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本文简介:备课札记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⑵、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⑶、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⑷、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本文内容:
备课札记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
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⑵、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
⑶、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⑷、学生通过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提高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⑵、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讨论,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⑷、通过阅读课本及搜集的资料,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
⑸、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客观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⑵、理解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的“辉煌”。
⑶、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⑷、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备课札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明朝政治制度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探究明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1、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
明太祖首先在地方上就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三司”就是指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他们分别掌管什么呢(布政司管行政,都指挥司管军政、按察司管监察)不过要注意一点三司是互不统辖,各司其职的,它们分别隶属于中央的有关部门。这样就把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了中央。那当时统领中央各部的是谁呢宰相。
那将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了中央之后,宰相的权利也随之扩大了,那相权的扩大势必威胁到皇权的集中。对此,明太祖在中央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2、在中央,废宰相,权分六部
1376年,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宰相”之“宰”有“主宰”之意,“相”意指“辅佐”,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但权力过大则会威胁君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
如今“废宰相,权分六部”,则可防止皇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这是君相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和必然产物。但如此一来,还有谁帮助皇帝日理万机呢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疏忽。我们书上讲,明太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这也就相当于同学们每天晚上要写50篇论文,每篇论文要5000字以上,而且还要保证论文的质量,那同学们能不能完成呢不能。
同样,就算明太祖有那个能力,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么多国家大事。废除宰相势必加重了皇帝的负担。但君子一言,皇帝可不可以马上再立宰相显然不行
于是,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不过,为了防止殿阁大学士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仅仅将他们的品秩定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他自己决定,殿阁大学士很少能参加。那殿阁大学士的设置,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内阁的创设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在宫中,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
(注﹡票拟即票旨、条旨,实际上就是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但票拟只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拍板定案仍决定于皇帝的御批。)
○发散思维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近代西方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备课札记
明朝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家要注意,明朝的内阁并不是职位名,只不过是皇帝让自己信任的文臣对国事提出参考意见以供选择,这些人原来的官职并不高,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是属于议政的部门,带有皇帝私人秘书、顾问的性质,他们表面位尊而权重,但并无决策权。其权力来自皇帝的个人支持与信任,即“票拟”被采纳的程度,其与皇帝沟通受制于宦官,提拔选举贤良又受到了吏部、兵部的约束。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内阁的权利逐步扩大,随着内阁权利的扩大,地位也越来越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纵臣。特别是万历皇帝前期,也就是明神宗,出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然万一相权构成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必将为皇帝所不能容忍。张居正死后,他的官职被剥夺并且抄了家。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二、清朝政治制度
然而,偌大的大明江山终也难逃灭亡的厄运,取而代之的是清朝。
那清朝是以哪个民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呢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依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并把该制度推向了顶峰。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首先,我们来一个角色扮演,由我来当一回皇太极,向同学们介绍我当政时的一些情况在我当政的时候,我主要是仿照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内阁,但是内阁主要负责奏章票拟,没有什么实权。那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每当召开会议时,我就会召集八旗旗主一起来商讨军国大事,但是,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决定的,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这样,我觉得我的皇权还是受到了限制,虽然我是皇帝,可我还是要听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做的决定。那不知道我的孙子康熙皇帝那时侯怎么样了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扮演康熙皇帝,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当政时期的一些情况。
【学生扮演】在我当政时期,为了扩大皇权,设置南书房,挑选翰林院的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名义上是陪我读书写字,赋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务,替我起草谕旨。
【教师提问】好那康熙皇帝,你设置了南书房之后,
你觉得你的皇权有没有扩大啊
【学生回答】有。
【教师讲述】我们的康熙帝通过设南书房扩大了自己的皇权。那接下来到雍正帝了,雍正帝又怎样加强自己的皇权的呢设置军机处。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是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军机大臣的职能是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但只是承旨遵办。
军机处的由来是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军机处的前身是军机房。不过平时我们看电视、电影的时候,总能发现里面军机房和军机处不分,很多剧情都是与史实不符合的,通过学习,大家应该学会辩真伪。
不过,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
○发散思维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备课札记
【参考提示】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那么,通过与前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的加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课堂小结】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自秦朝正式确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是得到了巩固,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断的加强,到元朝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建立到发展到顶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那么,同学们可以从中看出这种制度的发展趋势吗
首先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央的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宰相的权利,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断的改革地方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那么我们说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
表现在政治上,这种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专制主义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
表现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秦朝修筑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当时都是要由国家统一组织才能完成的。
除此之外,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种制度对于纠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办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从封建王朝的更迭来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的弊端,励精图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会出现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是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统治之下,这种制度就会随之腐朽化。
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与这种制度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中国在近代会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就是说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了,还要从经济、文化,以及同学们之后将要学习到的古希腊古罗马,近代西方国家的情况之间进行对比来综合考虑。那我们就同学们将其他模块学习完之后再将这个问题拿出来探讨。
【课堂练习】
备课札记
一、选择题
例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点拨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但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缓慢发展,越是强化君权越反映封建制度在走向衰落。
解答B
总结以史推论,通过表象看本质。
变式题练习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丞相权力得到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缓和
D.皇权日益强化
解答D
例2、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点拨此题需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根据时代变化,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进行评价,要注意的是为什么消极因素增大这主要是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上。。
解答D
总结历史问题的分析要一分为二。
变式题练习关于军机处的表述
①设于雍正帝时,撤于光绪帝时
②是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
③它的设立显示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渐趋衰落
④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大臣议决
A.①②③④全正确
B.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C.①④不正确②③正确
D.①②不正确③④正确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
具体原因明初官制妨碍皇权集中
加强措施
废行省设置三司
废宰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内侍辅政
君主专制强化
清朝
具体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
加强措施
中枢三分权
创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顶峰
影响
积极
消极
加强原因封建社会晚期,地主阶级的统治腐朽衰落,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需要。
措施
解答
C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