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快乐馨竹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关于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实践调查报告本文简介:关于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实践调查报告参与者:崔海霞、郭清扬、闫玉双主题:对乡镇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调查时间:2013年2月5日——2013年2月15日地点:山东省冠县北陶镇农村社会背景: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拥有悠久的酿

关于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实践调查报告本文内容:

关于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参与者:崔海霞、郭清扬、闫玉双

主题:对乡镇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调查

时间:2013年2月5日——2013年2月15日

地点:山东省冠县北陶镇农村

社会背景: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酒,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民众欢迎。酒能消愁解忧,能给人们带来欢乐。《短歌行》中曾有这样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酿酒事业的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饮酒过度、酒醉、嗜酒等现象开始变得普遍,因为饮酒过多引发的情绪激动等造成的人事纠纷、交通事故等现象也屡屡出现。另外,饮酒会对身体带来很大的损害,长期饮酒会对身体各个器官产生不良影响,且会侵蚀我们的大脑,麻痹神经系统。

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薄弱,生活压力较大,嗜酒的现象更为普遍。因酒醉发生的打架斗殴、赌博等现象也频频发生。因此对农村居民饮酒状况的调查有利于充分掌握相关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身体。

现将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调查概况:为加快调查速度,拓宽调查广度,我与郭清

扬、

玉双两位高中同学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调查成员就乡镇农村居民的饮酒状况对各自所在农村进行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共访问了3个村庄的居民饮酒情况,三个村庄共有3582位村民。三个村庄分别为北崔庄、苇庄、孟庄。调查对象为各个村庄的村民。问卷调查时,根据客观情况,排除了对儿童和无法自理老人的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共计2156份。其中崔庄村856份,苇庄村711份,孟庄村589份。在访谈调查时,因为人数过多,采用随机调查方式随机抽取了100位村民为访谈对象。其中,崔庄村39位,苇庄村35位,孟庄村26位。

调查结果

饮酒的普遍率

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总结和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根据饮酒的人数及其比例做出表格1如下。

通过上表格可以得出饮酒村民所占总的比例为18.14%。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便有一人饮酒。且崔庄村的饮酒比例要大于苇庄村和孟庄村的饮酒率。对此做进一步分析,探究影响因素。

经济状况对饮酒比例的影响

下图是根据对村民个人收入的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分析绘制的图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3个村庄的经济状况,将图表2与表格1相对应,可以看出村民收入水平与村民的饮酒比例有联系,且呈正相关。可想而知,当村民收入较少时,必会把收入放到更加重要的地方上去以发挥最大的效用,当然也不会将饮酒作为一种习惯了。

年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饮酒居民的年龄大都分布在25——55岁之间,而刚满18周岁的成年人鲜有饮酒,55岁以上的居民也大多已戒酒或只是少量饮酒。以下是饮酒村民中各个年龄阶段所占比例图3:

根据访谈得知,25岁至55岁的村民大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人际关系也较为广阔,所以饮酒较多。而25岁以下的成年人大都在上学或者在家务农,还没有成立家庭独当一面,对外界接触较少,人际关系也较为狭窄。且在家中受父母管制,并不过多饮酒。55岁以上的村民大都因为对身体的考虑而自觉地减少了饮酒。

性别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饮酒的村民中95%为男性,喝酒的女性寥寥无几。

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发现,在所调查的三个村庄中饮酒者所占比例很高,且大都为青壮年。在和村民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有不少村民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酒龄了,有些人甚至天天饮酒,顿顿喝酒,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听了这些,我们不由

地吃了一惊。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少量饮酒可以活跃筋脉,

软化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但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且长期过量饮酒也会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持续过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为此我们对村民的酒龄和日常饮酒状况调查结果做了统计分析。

