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于ARM的智能农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基于ARM的智能农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简介: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ARM的智能农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季从伟学院:物理科学与电子技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5)班学号:11223425指导教师:王荣职称:主任2015年3月9日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我国是一个农业的大
开题报告基于ARM的智能农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内容:
盐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基于ARM的智能农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姓
名:
季从伟
学
院:
物理科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1(5)班
学
号:
11223425
指导教师:
王荣
职称:
主任
2015
年
3月
9
日
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
我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很多农民靠种植农作物来作为家庭经济的支柱,也用很多企业以种植农作物来作为产业经济的来源,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现代集约型方式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温室的结构档次逐步的提高,建设一种可以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智能农场,是广大温室作物生产人员的迫切需求
预计在未来10年内,智能农场的管理与发展将会高速发展,这样大大减少劳动力,物力,进而实现智能化,国产化,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产品的质量及其性能也会大大提高,保持稳定。
二、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智能农场控制系统是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与通讯等技术于一体,通过预装多种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参数,搭建温室智能化软硬件平台,从而实现对温室中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参数的自动监测和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的设备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合理方案的选择。
(2)模拟物理量数据的采集。
(3)采集数据的传输。
(4)数据的处理及器件的控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当前收集的文献:
研究思路: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看已学的电子方面的课本以及到网络和图书馆去查阅了单片机数据采集方面的资料,linux
c的学习。寻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确定方向、选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撰写初稿、研究毕业论文的特点与不足、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的全部工作。
研究方法: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测试法、文献法、实证研究法。通过不断地研究和修改,最后再得出结论,通过毕业设计,有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收集的文献有:
[1]
鸟哥.
鸟哥Linux私房菜[M].
机械工业出版社:鸟哥,2012.
[2]徐波.
C和指针[M].
人民邮电出版社:(美)(KennethA.Reek),2008.
[3]张亚英,戚正伟.
UNIX环境高级编程[M].
人民邮电出版社:
(美)理查德·史蒂文斯,(美)拉戈
著,尤晋元,2006.
[4](美)史蒂文斯.
UNIX网络编程[M].
人民邮电出版社:(美)史蒂文斯,2009.
[5]韦东山.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M].
人民邮电出版社:韦东山,2008.
[6](美)科波特.
LINUX设备驱动程序[M].
中国电力出版社:(美)科波特,2001.
[7]蒋本珊.
计算机组成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蒋本珊,2008.
[8]杜春雪.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杜春雪,2008.
[9]韩少云,奚海蛟,谌利.
ARM嵌入式系统移植实战开发[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韩少云,奚海蛟,谌利,2012.
[10]粟思科,注解.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M].
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小强,2012.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农作物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如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如果环境不合适或者不稳定,农作物不会有较高的产量。目前大部分农场仍在采取落后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实时性差,精度差,环境波动大,这样农作物产量低,并且人工成本开支巨大,农场竞争力自然差。因此,为了使农场效益的最大化,必须采用全自动化的手段,来对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察与精确的控制。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结果:
研究计划:
2015年3月10日~2015年4月1日
查阅文献
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5日
制定设计方案
2015年4月6日~2015年5月15日
进行设计与功能实现
2015年5月16日~2015年5月25日
初步完成设计。
2015年5月25日~2015年5日30日
修改并完善设计。
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3日
毕业答辩。
预期结果:按计划完成课题要求的脉搏计电路的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评定表
指导
教师
意见
该课题的选题恰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设计难度合适,调研充分,与研究条件基本符合,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12月25日
答辩小组审核意见
同意指导老师意见
组长签名:
2011年
12月
30日
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
院长签名:
2011年12
月30
日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