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系(院)建筑工程系年级2010级专业建筑学班级本科一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〇一五年一月开题报告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滨
州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
楼建筑设计
系
(院)
建筑工程系
年级
2010级
专
业
建筑学
班级
本科一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
师
二〇一五年一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国内经济增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层办公楼建筑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滨州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其经济的增长和用地的缩减使得高层办公综合体有了较大的发展前景。建设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已经是必然趋势。此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开发商追逐价值最大化的本性显露无遗,使得高层建筑有了较大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建设高层综合办公楼可以解决不同人群的办公需求和城市用地紧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设计的目的旨在了解综合性高层办公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掌握综合性高层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完成设计目的,了解高层建筑则是首要步骤:
1、高层办公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首先它是对办公空间的要求日益增加与城市用地是紧张冲撞的结果,其次是各种单一的办公功能被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与影响的大型建筑。
2、高层办公综合体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各种功能空间尺度变化灵活、水平与竖向交通系统有机组织,高新技术设备与新建筑材料的运用,设施高度集成、建筑造型前卫独特,易形成地域文化标志。
3、高层办公综合体作为一种城市建筑的形态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构成、作用与形式,并对城市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商务办公功能、会议交流功能、行业业务功能、餐饮宴会功能、商业及营业功能。
4、高层办公综合体建筑必须围绕办公要求来展开功能系统;集写字间、大小公司办公、企业办公、会议中心、餐饮空间、休息交流空间、洽谈交易空间、定位行业营业空间于一体,遵从“形式追随功能”。一座出色的办公综合体建成后可带动该地段的经济,与周边的综合体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方便商务人士的工作和生活,形成商业中心的效应,拉动城市区域发展。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基地区域环境的剖析,掌握和了解综合性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在功能与经济、功能与美观以及经济与美观等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考虑周边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考虑地方特色空间对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的影响。设计出带有地域性特色的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
研究的意义:
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高层建筑的形体构成与功能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分类时,往往将形体上的高层主体与裙房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功能上的主从关系,高层所包含功能为主要功能,而裙房所属的功能为从属功能。因此确定了综合性高层办公楼设计的主楼功能主要是进行办公,而裙房部分则是用做商场等其他功能。另外地下空间层可以用作地下停车上及设备用房。综合性高层办公楼是最大量建设的一种高层建筑综合体,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是聚合了购物、餐饮、旅游、休闲、观光等众多功能的办公类综合体建筑。具有集约化,垂直发展,形象突出的特点,可以作为地标建筑,特别是在商业非常密集的地区,综合性高层建筑可以充分展现自己‘高’的优势和特点。除此之外,综合性高层建筑具有视野开阔,有居高临下前程无限之感;综合性高层建筑受周围环境建筑冲煞小,影响业少:如临财星旺地受周围环境干扰小,发展大有“如日中天“之势,反之如临劫财星时,则是得不到周围庇护而兵败如山。例如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高层综合办公楼方案设计工程项目用地约13333.3平方米。该项目为一个甲级智能化商务写字楼,以商业与办公综合体为主,总建筑面积93000平方米以,地上建筑面积为73000平方米,其中商业1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
跨入21世纪的中国,在科学、经济、文化等等许多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高层建筑物作为一个国家在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标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滨州市中国人寿保险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设计用作收集、分析、处理、储藏知识及信息的场所——公共办公建筑,其重要地位也逐渐在各种建筑设计中确立起来。综合性的高层办公楼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建筑类型,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尤显突出,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早期的欧美城市以及香港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发展成熟,随后综合性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出现,其建设的速度和建造数量是叹为观止的,如今上海还成为世界上搞成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另外上海还有已建的环球金融中心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综合性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在体现了城市化和巨型化的特点以外,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智能化、综合化等方面的设计。因此研究和学习设计综合性高层办公楼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其意义也具有跨时代的含义。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合性高层建筑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以及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综合性高层建筑得到推广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用地紧张,地价昂贵。据国外资料分析,9-10层的建筑要比5层节约用地23%~38%,16-17层的建筑要比5层的建筑节约用地32%~49%,如果从5层增加到9层,建筑密度可提高35%,从而能使整个区域市政投资降低32%。
综合性高层建筑得到发展,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垄断资产阶级的相互竞争十分剧烈。谁都想借综合性高层建筑这块招牌来标榜门面,借以显示财团的雄厚实力。此外,各国也都互不示弱地把发展综合性高层建筑看作是先进、发达、富裕的标志,无形之中都彼此之间展开竞争。
现代综合性高层建筑的内涵,绝不是单纯是“高楼加楼梯”,而是一系列全新技术的具体反映。除先进的结构体系以及轻质、高强材料外,其内部就更加复杂了。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检测、管理等系统,它一分钟也离不开电脑,片刻也离不开电气化,说它是20世纪技术成就的体现并不过分。
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起,首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形成了综合性高层建筑热。作为综合性高层建筑发源地的美国,凭借雄厚的物力、财力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走在最前头,引起综合性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直到70年代末,这种热潮在美国达到高峰。进入到80年代后,在欧美这种热潮有所停顿,出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虽然也出现一部分综合性高层建筑,但不是向更高发展,而是向更精、尖方向发展,积极追求更高的的质量。
与欧美国家相反,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多地震的日本,都在步欧美的后尘,把欧美已经淡化的综合性高层建筑重新兴起,掀起了高层热。本来并不需要发展高层建筑的地方,也都前浪追后浪的发展起来。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本来经济并不富裕,一旦获得物质、技术手段时,也积极发展综合性高层建筑。
此外,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电梯系统的发明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出现。
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上升,以及发展一系列新的结构体系,使高层建筑的建造又出现了新的高潮,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开始普及。
参考文献:
[1]
魏薇,秦洛峰,黄俊.
