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

开题报告---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本文简介: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题目类别毕业论文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工11203班学生姓名邓招指导教师尹先清辅导教师尹先清开题报告日期2016年1月9日-Ⅱ-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学生:邓招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开题报告---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本文内容:
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
长江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
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
题
目
类
别
毕业论文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化工11203班
学
生
姓
名
邓
招
指
导
教
师
尹
先
清
辅
导
教
师
尹
先
清
开题报告日期
2016年1月9日
-Ⅱ-
3-巯基丙酸合成工艺实验及分析
学
生:邓
招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尹先清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题目来源:产学研合作实践。在荆州市偌亚化工生产现场进行全部工作。
3-巯基丙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国民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作为医药中间体的原料到各种化学助剂、添加剂,再到电子化学品,它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原料。但是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3-巯基丙酸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例如生产原料的选择、生产线路的优化设计、产品监测等等,导致它并没有实现安全、绿色、大规模生产。鉴于原料是否廉价易得,合成线路的简单可行性,最终以丙烯腈与硫氢化钠为原料,合成3-巯基丙酸。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3-巯基丙酸(又名:
β-巯基丙酸、巯基丙酸,3-Mercaptopropionic
acid),分子式:C3H6O2S,CAS登记号:107-96-0,化学结构式为:。无色透明液体,遇冷固化。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是医药芬那露的中间体,可用于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制备交联剂、硬化剂、树脂添加剂、抗氧剂、催化剂和生化试剂,也可用来制备塑料热稳定剂、除草剂及其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还可作为PVC热稳定剂酯基锡的原料,在染发烫发行业也有应用,同时也可以用作聚氯乙烯的稳定剂,与硫代乙醇酸一样可用于透明制品,热稳定性非常好,优于其他稳定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国内仅东北第三制药厂生产3-巯基丙酸,其工艺为硫脲法。其合成方法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丙烯腈路线,即利用丙烯腈与NaHS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然后酸解合成3-巯基丙酸;其二为丙烯酸路线,即利用丙烯酸与H2S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或利用丙烯酸与Na2S2O3加成生成Bunte盐然后水解制备。前者采用过量H2S高压下反应,对设备要求苛刻,大大过量的H2S回收困难,后者产品收率很低;其三为3-氯丙酸路线,即利用3-氯丙酸为原料,通过与Na2CS3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再酸解制备。该方法原料成本高,废水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另外利用3-氯丙酸与Na2S2O3反应,再酸解也可制备得到3-巯基丙酸。硫脲法所使用的原料中硫脲和一氯代丙酸钠的成本较高,反应中要生成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硫酸钡等多种副产品,回收利用的成本过高。所以,综合考虑原料是否廉价易得、合成线路是否简单易操作、原料是否容易回收、废气废液是否容易处理等多种因素,研究以丙烯腈与硫氢化钠为原料,合成3-巯基丙酸,为工业大规模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姜旭,陈稼轩,龙春梅,蒋文伟.
β-巯基丙酸的合成[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35(3):48~49.
[2].
冯柏成.
β-巯基丙酸的合成研究[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8,19(1):63~66.
[3].
张圣光,王留成,程相林,赵建宏,王亚婷.
硫氢化钠法合成β-巯基丙酸的工艺研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5,23(8):34~37.
[4].
黄可龙,张鹏,董萍.
琉基丙酸及其醋的制备和红外光谱研究[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22(5):588~592.
[5].
陈郁璇,王海水.
3-巯基丙酸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研究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9):1147~1152.
[6].
刘福德,王密,高素华,韩宝成.
3-氯丙酸路线合成3-巯基丙酸[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23(2):130~132.
[7].
E.
阿雷兹.
3-巯基丙酸合成方法[P].
中国:1185
432A,1997-10-10.
[8].
KLENK
H.
β-mercaptopropionic
acid
derivatives[P].
DE:
3
223
973,1983-12-29.
[9].
Borut
Furlana,Zdenko
?asar,Damjan
?terka,Jan
Fabris.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as
a
new
reagent
for
the
industriallyapplicable
synthesis
of
highly
pure
O-desmethylvenlafaxinefrom
venlafaxine[J].
Journal
of
Sulfur
Chemistry,2015,36(1):67~73.
[10].
Kudelski
A.
Raman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monolayers
on
silver[J].
Surface
Science,2002,502:219~223.
[11].
Alexey
I.
Potapov,Alexandre
V.
Vorontsov.
