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认知实习报告

学不会放手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暖通认知实习报告本文简介:认知实习报告本专业的名称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习专业的目的为制造一个舒适的人工环境。从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却没有亲身感受一下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这不免使我们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未来方向感到迷茫。此次认知实习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暖通认知实习报告本文内容:

认知实习报告

本专业的名称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习专业的目的为制造一个舒适的人工环境。从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却没有亲身感受一下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这不免使我们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未来方向感到迷茫。此次认知实习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实习时间:

12月3号---12月6号

参观并了解各类空调、制冷机组及其配套设备

12月7号---12月8号

完成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本学校4教中央空调实验室(12月3号)

华都国际大酒店(12月4号)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12月5号)

天利恩泽太阳能公司(12月6号)

内容:

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参观了各地的制冷、供热、空调设备,还在老师们详细的讲解下了解了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在这四处地方我们分别参观了学校实验室的压缩式制冷机组、中央空调;华都国际大酒店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真空蒸气锅炉及其供热系统;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冷却塔;天利恩泽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中央空调设备。以下是我此次认知实习的收获:

总的来说,此次认知实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制冷设备、空调设备、供热设备这三类。供热设备主要为华都国际大酒店的天然气蒸气锅炉、真空蒸气锅炉,这是由于酒店的特殊要求,对供热要求比较高,当然制冷设备的逆向过程也能制热为中央空调提供热量。制冷设备有压缩式制冷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其中压缩式制冷机组根据压缩机工作方式的类型又分为螺杆式压缩制冷机组(天利恩泽)和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又可以分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蒸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制冷机组,首先回顾一下《工程热力学》中的制冷循环这一章。

对物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我们称之为制冷。为了保持或获得低温,必须从冷物体或制冷空间把热量带走。制冷装置便是以消耗能量(功量或热量)为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设备,为了使制冷装置能够持续运转,必须把热量不断排向外部热源,这个外部热源通常就是大气,因此制冷装置是一部逆向工作的热机。实际的制冷循环不能按逆卡若循环工作,而是按所采用制冷剂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循环。

在《工程热力学》中我们就学过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喷射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以至与其相关的热泵原理。由于本次认知实习所了解到的各制冷机组主要为压缩式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固在此处将只说及压缩式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原理。当然,在网上我们还能了解到其它的制冷方式,例如:喷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

、热电制冷

、涡流管制冷

、磁制冷等。

压缩式制冷循环

以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为例,众所周知,将常温下较高压力的空气进行绝热膨胀,会获得低温低压空气。空气压缩式制冷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获得所需的低温,低温低压的空气(制冷剂)在冷室的盘管中定压吸热升温后进入压缩机,被绝热压缩提高压力,同时温度也升高,然后进入冷却器,被大气或水冷却到接近常温(即大气环境温度)后再进入膨胀机。压缩空气在膨胀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压力降低同时温度也降低。将低温空气引入冷室的换热器,在换热器盘管内定压吸热,从而降低冷室的温度。空气吸热升温后又被吸入压缩机进行新的循环。

而我们本次认知实习中所看到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就与之相类似,只是将上文提到的压缩空气改为压缩氟利昂22,这是由于氟利昂的压缩制冷效率要比压缩空气制冷的效率高。

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工质在蒸发器内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量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汽化,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人,压缩机消耗能量(通常是电能),将低压蒸气压缩到需要的高压后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被常温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其中的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制冷。

在天利恩泽参观的是螺杆式水冷式机组,该制冷剂与我们在学校教研室看到的不同,首先其压缩机的缸体就要比教研室的大许多,其次在天利恩泽看到的制冷机是单缸压缩,而学校教研室的制冷机为双缸压缩。

螺杆式冷水机的原理

螺杆式冷水机因其关键部件-压缩机采用螺杆式故名螺杆式冷水机,机组由蒸发器出来的状态为气体的冷媒;经压缩机绝热压缩以后,变成高温高压状态。被压缩后的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冷凝,经冷凝后变化成液态冷媒,再经节流阀膨胀到低压,变成气液混合物。其中低温低压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物质的热量,重新变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管道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新的循环。这就是冷冻循环的四个过程。也是螺杆式冷水机的主要工作原理。

吸收式制冷循环

吸收式制冷是利用制冷剂液体气化吸热实现制冷,它是直接利用热能驱动,以消耗热能为补偿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环境中去。吸收式制冷采用的工质是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溶液,其中沸点高的物质为吸收剂。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与蒸汽压缩值了完全相同,而明显的区别是用吸收器、发生器、溶液泵及减压阀取代了压缩机。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利用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性,使制冷剂在较低温度下被吸收剂(水)吸收,并在较高的温度下蒸发起到升压的作用。因此,吸收剂(水)充当了将制冷剂从低压侧运输到高压侧的运载液体的角色。所以,吸收式制冷剂中为实现制冷目的的工质进行了两个循环,即制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

制冷剂循环:由发生器出来的制冷剂的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放热而形成高压饱和液体,再经膨胀阀节流到蒸发压力进入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中吸热气化变成低压的蒸汽,达到制冷的目的。

溶液循环:从蒸发器引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在吸收器中被浓溶液(溴化锂)在喷淋过程中吸收而成为稀溶液(溴化锂)。这一过程有放热效应。为使吸收过程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需要不断从吸收器中取走热量。吸收器中的稀溶液(溴化锂)用溶液泵加压送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利用外热源对浓溶液加热使之沸腾产生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而发生器中剩余的浓溶液(溴化锂)通过减压阀降压后返回吸收器再次用来吸收低压水蒸气,从而实现了浓溶液到稀溶液的转变过程。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在华都国际大酒店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制冷机组为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它以天然气作为能源。而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可以看到一组以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组成

