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试题(II卷) 含答案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试题(II卷)含答案本文简介: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试题(II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题号基础检测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作文总分得分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试题(II卷)含答案本文内容: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试题(II卷)
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
号
基础检测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
作文
总分
得
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蜕(tu)变
玷din污
诅zǔ咒
倔ju强
B.
堕
du
落
贪婪
ln
禀
bǐng告
奢shē侈
C.
应
和h
水藻
zhǎo
澹澹dn
栖
qī息
D.
枯涸(h)
迸(bng)溅
酝酿(ning)
梦寐(mi)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酝酿
茏罩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B.
镶嵌
湛蓝
以往情深
清澈见底
C.
霹雳
空灵
返老还童
宽敞明亮
D.
缘份
恩泽
波光粼粼
春燕啄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点缀
崩塌
多姿多采
玲珑剔透
B、伶仃
懊脑
闲情逸致
随声附和
C、嬉戏
嘹亮
玲珑剔透
晃然大悟
D、玷污
清洌
惊慌失措
仙露琼浆
2、我会给下面每个字组词语。
锈(
)燥(
)减(
)
揪(
)乖(
)
绣(
)澡(
)碱(
)
瞅(
)乘(
)
3、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
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
4、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5、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6、辨字组词。
嫌(
)驰(
)辨(
)洋(
)
谦(
)弛(
)辩(
)痒(
)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既是作者周晔对伯父的认识,又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伯父就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他在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感受了唐代诗圣__________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的喜雨,欣赏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的美妙,领略了元曲中那“青山绿水,__________”的画面,还发现了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还有写景诗、抒情诗、儿童诗与诗同行,真是魅力无穷。
2、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
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请为前面描写的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有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调查,广州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14%的小学生血压偏高,学生肥胖率比2年前增长了1%。(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句诊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2)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3)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4、某空调的广告语仅用了三个字“净、劲、静”,请说明该广告词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古文欣赏。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恩师
亲爱的老师,你还在我故乡那长着许多荔枝树的山村小学任教吗你还在背(bēi
bi)着我故乡的小学生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吗你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引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走出师范学院的大门,毫不犹豫地踏进我们偏远的山庄。你丝毫没有繁华城市小姐的(矫
娇
骄)气,吃苦耐劳,稳重端庄,受到了全村父老乡亲和孩子们的喜爱。那年你才十八岁,像大姐姐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我故乡的山野,那么多的沟沟坎坎,那么多的泥泞(nng
nng)小路。在多风多雨的季节里,放学时,你总是送我们回家。你把裤腿卷得高高,光着脚丫,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淌
趟)过那条脾气暴躁的小河。浪花溅到你的身上、脸上,雨水打湿你乌黑的头发,你却全然不顾。
隔着小河,你向我们频频招手,反复叮咛“路滑,慢点儿走,明早我来接你们”你悦耳的声音让小河的波浪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灿烂的微笑像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样美丽。
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即将成为一名教师,我决心像您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画“√”。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和短文中的相同)
(
)的山野
(
)的小路
(
)的小河
(
)的山庄
(
)的声音
(
)的微笑
3.
短文具体写了女教师的什么事迹(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短文内容,补充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
)的(
)。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笔下生辉。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C
2、C
3、D
4、D
2、答案不唯一
3、D
4、峥嵘,眷恋,撇嘴,魁梧,侵蚀
揉搓,裤兜,荣誉,追悼,冻僵
5、“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漫山遍野
)
6、略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名族魂”。故乡。俯首甘为孺子牛。
诗经、杜甫、润物细无声、听取蛙声一片、白草红叶黄花。
2、略
3、略
4、净净化室内空气;劲制热、制冷强劲;静噪音很小,十分安静。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略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
2、略
3、略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