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开题报告

丛林赤枫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基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论文(设计)来源自选论文(设计)类型应用研究导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文献综述(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和收集)一、前言平衡计分卡(Balanc

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

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基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论文(设计)来源

自选

论文(设计)类型

应用研究

学生姓名

会计学(国际会计)

文献综述(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和收集)

一、

前言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Roberts.Kaplan和诺兰诺顿研究所所长David.P.Norton在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以企业战略为中心,是一个涵盖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企业进行有效绩效管理的有机系统。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这四个维度的指标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

平衡计分卡现在已经掀起世界性热潮,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多数企业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出现了“水土不服”。要想成功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权衡所有的利弊得失,使平衡计分卡中国化、本土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临的竞争日渐加剧,其中就包含食品制造型企业,他们既要承担相当部分的社会责任,又要创造更多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应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制,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和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绩效评价体系,在2002年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在食品制造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状况

1.

国外研究状况

平衡计分卡最初源于1990年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通过对处于12家公司为期一年的研究,,小组提交了一份书面的总结报告,阐述了这一更具有平衡性的绩效考核方法的可行性和可能获得的益处。此后,哈佛商学院罗伯特

卡普兰教授和诺兰诺顿的总裁戴维.诺顿在1992年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平衡计分卡—驱动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时的平衡计分卡提出了四个维度的框架。两人后来又在1993年9-10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一文,以多家成功使用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为案例,解决了很多人心中顾虑的实际操作性问题。1996年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他们又发表了《平衡计分卡在战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文中强调了平衡计分卡应该反映企业特有的战略意图。

后来他们两人出版了五本专注《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战略中心组织》、《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组织协同》和《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平衡计分卡上升为战略管理系统,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强调企业应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协调一致的去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2.

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是1996年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并在其后开始研究,进行探索性实践。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莫凡和林琳在2007年第6卷第6期的《现在经济》中将平衡计分卡在中国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运用于绩效评价与管理阶段和运用于战略考核与管理阶段,平衡计分卡将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结合起来用于绩效管理,在开始引入国内的时候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后来在进一步探索中发现,它不仅仅可以用来测评绩效,还可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毕意文和孙永玲所著的《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中在原有的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延伸至协调组织体系、流程改进、人力资源系统等领域,构建了系统的平衡计分卡体系,并通过多个国外的案例分析出它们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他们认为一个有效的平衡计分卡系统应该受战略中心型组织的5项原则指导的,它描述战略、执行战略、评估和调整战略。并认为这样一个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应用能够解决中国公司管理控制体系中常见的纵向、横向不一致的问题。

对于平衡计分卡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赵林林认为BSC在企业的应用对企业是有前提要求的,首先要保证企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其次要求企业有完善的基础管理规章制度,最后还要求企业注重各指标反馈的信息,然而中国企业中各部门闭门造车,缺乏沟通,而上下级以及员工也缺少沟通,加之大多数企业不根据自身的条件灵活引用BSC、企业不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更有甚者,有的企业没有把握平衡计分卡的本质便加以引用,就导致了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的绩效评价中失灵,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余慧璟在《中国式绩效管理》中说“由于企业基础和文化氛围的不同,简单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很有可能劳民伤财”她认为,在中国应该把绩效管理通俗化,不能让员工认为那是高管才应该做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参与,指标不要求全,最重要的是要企业发展的实际,绩效考核的结果不能治愈薪酬挂钩,而应当多样化运用。

3.文献评论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将中国企业平衡计分卡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首先要学会量体裁衣,做到灵活应用平衡计分卡,而不是生搬硬套;其次,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管理层首先要充分理解这种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将公司绩效评价的指标分成四个维度,那样平衡计分卡就只会是一个形式;最后,要获得员工的支持,组织培训,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并认识到自己的任务。

三、

结语

十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在理论层面对平衡计分卡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也在努力探寻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化道路,相关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还需要更多学者投身到这个内容的研究上来。

四、

论文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思路与本文特色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本文特色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概述

一.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与发展

(一)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

(二)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

二.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一)

财务维度

(二)

客户维度

(三)

业务流程维度

(四)

学习与成长维度

三.

特点与优势

(一)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二)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四.

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应用现状

(一)

在中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

如何解决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概况

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组织结构与人员情况

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现状

(一)组织管理现状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三)财务管理现状

(四)绩效管理现状

三.平衡计分卡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与实施条件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域解决对策

第四章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平衡计分卡的设计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

(二)利用BSC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

二.青岛啤酒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财务维度的指标设计

(二)客户维度的指标设计

(三)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设计

(四)学习与成长为度的指标设计

(五)各指标权重的设置

第五章

青岛啤酒BSC的实施及效果评估

一.平衡计分卡的导入

二.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

(一)建立平衡计分卡各维度指标体系

(二)在各责任部门落实平衡计分卡指标

(三)员工绩效评估及考核结果应用

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遇到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

(三)激励与改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Kaplan

R

S,Norton

D

P.《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指标》《哈佛商业评论》,1992

2.Kaplan

R

S,Norton

D

P.《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J].Boston,Havard

business

review,1996(9/10)

3.Kaplan

R

S,Norton

D

P.《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Boston,Havard

business

review,1996(3/4)

4.Kaplan

R

S,Norton

D

P.《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M].Bos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5.Kaplan

R

S,Norton

D

P.《Strategy

Maps:converting

intangible

assets

into

tangible

outcomes》.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6.Kaplan

R

S,Norton

D

P.《组织协同》商务印书馆,2006

7.Kaplan

R

S,Norton

D

P.《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刘莫凡

林琳.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计成因分析》[J].