蒸发器、吸收器、低温发生器、高温发生器、冷凝器、高低温热交换器、屏蔽泵、真空泵、控制盘、燃烧器、凝水热交换器、凝水疏水器、蒸汽调节阀、自动抽气装置组成。

1.蒸发器

蒸发器是机组制成冷(温)水的场所,管壳式热交换器,内部为喷淋式结构,换热管为高效换热管。冷剂水被冷剂泵喷淋至换热管的外表面并不断蒸发,吸收管内循环水的热量,使其温度下降。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喷淋集管和喷嘴。

2.吸收器

吸收器和蒸发器相同,也是管壳式热交换器,内部为喷淋式结构,换热管为铜光管。由蒸发器通过挡液板过来的冷剂蒸汽被喷淋的浓溶液所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同时释放出热量。热量被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带走。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喷淋集管和喷嘴,以及抽气集管。

3.低温发生器

低温发生器也是管壳式换热器,低温发生器内部为喷淋式结构。稀溶液被喷淋至换热管外表面,由高温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在换热管内流动,加热稀溶液,同时并与产生的冷剂蒸汽一道流向冷凝器。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喷淋集管和喷嘴。

4.冷凝器

冷凝器也是管壳式换热器,由发生器过来的冷剂蒸汽在换热管表面凝结成冷剂水,释放的热量被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带走。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

5.高温发生器

高温发生器是吸收式制冷机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常作成为一个单体。主要由筒体、管板、换热管等组成。

空调设备

在认知实习的第一天就接触了学校的中央空调系统。以天利恩泽的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该空调系统由空气处理组、送风系统、送风口、回风系统组成。空气处理组由新风口、板式过滤器、表冷器、送风机段、均流段、袋式过滤器、出风段、送风管道、送风口组成。但是在天利恩泽公司我们还能看到在悬梁上还有一组空调系统,但悬梁上的那一组我们可以看到少了一段表冷器,估计是为了节能补充的这一系统。由于在天利恩泽我们只参观了机房,没有参观车间,因此就不知道其送风口的形式。不过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就展示了上送下回合下送上回两种送风形式。

供热系统

在此次认知实习中我所了解到的供热系统不多,主要是在华都国际大酒店看到的真空蒸汽锅炉和一个天然气锅炉。该供热系统是一个开式的供热系统锅炉产生的热水经分流器输送到各个终端,一部分回热也经分流器统一送入真空蒸汽锅炉加热再送往水箱再利用。

冷却塔

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还详细参观了屋顶的冷却塔,我们看到的有两种冷却塔,一种比较简单,只是在一个水箱内放置填料增大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并减慢冷却水在冷却塔中的流动速度,提高冷却效率。另一种比较复杂,其结构类似于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散热器。冷却水流入盘管,盘管与空气和肋片接触再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这就是风冷式冷水塔。

实习体会

本次认知实习给了我们一个亲身接触实物的机会,使我们对本专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我们未来可能的就业岗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参观教研室中央空调上送下回和上送下回这两种形式时就有同学问到,如果有水经地板流入了地板上的送风口或回风口怎么办?老师解开了我们的疑惑,原因是在地板下的风管接有水管,能将里面的水分排出。尽管如此,但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够科学,风口安置在地板上确实容易造成水误流入风管,不仅是水,其它异物也可能不小心落入其中。而且,风管内部的清理本就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有水与其它异物进入风管就容易造成风管内壁长出霉菌危害人体健康。并且,安置在地板上的风管还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室内的美观。

四天的实习使我意识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充沛,在对机组原理、各个部件的工作情况还有管路的布置的领会还比较艰难。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更深入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将没有我不明白的事,没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幸福是在一起 2022-07-12 04:43:45

相关推荐

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

1、蜉蝣树(拼音pfhnsh)是中国成语,蜉蝣树(蜉蝣:一种大蚂蚁;Shake: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就很弱,但是你想摇动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这个成语一般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有贬义。...
展开详情

得意洋洋,反义词(得意洋洋的反义词)

1、得意洋洋的反义词有郁郁寡欢的,有空虚进取的书,有哭天抢地的,有郁郁寡欢的,有失意的,有垂头丧气的,有谦虚谨慎的,有黯然销魂的,有抑郁的。2、“得意”是中国成语,读作:dyyngyng,解释为:得意:明白意图...
展开详情

新时代的门当户对的意思(门当户对的意思)

1、中国成语的意思是“mndnghdu‐”,过去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当,适合通婚和结婚。2、出自汪芫师傅《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不般配,总比捉贼强。”...
展开详情

如法炮制的意思和造句(如法炮制)

1、如法炮制(拼音:rfpozh)是一个成语,起源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魏世家》。2、如法炮制(炮制:一种将中药焙炒的方法)是指按照制造方法制造中药;比喻按照现成的方式办事。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3、出...
展开详情

依草附木的理解(依草附木的意思)

1、草乌,中国成语,拼音为ycofm,意为鬼神有所依靠,善于造化;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后,作恶多端;也比喻不能自立,依赖他人。从《巫庙》。2、出自五代和纣王的诗《巫庙》:“天有福报,老人为精灵,循草而沾木,无虚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秋赏菊的前一句是什么

“秋赏菊”的全句是“踏秋赏菊去登高”,上一句是“重阳节,要敬老”。
出自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识字2《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酯化反应可逆吗

酯化都是可逆反应,酯化在浓硫酸中进行,同时生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是可逆反应。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吗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
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