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4月审读报告

成王败寇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成都全搜索2015年4月审读报告本文简介:成都全搜索2015年4月份审读报告1、报道的特点与重点本月,“本网最新”板块的新闻仍以省内新闻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报道比例上,如表一所示,省内新闻占97%,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分别占2%和1%。新闻报道主题如表二所示,省内新闻重点关注文体、社会和经济新闻,国内新闻则偏重经济新闻。表

成都全搜索2015年4月审读报告本文内容:

成都全搜索2015年4月份审读报告

1、

报道的特点与重点

本月,“本网最新”板块的新闻仍以省内新闻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报道比例上,如表一所示,省内新闻占97%,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分别占2%和1%。新闻报道主题如表二所示,省内新闻重点关注文体、社会和经济新闻,国内新闻则偏重经济新闻。

表一:头条新闻分布比例

本月,“本网最新”的省内新闻以文体、社会和经济新闻为重点。其中,本月文体新闻主要以残运会网球赛事和在成都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为主。围绕残运会网球赛事的报道具体如21日《残运会网球赛事落下帷幕

四川队摘得3金》、20日《把运动员当朋友

志愿者为残运会送上一份清凉》、17日《残运会网球赛正式开打87名运动员将进行590场角逐》等;对文化艺术活动相关报道具体如15日《“蓉城之春”音乐会举行“春之歌”唱醉观众》、13日《“蜀萃芳华”四川清音魂牵梦萦》、14日《2015“蓉城之春”艺术节提前看》等。社会新闻主要以成都本地发生的奇闻轶事为主,如22日《网曝华西医生造辱骂拒绝为孕妇接生》、《温江男子借虚拟交易平台

十余天》等,这些新闻趣味性十足,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心态。经济新闻方面,成都全搜索针对知识产权日进行了专题报道,如22日《成都知识产权案破3000件

中院发布典型案例》、《迎世界知识产权日

巡回法庭搬进“蓉漂”茶馆》、21日《2014年四川省查出侵权盗典型案件今日通报》,该系列报道既增加了市民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呼吁更多市民自发加入到知识产权保护群体当中,很好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

“本网最新”的国内新闻以经济新闻为主。如20日《今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17日《教你练就火眼金睛

看穿非法集资的骗人伎俩》。这些报道虽无明显本地特色,但所关注话题都与普通市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很强。

表二:头条新闻主题分布图

二、本月报道亮点之“美丽成都”

截止4月23日,本月共策划开设了七个专题报道,分别为《发现身边文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走基层抓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水润天府

生态成都》、《开放成都新机遇

凝聚发展新合力》、《重建新路子

芦山新模式》、《书香天府

全民阅读》。既有对身边文明现象的赞赏弘扬;也有对地震灾区新面貌报道;有报道及成都市各地区新动力、新发展的报道,同时;也有专题报道了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城市建设与开发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注重生态建设,;专题还涉及有以及加强对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围绕“五位一体”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为核心,通过对信息进行统合和分类,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如微博互动、评论分析)呈现“美丽成都”。以下将从版面、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全搜索专题报道进行分析。

(一)专题特色

1、

版面

就四个专题报道版面而言,呈现出干净、简洁的色调,既可提升受众阅读舒适感,又激发其关注并阅读专题内容的兴趣。同时每个专题下各个子板块的布局干净简洁,又很清晰新颖,体现出页面设计上的视觉美感。其次在各子板块的标题上与首屏标题相呼应。如《发现身边文明》专题下的各版块标题分别为《全叔看文明》、《身边榜样》。

2、形式

本次专题形式均以独立的网页版呈现,报道形式多、比较丰富,综合运用视频、图片、文字、漫画、问卷等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报道。比如《水润天府

生态成都》特设一个名为“科普馆”的子栏目,其子栏目有一期关于《成都:城市与水的新不了情》报道,最为特色、新颖。新媒体标题情调第一眼效应,通过创造,引人入胜的点,来诱导读者。该报道标题中“新不了情”四字既解释了城市与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很博眼球,抢吸引力;其次,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将看似理论的东西处理为网友喜乐的形式,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见图一);最后,开设“有奖问卷”,把视频里的内容与问题答案结合,既调动网友的兴趣,同时也使网友认真地看完该视频,起到更好的内容传播效果(见图二)。