Investigation
of
fragmentation
pattern
of
bis(trimethylsilyl)ester
of
3-mercaptopropionic
aci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004,235(2):163~170.
[12].
P.
Salgadoa,T.
Visnevschi-Necrasov,R.P.
Kiene,I.
Azevedo,A.C.S.
Rocha,C.M.R.
Almeida,C.
Magalh?es.
Determination
of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by
HPLC:
A
sensitive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J].
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15,
992:103~108.
[13].
JIAN
Wen-ping,LIU
Sheng,LI
Jun,YANG
Wen-sheng.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Zn-MPA(3-Mercaptopropionic
Acid)Complex
Under
M
icrowave
Irradiation[J].
ScienceDirect,2008,24(3):353~356.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根据对国内对巯基丙酸行业的研究报告,结合巯基丙酸行业历年供需变化规律,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生产销售情况,立足市场,结合科研,对国内的巯基丙酸现状调查显示:3-巯基丙酸不仅是重要的医药芬那露的中间体,同时可以作为化学助剂、添加剂、交联剂、硬化剂、抗氧剂、催化剂、生化试剂等,用途广泛,需求量大,主要市场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南地区,市场前进十分广阔。但是,目前国内只有东北第十三制药厂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除此之外都是小批量生产模式,不仅生产能力有限,科研技术的保密性也严重制约了巯基丙酸的技术改进和规模化。同时研究表明,不管使用目前的哪种方式(前述提到的3种生产路线),或者原料毒性过大、或者原料价格昂贵难寻、或者操作条件苛刻、或者生产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效益低、或者副产物多,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巯基丙酸的生产规模化。
为了实现“零污染”、“绿色环保”的目的,科研方向正在逐步转向节能环保、低污染、原子经济效益高的方向,寻找低毒性、原料易得、易操作、低污染的可替代品,用于大规模化生产巯基丙酸,真正实现利国利民的目的。由于实验室操作和实际的工厂生产的巨大差异,眼下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尽可能的使反应步骤最少,条件容易控制,产品检测难度小。努力解决环境与效益同步最大化,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大问题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5.1
关键问题
(1)
生产产品是否合格的检测步骤及内容;
(2)
酸法生产工艺更改为碱法生产工艺后,如何判断生产效率是否提高;
(3)
如何确定最优生产方案。
5.2
解决思路
采用的实验路线如下:
针对以上几个关键问题,实现合格生产可提供的解决方法分别如下:
(1)
根据3-巯基丙酸的生产路线:合成?水解?回流?萃取?精馏,严格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操作:
?对进厂原料进行检测,确保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合格;
?严格控制回流环节的回流液含量达标;
?严格控制萃取环节的萃取液含量合格;
?对精馏液的含量进行分析;
对出厂产品做最后环节的含量分析;
(2)
忽略掉生产过程中的环节,直接检测最终产品的含量和纯度,对比工艺改进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3)
将实验数据做成表格,对比实验,原料廉价易得的、实验容易操作易控制的、检测方式容易的、产品生产效率较高的,回收原料便捷无污染的,即是我们需要的最优生产方案。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
工具书:《化工中间体手册》、精细有机合成;
2.
计算机辅助设计:offices;
3.
资料:长江大学图书馆文献和藏书、诺亚化工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实验数据;
4.
实验设备和环境:
(1)
实验药品:丙烯腈、硫氢化钠、浓盐酸(332%)、液碱(332%)、盐酸标准滴定液(0.1084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0.4998mol/L)、碘标准滴定液(0.1043mol/L)、淀粉指示剂(0.5%)、酚酞指示剂(0.5%)、甲基橙指示剂(0.5%)、GG茜素黄-百里香芬兰指示剂、BaCl2溶液(20%)、实验用甲醛、二氯乙烷、丙酮、蒸馏水等。
(2)
在公司现场完成全部工作。实验主要仪器:
GC9790气相色谱仪、N2000色谱分析工作站、烘箱、常规实验合成玻璃仪器等。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
2015年12月7日?2015年12月20日:选择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2.
2015年12月21日?2016年1月8日:查找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3.
2016年1月9日?2016年1月10日:完成开题报告答辩。
4.
2016年1月11日?2016年5月31日:根据诺亚化工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设计初稿,提交指导老师预阅和修改。
5.
2016年6月1日?2016年6月6日:提交设计初稿由指导老师对设计,译文进行修改,资料整理装订成册后装袋,并提交评阅老师评阅。
6.
2016年6月7日?2016年6月10日:制作幻灯片,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