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设计_开题报告

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设计_开题报告本文简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设计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姓名:郑卓丰指导教师:包凡彪蔡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意义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民对汽车的需求量呈现大幅度的增长,每个汽车的厂商也在对这一全球最大市场进行争夺
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设计_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珠
海
学
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设计
学
院:
机械与车辆学院
专
业:
车辆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
郑卓丰
指导教师:
包凡彪
蔡
云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一、研究意义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民对汽车的需求量呈现大幅度的增长,每个汽车的厂商也在对这一全球最大市场进行争夺较量。毫无疑问地,厂商旗下的产品质量即是抢占市场的一大决定因素,而发动机也是汽车的心脏,所以发动机的开发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次研究着重设计大众宝来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
配气系统又名配气机构,它主要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根据发动机当前实际工况来准确控制进气时间和排气时间。
配气系统作为发动机两大机构之一,是非缺补可的一环,所以研究配气系统结构是对汽车行业十分深远的效用。因此,在整车设计制造过程当中,曲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令其各参数能与整车性能相匹配,是曲轴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阅读调查相关文献来获得信息,对宝来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等进行数据分析与技术评测,从而设计配气系统结构的,最后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对于宝来轿车发动机的配气系统结构设计工作主要是其的参数计算,理论分析,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的校核以及运用Catia软件设计出制动器结构的具体图形。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保罗轿车发动机的曲轴:
1.首先通过对发动机配气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分析不同类型的配气系统结构的优劣势所在,从而确定最适合宝来轿车的配气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2.收集制造配气系统的材料,根据发动机的参数从而选择配气系统的材料。
3.通过计算确定配气系统的主要尺寸和结构设计的细节。
4.对配气系统进行强度的校核,分析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5.使用Catia软件绘制设计图形。
技术路线
1.
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课题论证报告,初步了解设计内容和要求。
2.
根据设计内容和要求在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3.
阅读所搜集的资料和文献,结合自己的设计学习和吸收资料和文献中相关的信息和内容、说明书编写。
4.
初步确定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理,通过比较各种方案确定总体结构。
5.
确定制动系总体结构方案、制动器的选择和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方案,制图。
6.
利用画图软件CATIA对所确定的机械结构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对部分零、部件强度通过规范的计算进行校核,完成总装配图纸和部分零件的制图。最后,进行总结设计,编写计算说明书。
三、重点和难点
1.研究配气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研究配气系统的结构形式以及与发动机参数的配合程度,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摇臂、气门间隙调节器、凸轮轴等主要部件的设计。
2.
配气系统的主要尺寸和结构设计细节
发动机配气系统的尺寸主要包括:
进气凸轮轴直径、排气凸轮轴直径、活塞直径、曲轴两端的结构、曲轴的止推、过渡圆角等
3.曲轴设计流程的优化
配气系统结构设计主要包含结构选型、参数选择、性能仿真与评估。对于所设计的配气系统必须符合宝来轿车整车的性能情况,并且对其主要参数和其他参数进行预演、校核、优化和确定以达到最安全、最经济、最耐用。
四、开发环境
Catia软件作图
五、计划进度
第7学期下半学期,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论文选题。收集资料,
拟定初步方案,初步完成开题报告。
第8学期,1--2周:提交开题报告,根据指导老师论文的框架与思路,
收集整理所需的资料。
第8学期,3--7周:列出论文大纲,整理数据,完成论文写作过程。
第8学期,8--9周:结合数据与现实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结果。
第8学期,10周:
整理所有资料数据,写成毕业论文,送指导老师审阅。
第8学期,11周:
毕业论文修改稿定稿、打印、汇总。
第8学期,12周:
完成答辩报告,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1】杨万福.《汽车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唐文初、邓宝清.《汽车构造》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望予.《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俊玲、罗永革.《汽车工程专业英语》
机械工业出版社
【6】许洪国.《汽车运用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7】刘惟信.《汽车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8】余志生.《汽车理论》
机械工程出版社
【9】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冯仁华.发动机配气机构优化改进设计[D].湖南大学,2009.
【11】M.
Umashankaran,J.
Hari
Vignesh,A.
Saravana
Kumar,R.
Shyamaprasad,R.
Saravana
Prabhu.Metallurgical
Test
on
20MnCr5
Steel:
To
Suggest
as
a
Suitable
Crankshaft
Material762
【12】D.A.Moore,K.F.Packer,A.J.Jones,D.M.Carlson.Crankshaft
failure
and
why
it
may
happen
again.2001
【13】Li-Hong
Dong,Bin-Shi
Xu,Nan
Xue,Hui-Peng
Wang,Hao-Yu
Li.Development
of
remaining
life
prediction
of
crankshaft
remanufacturing
core.2013
六、指导教师意见:
本论文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现在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选题,选题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难度和深度合适。
研究的内容可行,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比较明确,研究方法得当,研究步骤和措施合理,研究总体进度和安排合适。
总体而言,该生开题报告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同意其按期开题。
指导教师:*年*月*日
7、
工作小组审查意见:
经工作小组审查,该生选题合适,准备充分。开题报告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同意其按期开题。
工作小组组长:*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