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习题

删除回忆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习题本文简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习题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2、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3、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习题本文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习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2、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3、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

B、瓷碗破碎

C、酒精挥发

D、石蜡熔化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A.食物腐烂

B.钢铁生锈

C.湿衣服晒干

D.蜡烛燃烧

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7、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的改变

B.气体放出

C.新物质生成

D.发光、放热现象

8、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9、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10、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

C.用粮食酿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剂

12、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良好的延展性

B.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C.能导电

D.能导热

13、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无色气体生成

B、有蓝色沉淀生成

C、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发出耀眼白光

1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物理变化

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5、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食物腐败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1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

D.火药爆炸

18、翰林汇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19、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和发光

C.有气体逸出

D.有其它物质生成

2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生锈

C.豆磨成豆浆

D.汽油挥发

2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22、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

D.水在4℃密度最大为1

g/mL

2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40C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

C.酒精能够燃烧.

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樟脑丸在衣橱中变小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煤气燃烧

C.湿衣凉干

D.菜刀生锈

26、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煤气燃烧

C.湿衣凉干

D.菜刀生锈

28、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29、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30、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3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

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玻璃熔化,黄酒变酸

D.瓷器破碎,滴水成冰

32.在下列变化中(1)冰融化成水(2)铜器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3)汽油挥发(4)镁带燃烧。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3.下列性质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加热碱式碳酸铜

C.氧化铜是黑色固体

D.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

34.把潮湿的黄色硫粉(即硫黄)和适量汞(即水银)一同放在研钵里研磨,不久全部变成了黑色粉末。问其中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5.下列叙述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蜡烛受热后易熔化,属于它的化学性质。

(2)煤可以做燃料,是根据它的化学性质。

3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

A.颜色变化

B.状态变化

C.发光、发热

D.其他物质生成

3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钢铁生锈

B.木材锯成各种形状

C.煤炭燃烧

D.点燃鞭炮

3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将煤末制成蜂窝煤。

C.铁钉生锈

D.蜡烛燃烧

39.写出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

(1)硫黄粉和熟石灰______。

(2)水和白酒______。

(3)蔗糖和食盐______。

(4)碱面和食盐______。

40.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是否都正确

(l)铁丝受力弯曲,体现出铁丝比较软的化学性质。

(2)粉笔能在黑板上写字是因为粉笔是白色的。

(3)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4)木材能被点燃,表明木材具有可燃的化学性质。(

41.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据是

[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粉末

(D)镁带由长变短

42.下列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结冰

(B)矿石粉碎

(C)钢锭轧成钢条

(D)植物的光合作用

43.2005浙江嘉兴中考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44.2006山东济宁模拟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5.(经典回放)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46.2005湖北黄冈课改中考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4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48.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50、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5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5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53、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5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55、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③⑥

(D④⑤

56、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

57、(梅州)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58、(达州)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5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60、以下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酒精可以用作燃料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盐酸可以除铁锈

二、分析填空

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2、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

等属物理变化。

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

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3、默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

5、现有4组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结合你生活经验和他们的性质进行区别。

(1)食醋和白酒

(2)铜和铁

(3)食盐和白糖

(4)味精和面粉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

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两句;

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两句。

7、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

2

3

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1999年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氢气球,店的周围站满了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导致约2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试解释爆炸的原因。

3从安全角度出发你认为可用什么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说明理由。

10、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1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12、从第一组中选择适当的词语的序号填入第二组的空格中

第一组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2木炭可以燃烧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5)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②属于化学性质

③属于物理变化

④属于化学变化

⑤属于化学现象

13、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

化学性质(

永不凋落的玫瑰花 2022-07-19 20:45:02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春白雪)

1、杨春白雪。2、杨春白雪,中国的一个成语,发音为yngchnbixu,最初指战国时期楚国比较高雅的歌曲,后来指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3、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仲英有歌者,其开头为:《对楚王问》《下里》。全国...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名列前茅一般是指前几

名列前茅并不固定指前几,名列前茅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原指古代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则举茅草发出警报,后来以“名列前茅”字面意思是指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其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
“名列前茅”这个成语乍一看来是说楚国军队训练有素,严整有序,实际上反映了楚国的德、刑、政、事、典、礼这六项都不违背常规,这样的国家、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强调句型结构及用法

强调句型结构及用法是如强调句型指现在或未来的情况用It is指过去用It was.
例如:
It is I who、that am wrong.被强调部分为人强调词可用who也可用that.指现在的情况所以以It is开头,被强调部分是I谓语用“am”.原句:I am wrong.
基本定义:强调句(The Emphatic Pattern)是一种修辞,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情感而使用的一种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对句子中的某个部分进行强调,从而起到修辞的作用。英语常用的强调结构是It is(was)+被强调部分(主语、宾语或状语)+who(that)…….一般说来,被强调部分指人时,用who指事物时用that,但that也可以指人。在美国英语中指事物时常用which来代替that.
常用句型:
1、陈述句的强调句型:
It is、was+被强调部分(通常是主语、宾语或状语)+that/ who(当强调主语且主语指人)+其他部分。
例句:It was yesterday that he met Li Ping.
2、一般疑问句的强调句型:
同上,只是把is、was提到it前面。
例句:Was it yesterday that he met Li Ping.
3、特殊疑问句的强调句型:
被强调部分(通常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 is、was + it + that、who+其他部分。
例句:When and where was it that you were born.

孙敬是历史人物吗

孙敬是历史人物,汉朝著名政治家,纵横家,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人公。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衡水市冀州区)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吗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在一般的物理问题中(不涉及电子的激发电离,化学反应和核反应),内能中仅分子动能和势能两部分会发生改变,此时我们只关心这两部分,而将这两部分之和定义为内能。这是一种简化的定义,即狭义内能。在涉及电子的激发电离,化学反应和核反应时,为不引起误解狭义内能应严格称为热力学能(以前称为热能,热能这一概念在一些工程领域内仍广泛使用)。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