广泛征求意见。

实验研究。评价标准在相关实验学校的试用。

网络技术支持。在试用评价标准时依托已经开发出来的一个网络在线评价系统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平台,充分挖掘和分析信息,实现对评价标准的系统、客观、科学的衡量与诊断,反映试用效果。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难点:

教学评价标准既要有学科特点又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在整个泉州市范围内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作合理评价。

2.创新点:

内容多,对象广,是综合研究,是个系统工程,合作研究是必然选择。将在学业评价方面有所突破。

七、组织机构和研究方向分工

1.组织机构:

(1)成立课题组。

组长:廖世平

核心成员:陈进火、林跃明、黄凤凤、李关雎、陈鹏鸿、蔡哲红、林振雅、汤宏达、

王秋阳、余慧华、康文瑞、林慧敏

2.研究方向分工:

1.新课标及教材研究;(陈进火

、林跃明)

2.课程及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廖世平、陈进火)

3.课程及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康文瑞、黄凤凤)

4.教学评价的内涵和特点研究;(林慧敏、王秋阳)

5.

课程及教学评价对师生成长的影响研究;(陈鹏鸿、蔡哲红)

6.课堂教学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廖世平、林跃明)

7.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研究;(李关雎、余慧华、

林振雅、汤宏达)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限5项)

相关测评、调查量表

测评量表

教师论文

论文发表

学生成长案例

成长记录

构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

最终成果(限3项)

研究结题报告

报告

教师专题论文集(论文、教学随想、教学日记)

论文集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

课题组成员承担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匀有所了解,并能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负责人是市教研员,主要参与者都是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教学骨干,具有较高的研究的能力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的教科研队伍,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时间保证

各成员利用学校学科教研时间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业务辅导和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每月对课题研究情况一次调研,布置研究工作,每学期对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总结考核,切实保证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的进行。

3、设备保障

学校组建多功能综合媒体教室,学校校园网,学校图书室,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课题组教师都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

4、经费估算

(1)课题组成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所需的有关开支2000元。

(2)课题组成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所需的有关开支2000元。

(3)课题组成员在本校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所需费用预计1500元。

(4)各种学习材料收集、汇编,教学软件添置,课件制作等所需费用预计1000元。

办事稳 2022-07-11 05:42:51

相关推荐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对大脑进行科学的锻炼,促使脑神经变得发达和强壮。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
展开详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春天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一天最宝贵的时间是早晨。这句话一般用于激励人刻苦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出处有:1、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展开详情

无人与我是什么

无人与我,意思是:没有人和我一起。“无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没有人才、没有人、没人在的意思,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展开详情

人不如旧 衣不如新的意思

人不如旧,衣不如新的意思是: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因此旧的东西或朋友不可轻易舍弃)形容事物的前后比较。“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以用作宾语、定语,一般常用作书面语。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晏子春秋·第五卷内篇杂...
展开详情

古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方法。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民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结构

民是一个独体字。民的拼音是mín,意思是表示由刺瞎一只眼睛的战俘充当奴隶,后指平民、百姓。引申指大众的、非官方的、非军事的。也专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某类人。
出自:
1、《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2、《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3、《易·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4、《尚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5、《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用法:定语,状语。
示例: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
造句:
1、人民用民主力量让专权体制分崩离析。
2、最颇具特色的算是一臭豆鼓鱼:采用民间古传的臭豆豉焖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回味无穷。

吾非君子什么意思

吾非君子的意思是:我不是人格高尚、才德出众的人。
君子,jūn zǐ,汉语词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引证解释:
一、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1、《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清·周容《芋老人传》:“花之君子。”
二、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1、《孟子·公孙丑下》:“君子有不战。”
2、《荀子劝学》:“君子博学。”
三、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1、唐·李朝威《柳毅传》:“君子书叙。”
2、明·顾炎武《复庵记》:“君子登山。”
四、旧时妻对夫之称。
1、《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3、唐李白《古风》之二十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4、清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五、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1、《国语·吴语》:“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2、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3、《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六、美酒。
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七、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排比句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排比句有: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风筝花花绿绿的,有漂亮美丽的金鱼,有穷凶极恶的鲨鱼,有舞姿优美的凤凰,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
3、我的妈妈有一张圆圆的脸,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
4、大自然真神奇,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幻化,有风雨雷电的自然天气,有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还有霞光等奇妙的景观。
5、花坛的四周,摆着许多盆花,有不畏严寒的麦冬,有粉红的月季,有翠绿的蝴蝶兰,还有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啊!
6、这里怪石嶙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可爱的猴子,有的像温柔的仙姑,有的像慈祥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态!

一战成名是什么意思

一战成名的意思是在一场战役中表现得异常出色(从而取胜),从此扬名天下。
成名,读音为chéng m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成名出处:
1、《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焉。
2、《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3、《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
4、《荀子·正名》: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5、《聊斋志异·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6、《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成名近义词:成功、出名、著名、闻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