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书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书本文简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姓名学号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类指导教师(职称/学历)2016年6月10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填表说明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书本文内容: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
目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类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
2016年
6
月
10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填
表
说
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论文(设计)题目
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学科分类(二级)
040102
题目来源(a
教师科研课题
b
教师指导选题c
学生自主选题
d
其他
)
d
题目类别(a
基础理论研究类
b
应用研究类
c
调查报告类
d
设计类
e
综述类
f
其他)
f
本选题的依据: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1)选题的研究意义:学困生并非是智力、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而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整体学习效率低下,在正常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很难达到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规定标准,学困生在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内都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对于数理化而言,学困生现象更加突出,对于教师而言,发现和解决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这样还可以科学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对于促进我国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程度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应用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可以从源头上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从而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从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总体成绩,对教师教学有实际可行的意义。
2)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自己的见解。我在中国知网(CNKI)以“高中化学学困生”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和查阅,一共收集到近9年以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许多篇,这些文献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赖丽萍在《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2007年)一文中,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对高中化学学困生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造成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化学本学科特点)共同作用使其产生了该问题。鞠霞在《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010年)一文中,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中化学学困生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外因影响增加了高考方案的影响,同时也阐明了学校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庆龙在《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主要阐述了学困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教育方法等原因对化学学习的影响,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邹敏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2013年)一文中阐述了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上的认知差异,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张婉芳在《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2014年)一文中,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以及个案研究法,认为造成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原因有:化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元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选择运用记笔记,还有自我效能感低,不能很好地进行归因,缺乏信心,学习自觉性差等。陈彩虹在《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教学研究》(2016年)一文中,阐述了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化学基础知识薄弱,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化学学习动机不足,化学学习习惯不良,成败归因不当。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学困生有深刻的认识,然后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对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帮助,从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以达到整体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目的。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化学学习的界定
2.化学学习困难的类型
(二)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隆阳区第一中学高中生
(二)研究的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内容
1.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现状的调查
2.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3.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四.结论
五.建议
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研究进度计划:
完成计划:2016年3月-2016年4月:选定论文题目
2016年4月-2015年5月:收集、查阅相关的资料
2016年5月-2016年6月:撰写论文
2016年6月-2016年7月:修改、撰写论文、定稿
主要参考资料:
[1]
赖丽萍.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
鞠霞.
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
[3]
邹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M].
高中数理化,2013(2)
[4]
张婉芳.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D].
福建师范大学,2014(11)
[5]
陈彩虹.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教学研究[M].教育现代化,2016(1)
[6]
郝元中.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措施[M].
科技风,2016(1)
[7]
吴为益.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探究[M].
考试周刊,2016(4)
指导教师意见(含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应用价值、结合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以及具体指导意见等):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会议纪要
时间
地点
开题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开题小组意见(含开题基本情况及结论):
组长签名:*年*月*日
学院意见:
分管领导签名:*年*月*日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