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1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1新人教版本文简介:杨氏之子学科语文承教者授课时间*年*月*日年级五年级课题10杨氏之子课时2-1学情分析及预习导学《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1新人教版本文内容:
杨氏之子
学科
语文
承教者
授课时间*年*月*日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10杨氏之子
课时
2-1
学情分析
及预习导学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文章的意思。了解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所在,体会其聪明机智。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课6个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
学习并尝试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
了解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所在,体会其聪明机智。
学习重点
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与机智
教学难点
体会其聪明机智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分配
一谈话导入。
二读通课文。
三熟读课文,读懂故事。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五拓展阅读《世说新语》的其他小故事。
理解氏和之的意思。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指名字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3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2思考交流: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3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体会孩子语言的妙处,从而读出孩子的聪明和机智。2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是什么反应,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突出孩子言语的妙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氏和之的意思
可以先留下这个疑问,在读文章的时候自然会迎刃而解。
2指导读课文。
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3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4出示思考题;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5教师随机在学生部理解的地方点拨。结合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怎样理解更为准确。
体会孩子语言的妙处,从而读出孩子的聪明和机智。
指导背诵
5
15
10
10
当堂检测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作业布置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每日一题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孔君
杨梅
君家果
杨氏子
――――――>
机智风趣
孔雀
夫家禽
教学备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