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久经风霜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本文简介: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本文内容: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

【例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后发亮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基础检测

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7.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_。

8.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

基础检测参考答案

1.C2.C3.B4.C5.C6.C

7.味道

颜色

气味

硬度

8.①

③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请将你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与下列描述进行比较。

点燃前: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例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我们也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时间更长,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例题2】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解析】要检验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

【答案】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在学习中,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所用药品(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操作(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

【例题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可以在空气中点燃。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镁带燃烧前是银白色金属,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粉末,所以该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2)注意:不要将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测、结论等相混淆。例如,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直接指明生成物的名称。本题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才是实验现象。

【答案】(1)银白色金属白色固体粉末化学变化(2)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基础检测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

水C.纯净水

D.蔗糖水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5.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右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

a熄灭、b变旺

B.

a变旺、b熄灭

C.

a、b都变旺

D.

a、b都熄灭

7.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8.请完成下列空白。

(1)金属铜是__________色,水是__________色,空气是___________色;

(2)描述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食盐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汽油___________;

(3)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油浮在水面上,说明豆油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

(5)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两例能燃烧的物质:

固体_______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某种金属用铁制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1)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2)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3)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4)颜色。

基础检测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B

7.D

8.(1)紫红无无(2)固态气态液态(3)醋、白酒(或其他合理答案)(4)小于(5)木材、煤酒精、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9.(1)较小(2)较低(3)比水小(4)银白色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注意事项

(1)安全: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回收: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药品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的倾倒:瓶盖倒放,标签朝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

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

③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也不能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例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解析】实验剩下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容器中,而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会污染别的试剂;蔗糖和食盐作为厨房里的调味品可以食用,但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却不能品尝。

【答案】D

二、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例题2】小明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错误操作。

【解析】用酒精等给物质加热,一定要掌握酒精灯使用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试管破裂,这主要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或骤冷骤热引起的。

【答案】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实验后将热的试管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等。

三、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1.物理方法:先倒净试管里的废液,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不能用力过猛),再用水冲洗干净。

2.化学方法:用相应试剂将难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后,再用水冲洗干净。

【例题3】下列叙述中表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是(

A.光亮透明B.内壁上的水成股流C.内壁上有水珠D.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玻璃仪器是否洗净,是根据其内壁附着的水来判断,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均匀分布形成一层水膜,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答案】D

基础检测

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2.下列仪器中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3.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量筒

B.集气瓶

C.试管

D.烧杯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加热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口可随意朝向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6.要准确量取8

mL的液体,需选用的量筒是(

A.

10mL

B.

25mL

C.

50mL

D.

5mL

7.下页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__;(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

8.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______。

9.不能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基础检测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A

7.(1)试管夹(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试管(6)集气瓶

8.放在水平桌面上

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小

9.防止酒精洒出而起火

用湿抹布扑灭

10.既不聚成水滴

成股留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能力提高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化学

二、化学实验与探究

中考链接

【例题1】(2005·福建省厦门市)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的制取与性质研究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

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分析】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自然界原有物质的组成,也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等,如A、B、C。

【答案】D

【例题2】(2003·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分析】化学实验要注意规范操作,A中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防止滴管被污染。

【答案】A

【例题3】(2004·江苏省南京市)在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页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要使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答案】二氧化碳

综合检测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可超过其容积的(

A.

3/4

B.1/4

C.2/3

D.1/3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2

s取下来,可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5.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带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水的蒸发

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钢铁生锈

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

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

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9.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注意做到“三不”: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取用盛在广口瓶里的块状的药品时,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量筒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_____,视线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右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12.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通过查阅有关甲烷的资料,知道甲烷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验证这一结论。请你与小明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甲烷

(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3)将步骤(2)中的小烧杯取下,迅速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振荡

(1)明亮的蓝色火焰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C

6.C

7.C

8.C

9.不能用手拿药品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0.镊子

11.测量液体的体积

水平放置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4

12.(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实验步骤:(3)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2)烧杯内壁有白雾(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和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阶段测评

(测评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组成;④结构。

A.

