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穷人的银行家》

我爱这繁华世界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读书报告之《穷人的银行家》本文简介:政治作业之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之《穷人的银行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当看到这条

读书报告之《穷人的银行家》本文内容:

政治作业之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之《穷人的银行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当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有点惊讶,“和平奖”颁给了一个银行家?后来仔细一品味,方知评委会的睿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穷则变,变则乱,有句中国的老话“穷乡僻壤出刁民”,说这话没有讽刺穷人之意,穷人要么诚信经营求富,要么脱离道德基线变富,如果穷人看到后者比前者富得更快,那就有大乱了。颁奖辞称:“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后才成为可能,尤努斯创设的小额贷款正是这样的一种方法。“1940年6月28日,尤努斯出生在孟加拉吉大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珠宝商,母亲是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对穷人总是怀着一份同情心。这对尤努斯影响很大。在自传《穷人的银行家》一书中,他回忆:“是母亲对家人和穷苦人的关爱感染了我。”

这位世界级的银行家,1961年硕士毕业于达卡大学,后申请到富布赖特奖金,远涉重洋,到美国的范德比尔特大学深造。1969年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田纳西州立大学经济学系当副教授。1971年12月16日,孟加拉国独立。尤努斯为重建饱受战火摧残的家园,回到祖国,在吉大港大学任教。

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尤努斯都要经过许多小村落,每天都会看到令他震惊的贫困景象。1974年,盂加拉发生严重的饥荒,饿死的人数不断上升,情景非常凄惨,让他感到无比心痛,但也无可奈何。尤努斯哀穷人之不幸,怒自己之不争。难道经济学都是富人经济学理论吗?难道没有一条理论能够解救身边的穷人吗?最后,他决定放弃“富人经济学“研究,投身“穷人经济学“实践。“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这位经济学家开始用自己的理性为实现激情的梦想而努力,他的思考和行动都写在这本自传《穷人的银行家》里。

这部自传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世界所有穷人的银行——“格莱珉”银行的创立、发展和成功。

尤努斯整理出了一份名单,所有需要一点点钱就可以从债务中解救的人一共42名。尤努斯计算出42名穷人每一位走出恶性循环需要的钱数,然后又加出一个总和,他被惊呆了,震撼了。自己过去天天在课堂上讲案例,一讲就是投资多少多少亿美元,而名单上这42位急需救助的穷人累计只需要27美元。

一位编竹椅的妇女就在尤诺斯的名单上。这个女人每天只能赚取2美分利润。原来,竹子的成本只要25美分,可是这位妇女买不起原材料,她只好从贸易商那里借。贸易商同意借钱,条件是编好的竹椅要卖给贸易商,价格由贸易商说了算。

为帮助这42名穷人完全脱离债主的魔掌,尤努斯向他们无偿提供27美元。接到尤努斯的钱,村里人欣喜若狂,为天下竟有这样的奇迹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情景鼓舞了尤努斯,他心中又萌生更多问号:这么点钱能让这么多人高兴,为什么不多做点?尤努斯想让所有穷人都高兴,但钱不够,他想到了银行。

尤努斯开始四处寻找银行家,希望他们“救穷“。所有银行家听到尤诺斯的救贫计划后,都不停摇头。他们给尤努斯的答复几乎完全一样:不行,因为穷人没有“信用价值“。

尤努斯明白了,只有真正存在一个专门为穷人服务的金融机构,才能真正的解救他们。四处奔走之后,1978年,孟加拉央行终于同意他成立“乡村银行“。1983年,为穷人发放微型信贷的乡村银行正式营业。虽然微型信贷发放的贷款数额小.但是作用大。第一次人们也许只借30美元,切实受益后,他们会再借35美元。渐渐地,穷人们找到自信,生意越做越大。同时,村民们也愿意把钱存在尤诺斯乡村银行,这家银行的存款利息比其他银行高。乡村银行就是这样一边提供高额的存款利息,一边向穷人发放微型信贷,从中只赚取一点利润。

尤努斯又发现,当女性获得资源的时候,她的家庭会直接受益,比如孩子的营养、健康、教育。同样数量的钱,女性消费更有利于家庭幸福,甚至民族发展。但在孟加拉国,除了风俗制约,妇女们主要是没有从商经验,不知道钱可以生钱。刚开始时,很多妇女见到上门服务的格莱珉工作人员会说,你把钱给我丈夫吧。为克服困难,工作人员只好通过中间人和妇女们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把业务推销给了这些最不可能的客户。