酒龄调查

在以上的结果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三个村庄共有391位村民饮酒。在酒龄的调查上,我们以391位村民作为调查总体。在391位村民中有65人已有了长达20——30多年的酒龄。有79人已有了长达10——20年的酒龄。有98人已有了5——10年的酒龄。看到这个数字,我们都受到了震撼,经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有37%的村民已经持续饮酒10多年了。长期的饮酒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并对身体器官有很大的危害。

此外,我们还对村民的饮酒频率、每次的饮酒量等进行了调查。在饮酒频率中我们设置了如下选项:一天2——3次、一天一次、2至3天一次、一周一次等。我们做好统计,得出数据:一天2——3次有61人,一天1次有96人,2——3天一次135人,一周一次99人绘得出下图:

可以得知,村民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饮酒频率很高。频繁饮酒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损害。酒精作为小分子物质,很容易到达全身的各个器官,且会在10分钟内到达我们的大脑,2个小时后,身体就会把酒精百分百的吸收了。但是如果想排泄酒精就需要花费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因此,长期频繁饮酒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将长期泡在酒缸里面。易想而知,长期频繁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无比巨大的。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酒后驾驶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在和村里一位老人聊天时,我们听到一件悲惨的事情。在春节期间,一位村民在走亲戚的时候喝多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他的面包车失控掉进了路边的深沟里,沟里还有冰冷的河水。当时车里还坐着他的老婆和一双儿女,没有一人幸免。一家四口,本该过着多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啊。但酒后驾驶,断送了这个家庭,断送了四个鲜活美好的生命。我们的心被深深触动了。酒后驾驶,要不得。

接下来,我们对酒后驾驶开始了专门的访谈。访谈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00

位村民。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村民知道酒后驾驶这个名词。可是有好多人很不以为然地说,我开车技术很高,喝点酒再开车,我也能应付得来。也有人说,我酒量很好,喝点酒不会醉的,开车也绝对没问题。当被问及是不是知道酒后驾驶会造成很多交通事故。大家都表示知道酒后驾驶有很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但大部分人又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驶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于是总侥幸酒后驾驶。在过节期间,人们饮酒更加频繁,酒量也更大,串亲戚走朋友,酒后驾驶也频频出现,悲惨的交通事故一件接着一件。

心得体会8

通过这十日的调查,我们对村民的饮酒状况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村民中饮酒者所占比例较大,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饮酒者,且其中男性占大多数。有很多村民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酒龄。长期饮酒使他们的身体好像一个盛酒的容器。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不少人已有了酒精肝或肝硬化等病症,身体状况很糟糕,但仍然终日嗜酒。酒后生事的现象也很常见,更有人为此堵上了性命。看到那些被酒吞没了的人我们不仅同情更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在调查中,我们的心被无数次的触动了。为村里人的健康和安定,我们决定做一次健康宣传。我们在图书馆、网络

阅览了相关材料,将酒精的成分、酒精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戒酒等资料做了详细的整理。然后,我们打印出来制作成宣传单。接下来,我们将一部分宣传单粘贴在宣传栏上,另一部分宣传单分发给村民。宣传单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大家都围在一起讨论。有位村民说,我本来以为只要酒醉醒了,不会对身体有危害,原来并不是这样啊,酒精的危害是长期的啊。以后一定要减少饮酒。

这次的调查让我们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希望我们的调查可以为村民们敲响警钟。

上进心 2022-07-03 13:42:38

相关推荐

无人与我是什么

无人与我,意思是:没有人和我一起。“无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没有人才、没有人、没人在的意思,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展开详情

人不如旧 衣不如新的意思

人不如旧,衣不如新的意思是: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因此旧的东西或朋友不可轻易舍弃)形容事物的前后比较。“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以用作宾语、定语,一般常用作书面语。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晏子春秋·第五卷内篇杂...
展开详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春天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一天最宝贵的时间是早晨。这句话一般用于激励人刻苦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出处有:1、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展开详情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对大脑进行科学的锻炼,促使脑神经变得发达和强壮。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
展开详情

古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方法。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