现代经济,2007

9.赵林林.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企业的应用》[J].

中国商界,2008年09期

10.余慧璟.

《中国式绩效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05年10期

11.毕意文

孙永玲.

《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第二版》[M].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

12.穆桂斌

鄢圣文.

《平衡计分卡的价值与局限》[J].企业管理,2009(03)

13.张建男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9

14.姚薇

《如何做号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J].中国城市机构,2012(01)

15.朱丽云

《平衡计分卡在尚原自动化设备公司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6.丁功慈

《现代企业平衡计分卡应用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4)

17.刘芳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3年8月

选题意义(包括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从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崭新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引入中国以来,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是大多是企业应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虽然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对国内企业绩效管理以及平衡计分卡进行深入地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针对平衡计分卡如何在食品制造业实施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对案例的分析解剖,研究食品制造型企业如何应用平衡计分卡,找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能够对在该行业如何改进平衡计分卡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现实意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突破了传统绩效考核的局限,处理了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各方面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外部与内部的平衡、滞后指标与领先指标的平衡,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对企业各方面的竞争能力做出合理评价,为企业找到优势与劣势,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本文通过对食品制造型企业的平衡计分卡应用进行分析,全面剖析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各个流程,对该行业的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还针对案例中平衡计分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该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企业在应用过程中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论研究结合案例研究,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依托研究中所搜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借鉴国内外承受的研究结果、文献查阅、上网检索、归纳。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引出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对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内容、特点与优势,然后针对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平衡计分卡原理制定该公司战略地图,设计公司平衡计分卡体系,然后将其导入、实施、落实及调整。将着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分析,制定解决方案。最后进行效果评估,得出结论。

本文的技术路线:信息,通过借鉴国内外承受的研究结果、文献查阅、上网检索、归纳。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进行分析。

时间进度(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2013年11月下旬,确定论文选题;

2013年12月中旬,提交论文大纲;

2014年1月3日前,向指导教师提交获准开题的开题报告(纸质,一份);

2014年1—2月,收集毕业论文资料;

2014年3月,撰写毕业论文的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对毕业论文初稿进行修改;

2014年4月24日前,毕业论文定稿。各指导教师向教务科提交论文定稿学术检验电子文档;

2014年4月25日,反馈检验结果;

2014年4月27日,各指导教师向论文答辩组提交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论文文本;

2014年5月初,举行毕业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院(系)意见

院(系)领导签名:

日期:

院(系)盖章

论文(设计)来源:导师课题、社会实践、自选、其他

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6

成王败寇 2022-07-05 11:43:09

相关推荐

丼怎么读

jǐng或dǎn。读作jǐng时,同“井”。读作dǎn时,意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也可用作姓。中文丼字来源甲骨文,甲骨文即有丼字,或为今“丹”字,井中的一点,为丹砂的象征符号。又因为从“井”得字,所以也指井,...
展开详情

前途的意思

前途原指前面的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将行经的前方路途,引申为目标和价值。出自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出处:晋-左思《吴都赋》:“先驱前涂,俞骑骋路。...
展开详情

闭门反思的意思

“闭门反思”的意思是关上门反省自己的过错。形容自身冷静下来好好单独地想想所犯之过错,作出深刻反省。成语出自:《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畅姬扳肯殖厩帮询爆墨。”...
展开详情

芝麻油是上火还是降火

芝麻油有降火功效。一般黑芝麻食用,白芝麻榨油。中医学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据《本草纲目》上记载: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别录》说: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肿,生秃发。”...
展开详情

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

1、子君:“君”用在人名里常形容孩子品德高尚,“子”是一个助词,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2、南嘉:“南”字用在人名中,有充满朝气、活力之意,“嘉”字用在人名中,有美好、幸福之意,...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共同组成一定的意义。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只含一个元音的,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节。类似地,由三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三音节词。另外,多音节词这一术语既可以指由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指由一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陡是什么意思

陡的意思:本义: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引申指突然。又用作姓。
陡,汉语汉字,拼音是dǒu。从阜,走声。山势峻峭难以行走是陡之范式。
出处:《集韵》:陡,峻立也。
例句:
1、《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2、元·王实甫《西厢记》: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常用词组:陡壁、陡变、陡跌、陡度、陡峻、陡坡、陡峭、陡然、陡削、陡崖。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1、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亲王可世袭。亲王的嫡母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汉朝称为王太后),随亲王就藩封国,无子的妃嫔仅可尊封为皇太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