图一:科普馆视频截图

图二:成都全搜索“有奖问答”截图

2、

内容

内容上分别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呈现这句话可能稍微换个说法

。政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专题中,分别从“头条”、“贯彻落实”、“评论”、“社会反响”四个板块,有会议主要内容、政策文件、各地区汇报内容、社会反响等方式,使该专题报道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由各地区思想建设方针到社会各方面看法,以一种多方面、多角度的方式展现整个社会的“动态”过程,一改过去会议式的常规报道模式。

经济建设:《开放成都新机遇

凝聚发展新合力》专题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走基层抓发展》专题虽都是报道经济建设,但前者更侧重于成都总体的经济情况,而后者偏向于把整个成都的发展情况拆分为各地区呈现,具有区域性特征,清晰明了得掌握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在“评论分析”部分,选取成都各大主流媒体稿件,如成都商报《从基层寻找成都发展的更大动力》,成都日报《引领新常态

奋力抓发展》,从某一方面突出权威性以及展示整个舆论的态势。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现身边“文明》专题中,设有4个子栏目,分别为“新闻动态”、“全叔看文明”、“身边榜样”、“微博互动”,他它们围绕不同对象,有个人,也有社区,运用文字、图片、漫画等不同方式深入发现“文明”,突出内容的全面性。

《重建新路子

芦山新模式》专题,展现芦山灾区在两年后新模式、新生活,变化等,营造一种新希望,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出现大量的图片展示,不论是记者拍摄的,或是受众通过“随手拍今日芦山”板块上传图片,这些都使受众更真切地了解芦山现况。

生态建设:《水润天府

生态成都》专题中,其内容更是多元、丰富多元。不仅涉及成都周边各地的湿地,同时以地图的方式展现它们的分布情况以地图的方式展现,即一目了然明确它的方位情况,也了解整个成都它的生态状况;其次当用鼠标指向各地湿地时,会出现简短的简介,如它的具体位置、占地情况、设施情况等,彰显网络媒体内容多元性与动态性。

(二)同题比较

中央级媒体新华网四川频道,本月推出两个个专题,《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新模式解码》、《探索芦山强震恢复重建新路子研讨会观点集粹》。两专题都是围绕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新模式解码》为例,该专题版面结构清晰,每个子栏目以链接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以清爽、简洁、干净之感(见图三);同时它的形式多样,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图片、文字、漫画等方式以一种全立体,多角度交织、汇合;在内容上主要突显积极向上的风格。与成都全搜索相比,它的版面格局和报道形式方面更加突出。但是在互动方面,新华网四川频道没有任何与受众可以互动的版块。

图三:四川频道专题

区域级媒体四川在线在本月仍没有推出任何专题,如针对湿地部分,以消息报道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同题的归类或比较,与成都全搜索在这方面相比,其传播势力削弱,甚至可能忽略其价值。

三、问题和建议:

1、

21、“微博互动”板块,仍是区域媒体的官方微博参与,百姓参与度不高

本月四个专题中有两个专题底部设有“微博互动”板块,但参与互动几乎全为区域媒体的官方微博,如成都商报、四川日报、成都发布,普通民众参与度不高。其实这两部分的专题内容都具有地域性和贴近性特征,但民众参与度低可能是内容传播效果不高,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报道。

32、版面布局或者排版不够仔细

版面布局出现小瑕疵,“省委”两字挡住“头条”,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出现重影感,影响受众阅读观,同时也挡住“头条”二字的重要性。

春华秋实 2022-07-16 00:46:10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新时代的门当户对的意思(门当户对的意思)

1、中国成语的意思是“mndnghdu‐”,过去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当,适合通婚和结婚。2、出自汪芫师傅《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不般配,总比捉贼强。”...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又何间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又何间焉”的“焉”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原文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含义不同。
袒露用于表示事件、物体,指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显露。坦露多用于表示思想情感,指坦率地表露(思想、情感)。
2、两者的具体用法有所区别。
“坦露”和“袒露”都可以表示坦率地表露,但如果只是用语言文字表白,并未流露在他人面前或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只能用“坦露”。
袒露造句:
1、我向妈妈袒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支持。
2、天太热,他袒露着上身。
3、农民们袒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造句:
1、他解开上衣,坦露着胸膛,跨马而去。
2、一年多以来,他首次就上赛季的冲突坦露心声。
3、这时不宜向别人坦露心声或与别人分享你的秘密,相反,这时适合倾听别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