尤努斯再次受到一些理论家抨击:“你做成功了,但只是聚焦在穷人中上层。那些食不饱、衣不暖的人你不管了?“尤努斯决定以行动回敬,向批评家表明“乡村银行是帮助所有人的银行,不分等级“。他将目光投向乞丐,因为乞丐处在生存底线,没有谁比他们生活水平更低下。格莱珉银行开始向乞丐提供贷款,还不收取分文利息。在尤努斯的指引下,大约有6万多乞丐参加了这个项目,先从银行贷款,然后用这笔钱买食物,上门推销给妇女和孩子。这样乞丐就变成了自食其力的推销员。

30多年来,格莱珉银行已经向240万个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年贷款5亿美元,拥有三百多万的贷款者,还款率达到了98.89%,足以让任何银行望尘莫及。今天,有250多个机构在将近100个国家里基于格莱珉的模式运作着。

就是这样的贫困与良知推动了尤努斯完成了格莱珉这一项伟大的事业,而善良与诚信的底层大众也成就了尤努斯。“但是,今天,平生第一次,一个机构信任了她,借给她一大笔钱。她发誓,她绝不会辜负这个机构,也不会辜负自己。她一定会奋斗,一定会还清每一分钱。”我为这样的话感动,感动于普通民众的善良,感动于尤努斯的义举。

其实我不太愿意把“格莱珉”理解成为“银行”,因为在我眼中,银行就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机构。“格莱珉”不一样,尽管我们口口声声称它为银行,但是它却悖逆了银行所谓的原则,它为穷人服务,它不需要担保,它甚至在灾难和战争中主动扩大发放的贷款额度,挽救那些在灾难和战争中丧失家园,流离失所的人群。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一个慈善的会所,因为在这里,你看不到那些自命不凡的经济学家的清高嘴脸,看不到那些苦苦哀求的求贷者,更看不到那些动则上亿的贷款。这里有的是穷人,是善良和诚信支撑着的一种相互扶持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吧。为何当今的中国银行贷款如此困难?为何贷款回收率如此之低?我们的银行贷款审批手续如此繁琐,抵押担保如此严格,为何这样的情况依然年年出现?这是值得中国的银行家们思考的问题。

其实我们大致也知道,几乎所有银行的贷款多数是流向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能从各大银行贷款的数额微乎其微。结果这些所谓的企业它们的还款率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还款,当然能拖则拖。如果当真如此,那只能说是中国企业诚信的丧失和沦陷。

我一直相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银行总是不愿意相信人呢?尤其是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去周转,需要现金去解困的人们。或许在你们眼中,他们根本就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所以你们担心,担心借出去的钱会石沉大海,很少贷款给它们。但是你们的资金大量的流入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可结果呢?依然还款率低下,难道这是你们希望的?!

我们再来看“格莱珉”,它的贷款对象连中小企业都不是,仅仅只是挣扎在最基本生存线上的贫困穷人,但是“格莱珉”依然不吝啬的借钱出去,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贫困人民的生活改善,得到的是99%的还款率。尤努斯说“当我们贷款出去,最需要的只是收回成本”。

从本书来看,作者毫不掩饰自己通过贷款给穷人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倾向,虽然书中说不会控制穷人选民的选票流向,但是无法令人相信会没有一点影响。其次,尤努斯在看到贫者没有人理睬的时候很愤怒,这种极端化印在脑子里,造成后来他不要任何捐款,他为什么不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呢?但他屡屡遭遇腐败、官僚,于是我也能理解他的愤怒了。

我感谢《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服务于穷人的机构,也让我看到了尤努斯博士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尤努斯和“格莱珉”的整个团队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在面对种族歧视,面对宗教习俗的阻扰,面对自然灾害,面对各种压力和质疑时没有退缩,没有倒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与之斗争,这是为理想和信念的奋斗,是为全世界穷人而奋斗。我尊敬这种奋斗精神,更尊敬这种为理想为信念的坚持。

我似乎也还坚信着大多数的穷人生活都能得到改善,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拥有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跨过那个门槛,那个把他们拒之千里,冷漠而残酷的门槛。

尤努斯让我们汗颜。耐人寻味的是,尤努斯获得的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和平奖,这样深刻的意义足以让世人景仰。

记住尤努斯!他是穷人的银行家。

参考书目:

胡坚:《评》,载《读者》2005年第13期。

陈正云:《从“穷人银行家”尤努斯获诺贝尔和平奖看穷人信用

》,人民网2006年12月。

陈华芳:《相信每个人的力量》,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戴欣:《穷人的经济学家尤努斯:借出一个和平奖》,新华网2006年12月。

万紫千红(201208020124)

风雨兼程 2022-07-01 15:43:03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春白雪)

1、杨春白雪。2、杨春白雪,中国的一个成语,发音为yngchnbixu,最初指战国时期楚国比较高雅的歌曲,后来指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3、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仲英有歌者,其开头为:《对楚王问》《下里》。全国...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