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表)学院:2013年4月8日课题名称1.8吨轻型货车设计(变速器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题类型工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课题来源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汽车工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世纪末卡尔.本茨制造出的第一辆
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学院:
2013
年
4
月
8
日
课题名称
1.8吨轻型货车设计(变速器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课题来源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汽车工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世纪末卡尔.本茨制造出的第一辆汽车到今天的智能型多功能汽车,汽车己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象征。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家庭平均拥有汽车数量以及公路网的建设规模等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其汽车工业的发展更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直接影响,
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汽车工业也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正逐步加快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在目前拥有汽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轻型货车作为小型货车中的一类车型,泛指那些发动机前置,前面有一排、一排半或两排的乘坐轿厢,后面为开放式或封闭式的货物厢,集有轿车、货车及越野车功能的小型汽车。轻型货车车在载货或在雨、雪路面上行驶时,动力强劲,越野性能出色。它既有轿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同时也有载货车的通过性和载货能力。货两相宜的特点,它在汽车大家族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轻型货车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车型。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其中有10亿人口都在农村和中小城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基本用不上轿车,但他们又确实需要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来发展经济。因此,这部分人是一个非常大的汽车潜在消费群体。轻型货车,它既有轿车的舒适度,又有微型货车的货运功能,它的性能、用途及价位,注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进行本次1.8吨轻型货车的设计,既能符合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趋势,也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1.
变速器国内外的现状
目前,从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变速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
(2)、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虽说自动变速汽车没有离合器,但自动变速器中有很多离合器,这些离合器能随车速变化而自动分离或合闭,从而达到自动变速的目的。
(3)、手动/自动变速器
这种变速器在德国保时捷车厂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档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档的乐趣。此型车在其档位上设有“+”、“-”选择档位。在D档时,可自由变换降档(-)或加档(+),如同手动档一样。
(4)、无级变速器
无级变速系统不像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那样用齿轮变速,而是用两个滑轮和一个钢带来变速,其传动比可以随意变化,没有换档的突跳感觉。它能克服普通自动变速器“突然换档”、油门反应慢、油耗高等缺点。无级变速器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并选定几个常用的速比作为常用的“档”。装配该技术的发动机可在任何转速下自动获得最合适的传动比。
2、汽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现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可调变速器或者无级变速器的方向发展。
自动变速器多档化虽能扩大自动变速范围,但是并非安全迅速,理想的无级变速器是在整个传动范围内能连续的、无档比的切换速度比,使变速器始终按最佳换挡规律自动变速。无级化是对自动变速器的理想要求。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提高,变速反应快、油耗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速器的自动控制将会进一步完善,在各种使用工况下能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的最佳匹配。
当今世界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对无级变速器的研究十分活跃。不久的将来,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电子控制式的无级变速器可望得到广泛地发展与应用。
3.本车变速器的分析与确定
为了保证轻型货车在载货或者在雨、雪路面上行驶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出色的越野性能。也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轻型货车高性能、安全、可靠、舒适性的要求。并从轻型货车的特性与经济性方面考虑,本车将采用5+1式手动变速器。
2.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1.8吨轻型货车变速器的设计,全组确定总体方案,并进行讨论,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绘制装配图以及主要的零部件工作图。
2、根据之前的计算校核,并结合所绘制的图纸,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
3、完成外文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调研法
2、小组讨论法
3、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4、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5.
实施计划
(5-6周)
调研、搜集分析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6-7周)
全组集体讨论,确定总体方案
(8-10周)
完成主要总图设计
(11-12周)
完成零件图设计,并完成机绘图
(13-14周)
按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并整理图纸与全部设计文件,翻译英文资料,将全部设计资料交给知道老师
(15-16周)
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