法兰克福高层建筑发展规划[J].
华中建筑,2005,(01)
[2]
卓刚.
我国高层建筑应追求健康发展[J].
建筑,2001,(07)
[3]
杨玉玲,李英利,秦红利.
户外挂表管束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J].
上海煤气,2004,(06)
[4]
赵义湘,张巍,江迅.
上海越长越高不是好事[J].
建筑工人,2003,(10)
[5]
陈鲛.
高层建筑颂[J].
建筑学报,1991,(11)
[6]
梁丹青.
高层建筑之吾见[J].
规划师,1997,(04)
[7]
李湘洲.
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与现状[J].
南方建筑,1995,(04)
[8]
夏有才.
城市高层建筑之我见[J].
城市规划,1988,(01)
[9]
赵忠厚.
高层建筑及其在煤矿的应用[J].
中州煤炭,1988,(02)
[10]
戴复东,戴维平.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层建筑的现状及未来[J].
世界建筑,1997,(02)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BJ67--2006)
[14]《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第六章。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中国人寿滨州分公司近几年事业发展迅速,员工也不断增加,原有的办公楼已不能满足现有要求,拟在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兴建一座高层综合办公楼。
1、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城市特定环境因素,特别是很能代表滨州城市滨城区天际线一带的特殊环境对建筑构思的制约,并发掘出对方案思路的启示,学习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建筑创作的能力。
2、在空间和功能上主要训练两方面:首先,着重培养和训练对于功能空间的认知和塑造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空间划分的手段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变的、富于吸引力的集办公、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适用环境;其次,提高在有限的场地内,组织好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及流线关系(特别是营业与办公部分),同时初步学会运用光、色彩、材料及其他空间组织的基本手法。另外,了解其他用房与人体尺度的关系,并了解人的行为心理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3、把握综合体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及空间特征,并了解相关设计规范,完善专业知识构成。
研究方法
1、借助Adobe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地形图的绘制,遵循设计规范,分析规划建筑退让建筑红线,做出景观、建筑的用地范围,分析主导风向,建筑日照间距。
2、设计的总平面中应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场、道路、绿化、日照、消防等问题。主入口设计在北面,入口附近设20辆小汽车停车位和100辆自行车停放场地。
3、主体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要求停小车20辆。一~二层为营业大厅,采用集中式空调。三层及以上为公司办公楼,也可供出租适用(设计时考虑出租的灵活性)。空调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应考虑是室外空调机组的隐蔽性。建筑内设两台12人客梯,营业厅内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台。
预期目标
设计出图纸,图纸内容包括:
①总平面图
1:500。(包括建筑形态分析、交通组织分析、功能组成分析、绿化系统分析及空间分析图,比例可用1:1000),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场地道路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植物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②建筑各层平面图:1:200
③建筑各个立面:
1:200
④建筑剖面(不少于1个):1:200
⑤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电脑效果图)。
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电脑、Adobecad绘图、
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
五
课
题
分
阶
段
的
进
度
计
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4.12.29-2015.1.17
联系指导老师,检索、翻译和整理相关文献,确定选题
国内外进展
2
2015.1.18-2012.3.15
撰写读数笔记、外文翻译,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3
2015.3.16-2015.4.15
根据设计任务书,参观调研,搜集资料,一草,要求处理好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关系,建筑平面组成。空间构成及建筑体型初步完成;
一稿
4
2015.4.16-2015.5.20
二草,要求在一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将比例放大,修改平、立、剖面。绘制建筑透视草图,仔细推敲建筑形体;
二稿
5
2015.5.21-2015.6.5
周电脑绘制正图,交图
正图
6
2015.6.6-2015.6.10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设计审阅及是否参加答辩的意见;
审阅
7
2015.6.11-2015.6.15
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年*月*日
系主任意见
签字(公章):*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