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提纲

短文两篇导学提纲本文简介: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提纲课题:《短文两篇》设计人:王峻松审核人:杨小兰姓名:班级:使用时间:热线电话:80206666评价课前参与一、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解决重要实词字词的音、义。2、重点语句翻译、理解。二、导学题:1、注音隅()祎()深邃()巃嵸()檐()闼()井邑()绝
短文两篇导学提纲本文内容:
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语文(
学科
)导学提纲
课题:《短文两篇》
设计人:王峻松
审核人:杨小兰
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热线电话:80206666
评价
课前参与
一、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解决重要实词字词的音、义。
2、重点语句翻译、理解。
二、导学题:
1、注音
隅(
)
祎(
)
深邃(
)
巃嵸(
)
檐(
)
闼(
)
井邑(
)
绝壑(
)
槛(
)
憩(
)
啾唧(
)
碧窈(
)
2、解释
隅(
)
尝(
)
驾(
)
憩(
)
名(
)
耸构(
)
巍峨(
)
巃嵸(
)
倚(
)
河汉(
)
重檐(
)
翼(
)
闼(
)
霞敞(
)
井邑(
)
形胜(
)
最(
)
步(
)
园(
)
刺(
)
同知(
)
款(
)
磊(
)
缘(
)
实(
)
临(
)
绝壑(
)
幽阴(
)
邃(
)槛(
)
后(
)
蒙丛(
)
啾唧(
)
颓然(
)
碧窈(
)
诸(
)
俱(
)
显(
)
憾(
)
3、一词多义
⑴以
遂以名楼(
)⑵于
返憩于此(
)⑶其
观其耸构巍峨(
)
以实奇(
)
坠于水(
)
坐其中(
)
俱以假山显(
)
4、翻译句子
⑴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⑵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⑶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⑷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三、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惑?(可就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和内容方面提出你的困惑)
课后参与: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一)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而鼓之
②作断纹焉
③易之以百金
④莫不然矣
2、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弦而鼓之
②还之
③易之以百金
④工之侨闻之
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二)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口齿笨拙②兴平:汉献帝年号。③稆lǚ
:
野生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
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课后参与答案
(一):1:①弹
②花纹
③交换、
买
④这样
2:①琴
②代工之侨
③琴
④这件事
3: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4:这则寓言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路。
附《工之侨献琴》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二):1.①背
②背弃,辜负
③见同“现”④拜见
2.C
3.①苦于没有时间
②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