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③④①②

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上千万种物质

C.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猜一猜这种化学仪器指的是(

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托盘天平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自行车钢圈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瓷碗破碎

7.下列性质属于纸张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8.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A.食盐

B.蔗糖

C.铁丝

D.石蜡

9.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A.用眼睛看或鼻子闻

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正确的是(

A.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别的试剂

12.量取7

mL水,应用(

A.

10

mL量筒

B.

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

50

mL量筒

13.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A.药匙或纸槽B.镊子C.滴管D.另一支试管

1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15.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的化工厂

B.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14分)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物质加热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应用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加热。

17.(6分)小明同学完成了给液体加热试验后,想试着加热固体:他取了一支试管,加入蔗糖固体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但过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两种)

18.(6分)有两瓶气体,分别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两种方案将它们一一区分。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小题4分,共12分)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空2分,共14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

,活塞B

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活塞B__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B

7.C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A

16.(1)胶头滴管(2)水槽、集气瓶(3)酒精灯(4)量筒(5)试管外焰

17.没有预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18.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

19.集气瓶装满水,用量筒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即为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

20.(1)集气瓶装满水,在大棚中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集气瓶中的气体即为大棚空气样品(2)

提示:可用注射器或塑料袋等(3)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午时比在凌晨更少

21.(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

星月相随 2022-07-17 22:44:51

相关推荐

校花之贴身高手冷轩百科(校花之贴身高手冷轩)

1、依次:赵小晴(主动),庞珊珊(主动),李梦捷(被动)。2、宁欣儿(主动),苏雨柔(被动),凌雪鹫(主动)。3、刘雨薇(主动)!周丽和小芸未能发生~~~叶子,好像没看到有还是没有大小姐李梦捷赵小晴宁欣儿小芸周...
展开详情

帝豪EC8怎么样(帝豪ec8销量)

1、帝豪EC8吉利汽车推款型豪华车型车身尺寸同级车型相较气尚外观受消费者肯定内饰做工略显粗糙力系统表现平凡规矩操控让部网友失望价格虚高帝豪EC8所换装GeTec发机2.0L2.4L两排量吉利面表示换装EC8力、...
展开详情

窒息的悲鸣戒指(窒息的悲鸣手镯)

1、废话,这么说吧,荣光手镯的属性是加9%伤害,这个效果是加在黄字里的,所以只和加黄字伤害的装备有冲突,典型的就是悲鸣项链。2、而不和附加攻击的装备是不冲突的。3、另外像加暴击伤害的(研究所套装)也不冲突,其他...
展开详情

十拿九稳是金火打一个生肖(十拿九稳是金火是什么生肖)

1、虎,不管属虎人有多么潦倒,所遭受的打击和失望有多深,属虎人是不会气馁的。2、哪怕只剩下一星火花,属虎人也要用它重新点燃生命之火,那永不熄灭的精神能使属虎人再度复活,变得生机勃勃。3、在遇到压力时,属虎人可能...
展开详情

魔兽世界9.2牧师练级天赋(牧师练级天赋)

1、戒律1-2层天赋可根据自己习惯自行调整,可以强化满盾或者韧。2、神圣1层天赋恢复建议高治疗量以后再强化(无加成800)更能体现效率,由于恢复不能叠加所以建议团内高治疗牧师有2-3个强化恢复即可。3、神圣2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什么

“慎终追远”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èn zhōng zhuī yuǎn,意思是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造句:
一、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二、尽孝不单是父母在世时的事,还要做到慎终追远。
三、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四、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五、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和平共处的心境、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引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原文节选: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并选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6版)第17课(2017年,由于教材课文调整,本文的课数上调为第17课)。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动物心理学家、鸟类学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经常被认作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他开发了从一个早期世代开始的一种方法,从他的老师奥斯卡·海因罗斯·洛伦茨处学习了本能行为,并在部分鸟类(特别是灰泥鹅、寒鸦和家鹅)中使用。他也再发现了原则印(最初描述源自于道格拉斯·斯伯丁)在行为讨厌的鸟上。

被公认的四大千古一帝

我国历史上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
1、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3、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4、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什么意思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的意思是: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出自毛泽东的《四言诗·祭母文》: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译文:
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热情,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遗憾,必补上遗憾之处。
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
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
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具有撼人心魄之艺术感染力。
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毛泽东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