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开题报告

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开题报告本文简介: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年级2008级学科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选题名称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研究生姓名成果指导教师龙岳林教授撰写日期2009年12月填表说明一、本报告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撰写,并在相关专家组会议上公开宣讲,广泛征求意见,并经学位点领衔
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开题报告本文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
硕
士学位研究生
选
题
报
告
学
院
园艺园林学院
年
级
2008级
学
科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研
究
方
向
园林规划与设计
选
题
名
称
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
研究生姓名
成果
指
导
教
师
龙岳林
教授
撰
写
日
期
2009年12月
填表说明
一、本报告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撰写,并在相关专家组会议上公开宣讲,广泛征求意见,并经学位点领衔人及相关教研室(研究室)负责人签述意见后,定稿。限中期考核前完成。
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二部分:一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二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验设计方案(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和经费预算)、预期效果。这两部分内容用16开纸抄写或打印后,连同本页表格一同装订好,一式两份,一份交导师,一份交研究生处。
生态保健型苗圃规划研究
1选题依据
1.1
论文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园林绿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为园林绿地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植物,能够满足人们观赏、休憩、养生保健等各方面的需要。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拥有5000多种药用植物,这些植物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据上海市《生态园林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研究,约有200种园林植物具有保健作用.我国保健植物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目前园林绿地规划和设计中对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关注较多,对养生保健功能的考虑尚有欠缺。因此,如何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保健植物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园林绿地建设中,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保健型生态园林是可帮助人们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人工植物群落,目前比较流行的“森林浴”旅游、保健生态社区都属此类。除此之外,国外利用花卉气味治疗疾病的“香花医院”也是其延伸用途之一。
据研究,植物能散发很多种含有杀菌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气体,这些物质通过肺部及皮肤进入人体,能够抑制和杀死原生病毒和细菌,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喜树、三尖杉、长春花等植物散发的气体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松柏科植物枝叶散发的气体对结核病等有防治作用;樟树散发芳香性挥发油,能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痛。植物学家们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长期测试和研究,目前已发现几百种植物对人类具有保健功效。
在社区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位和植物他感原理,把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合理配置成群落,即可形成祛病强身的保健生态社区。保健生态社区要求绿地率和绿视率很高,以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基调树,总体空间布局按中医五行学说设计。由于它符合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时尚潮流[2],目前此种园林模式备受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住户的欢迎。随着人们对植物保健作用的普遍认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森林旅游中引入“森林浴”概念,我国林区也纷纷开设“森林浴疗养池”、“森林医院”等设施。所谓森林浴[3],就是到森林中沐浴那里特有的气息。据了解,每公顷柏树林每月可吸收54公斤的二氧化硫;每公斤梧桐叶可吸收空气中304毫克的含铅物质;每平方米松柏一昼夜可挥发300克杀菌素;杨树、桦树、樟树的挥发物质可杀灭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病原体。森林中每立方米空气只有细菌50个左右,市区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为3万至4万个,而在百货公司每立方米空气细菌量竞高达400多万个[4]。
森林中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的良性物质,包括氧气、负氧离子、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水蒸气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大量氧气,这些新鲜空气能清肺强身,使人们心旷神怡。植物能产生大量负氧离子,抑制病菌生长,密集的负氧离子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植物产生的抗生素、挥发性物质能杀灭病毒、细菌。除此之外,植物还能产生人体需要的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蒸气,滋润干燥的空气,达到人体适宜的湿度,消除静电。而且,森林中小溪的流水声、触摸树皮产生的感觉也会让人心旷神怡。因此,“森林浴”受到众多旅游者的欢迎,而“森林浴疗养池”、“森林医院”也帮助许多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3
论文研究
3.1
研究内容
本论文首先从分析目前园林发展趋势入手,研究设计生态保健型园林苗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3.1.1生态保健型园林景观内涵
研究生态保健型园林景观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其指导思想和设计方向。
3.1.2生态保健型园林设计植物种类的选择
研究各种植物的保健功能以及不同保健植物的搭配所产生的保健效果
3.1.3生态保健型苗圃总体布局的设计
包括园路的设计、建筑与小品的设计、
水体景观的运用。
3.1.4保健文化景观的融入
每种植物都注明其保健功效,配置图解等等。
3.2
研究方法
合理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3.2.1文献研究法:文献是理论论据的主要来源,也是大量事实论据的来源之一,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全面的优点。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通过大量的网络检索和书籍阅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3.2.2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是研究者获取研究对象信息的最直接途径,也是事实论据的主要来源。通过实地勘察,了解苗圃基本情况和布局,为论文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2.3系统分析法:应用系统思想将苗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全面分析生态保健型苗圃的构成要素,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思路。
3.3
技术路线
技
术
路
线
图我国园林苗圃现状
保健型苗圃景观现状
保健植物的种类和效果
文献查询、资料整理
论文题目选定
选题依据及意义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保健型园林研究背景
实地调研、考察
保健型园林的内涵
保健植物资源状况
苗圃布局设计思路
生态保健型苗圃的设计研究
结
论
4
创新点、预期成果及可能问题
4.1
研究的创新点
“保健型园林”这一名词最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英文名为“HealthcareGarden[5]”.已有专门培训这方面人才的机构.且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由医疗专家和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创造一种保健的环境.虽然在我国也提到保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保健型园地设计思路。而园林苗圃往往归类为生产型绿地,我想开拓一下思路,将生产型绿地与功能型绿地相结合,研究设计一种生态保健型苗圃。
4.2
研究预期成果
4.2.1总结出我国常见园林树种的保健效果与分类。
4.2.2完成生态保健型苗圃的设计方案。
4.3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3.1
生态保健型苗圃涉及医学方面的知识,在实际研究运用中,医学和园林学的糅合点尺度的把握有一定难度。
4.3.2
研究写作中,一些信息文献的不完全,以及实际项目中的资料不充足,对论文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障碍,影响论文质量。
5
研究进度和经费预算
5.1
研究进度
2009.03~2009.07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重点。
2009.07~2009.11
对湖南省各个苗圃以及保健型植物林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作出可行性报告。
2009.12~2010.6
完成论文的主体部分即生态保健型苗圃的设计研究。
2010.7~2010.12
整理调查数据,做后期规划效果图、撰写论文。
2011.1~2011.06
完善方案设计,论文修改、答辩。
5.2
经费预算
材料打印费:0.1万元
文献信息费:0.1万元
调查差旅费:0.5万元
论文答辩费:0.1万元
合
计:0.8万元
参考文献
1、程绪坷.《住区绿化应以生态保健观为导向》.中国建设报。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偏.《现代汉语词典》。
3、旅君强、《中医保健新视界》〔阅.上海:复且大学出版杜〕。
4、刘继武,姜勇智,郑日峰.《疗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11256-260.]。
5、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阅.北京:科
学出版杜,2004]。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年*月*日
专家组意见:
签
名:*年*月*日
学位点领衔人意见:
签
名:*年*月*日
教研室(研究室、系)意见:
教研室(研究室、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